分享

周希汉1949年才升军长,邓小平直言:我在故意打压你,他如何回复

 快乐老年435 2022-07-29 发布于北京

1948年冬,我军正式发起了决定整个长江以北地区战略态势的淮海战役。为赢得这场大战,解放军集结了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的主力,迅速开赴以徐州为中心点的徐蚌战场。

期间,我军一位悍将率部连克李围子、沈庄、杨围子等阵地,但在进攻“杨文学庄”这个黄维兵团最后据点时,却遭遇到伤亡惨重的状况,毕竟当时黄维可是下了:“战则生,退则死”的命令。

恰逢这一紧要关头,抵达前线督战的陈赓看到这一幕后,立即做出表态:“这一战打完,损失多少兵力,我给你补充多少。”不过对方却悄悄告诉陈赓:“不必,我还有一个十旅呢!”

原来他早已经暗中准备了十旅数千将士,以备关键时刻使用。听到这个消息后,陈赓转忧为喜,狠狠地拍打其胸口说道:“你这小子。”

最终,其顺利攻克杨文学庄,全歼黄维兵团,而这名在陈赓面前“耍滑头”的人便是共和国开国中将周希汉。晚年他还曾经常回忆道:“黄维虽然不是我们旅所擒获的,但他是被老子打垮的!”

周希汉无愧于“猛将”之称,他在战争中能够灵活应对复杂局势,前后击毙、生擒过六十一名国军将领,但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越的人才,却在1949年2月才正式升为军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从历史轨迹中还原周希汉的一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缘由。

一、周希汉是何许人也?

1913年,周希汉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是老来得子,加上小时候有风水先生为其看相:此人有王侯之相,傲物之形,奔忙之命,而且还是三代单传,因此家中虽然贫穷,但周父却对这个孩子极其疼爱,这也让他养成了固执、刚烈的性格。

而这种性格对他的个人成长有利,也有弊。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当时年仅14岁的周希汉骨子里便有一种叛逆,他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在他看来:底层穷人只有跟着红军一起闹革命才会有出路。

周希汉此举无疑是让父亲无法接受,周父很担忧儿子未来,于是急冲冲对他讲:“你去当兵,被人打死了,谁为我们周家传宗接代。”周希汉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对父亲的话完全听不进去。

而父亲也知道儿子脾气倔,便想用结婚拴住他,但谁能料想周希汉竟然在唢呐、鞭炮声响不停的新婚之夜“开溜”了。

自从参加红军后,周希汉就凭借爱琢磨的头脑,以及身上不服输的劲头,在红军中很快崭露头角,比如很快从通讯员做到了通讯班长,之后仅用两年时间便从排长被提拨为红一军十三师三十八团团委书记。

其实外界对周希汉的最初印象,也许主要来自于那个被称作“天下第一瘦”的体型。他长得又瘦又高,眼光习惯上视,在人群中很好辨认。

当时他在去团部机关上任时,曾见到过徐向前。在敬礼完毕后,徐向前就紧紧握着周希汉的手,打趣说道:“单薄了些! ”

周希汉听到这话,便有些不服气地回答道:“关云长也能打败仗,诸葛亮、庞士元也能打胜仗。再说,现在有机枪,有火炮了嘛!瘦弱点,没问题的,将在谋而不在勇!”

这话一出,把眼前的徐向前也给逗笑了。

其实关于这个身材、体型这个问题,周希汉也多次拿来自己打趣。

比如在红军反围剿期间,周希汉部队抓获一名奇瘦无比的国民党军官,当周希汉看到后却非常高兴地表示:“从此以后,老子的天下第一瘦称号就不再用了。”

虽然体型瘦,不过他总是给人一种精干的感觉,外界也多以“充满傲气”来予以评价。充满傲气对打仗而言是好事,但同时也会引起有些人的妒忌,他太过恃才傲物便注定了会吃一些苦头。

1931年初,鄂豫皖根据地被强烈地“肃反”氛围所笼罩,当时周希汉身为“惹眼人物”,便因遭人妒忌,而被审查,当时给出接受调查的理由是:富农出身。

面对如此状况,周希汉首先想到要自证清白,当时周希汉向对方提及邓盘楚、丁茂贤二人能够给自己进行证明。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二人也正在接受审查。

如此一来,周希汉便被关了起来。由于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富农”,因此最终被迫交出了所有红军物品,之后被开除军籍,当时还特意给他开了一个“希汉系富农出身, 开除回乡生产, 沿途放行”的路条。

揣着路条的周希汉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在团部附近转悠了一整天,在对未来进行了一晚上的规划后,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决定去麻城苏维埃政府,让他们给自己开一个“贫农身份证明”。

但当他拿到证明,并重拾信心回到麻城时,却发现军队正忙于红四方面军的组建问题,并没有时间帮他解决问题,因此周希汉只好先选择在部队伙房帮忙,在这里他洗菜淘米、砍柴烧水,什么都得干。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向前由于太忙碌而错过了吃饭时间,便来到伙房要吃的,刚好碰到周希汉在工作。徐向前一眼便认出了他,在听完其解释后,就把其留在自己身边帮忙,做书记员和参谋。

对于这个脑子灵活,做事勤奋的小伙子,徐向前很是喜欢,之后也对他多有照顾。1933年7月上旬,红四方面军扩编,周希汉也由书记员升任为第九军作战科科长。

二、战斗中逐渐成长

经过反围剿、长征时期的洗礼,在1938年周希汉得到了陈赓的器重,当时陈赓还特意推选其为八路军386旅的旅部参谋,而他也并没有辜负陈赓信任,很快就在1939年1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当时386旅想要抓住机会找一个伏击战场打大仗,以此来剿灭日军有生力量,但如何在这个冀南大平原上找一个伏击战场就成为了摆在陈赓面前的难题,毕竟平原地形不仅不利于八路军打伏击,日军还有机械化优势。

而就在陈赓一筹莫展之际,周希汉却找到了绝佳的伏击地点。

当时周希汉对大家说道:“在香城固西北,有个大沙滩,我们往西走,靠张家庄是一道几十米高、南北1000多米长的大沙岗,我们往东看,庄头村于正西边的张家庄遥遥相对,正好是天然的钳形防御阵地,如果能把敌人引诱至此,再理想不过。”

周希汉此计得到了386旅全体的赞同,之后陈赓在得到师部刘伯承、邓小平的许可后,便迅速着手准备战斗。

在敌人不顾一切地向伏击阵地扑来时,孰不知已经中了八路军的埋伏,而在知晓后,也已经为时已晚。当时陷入重重包围的日寇,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没过多久就被全部歼灭。

这次战役大胜让刘伯承极为振奋,他甚至称其为:平原模范诱伏战,毫不吝啬向陈赓夸赞周希汉说:“那个周希汉指挥打仗有一套。”而陈赓心中虽然喜悦,但口头还是谦虚地表示:还要磨练,才能成大器。

对于周希汉身上的傲气,陈赓很喜欢,因此在培养周希汉方面也是独具一格的,他给予了周希汉足够多的自主性,很多大型战役都是放权让他去打,不给他添加任何阻力。

1946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当时国军第27旅、第167旅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包围在浮山一带。而胡宗南则命令有“天下第一旅”之称(蒋家御林军)的第一军第一旅前往救援,而担任打援任务的则是周希汉的第10旅。

面对国军精锐,陈赓只是给周希汉打了一剂预防针,对他说道:“你的对手黄正诚不简单啊,他在希特勒那里留学过,军事上有一套,我们的武器装备也远不及对方。”至于其他的,一律不干预。

对于与王牌军的较量,周希汉很是用心,正面部署、迂回侧击都安排妥当了。恼羞成怒的黄正诚多次率领第一团杀奔过来,都被周希汉打退。

双方激战到天黑,“天下第一旅”逐渐势微,被迫撤退。而周希汉则抓住战机,指挥其麾下三个团将敌人团团围住。在黄正诚还在对将士们“打鸡血”时,周希汉的部队就已经杀到了他的指挥所。他还没来得及换上衣物逃跑,就被生擒了。

在被绑到周希汉面前,成为了阶下囚,黄正诚还要摆脸色,气恼地说:“你不是陈赓!我要见陈赓!”周希汉见其态度比自己还要傲,便冷冷地说道:“杀鸡焉用牛刀,抓你,我周希汉足矣!”

此战过后,周希汉一举挫败“蒋家禁卫军”名声大噪,还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当时中央甚至用“出乎意料之外”来评价这场战役。

随着战争的推进,周希汉也在不断成长。之后的淮海战役,陈赓更是放手将四纵四个旅全部“撒手不管”,交给他统一指挥,还得到了刘伯承同意。果然周希汉也不负众望,全歼黄维兵团,这便是我们前文所说的那一幕。

淮海战役后,四纵政委曾打趣道:“在如此重要的大决战当中,让旅长指挥一个军,这担子也只有陈瘸子(陈赓)敢撂,周瘦子(周希汉)敢接,刘瞎子(刘伯承)敢同意。”

三、邓小平点名周希汉弊端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统一部署而变更为二野,拥有第3至第5三个兵团力量,其中第一兵团由第13、14以及15军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周希汉由原中野第10旅旅长直接调任为第13军军长。对于这次迟来的升迁,时任二野政委的邓小平在单独同周希汉谈话时指出了其中利害关系。

当时在上任前,二野政委邓小平特意找到周希汉谈话,并对他讲:“周希汉同志,这十年来,我们在你的使用上是有意压了你的,你其实早就该当军长了,晓不晓得为什么现在才提拔你?”

这话确实是真的,毕竟按照周希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功劳,他的确不应该在现在的这个职位。那一向高傲的他,听到这话后又是如何回复的呢?

其实对此,周希汉也早就猜出了其中的隐情。他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不是领导认为我骄傲?”

邓小平则点头说:“对头,就是为了这个,我们就是要杀一杀你的傲气,骄傲有时候就是一个优秀指挥员最危险的敌人。我们这样做,是对你负责,也是对革命负责。”

当领导明确指出问题的根源,听到这话后,周希汉也表示理解,毕竟组织是想通过适当的打压来帮助周希汉更好地磨炼自身,成为一名成熟稳重的军事人才。

但他却表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川陕根据地时,徐向前总指挥也批评过我,我知道自己弱点,但改变不了。”

对此,邓小平则严肃说道:“改得掉的改,改不掉也得改,必须改,领导、同事可以理解你,但是出了问题,革命事业不能原谅,明白吗?”

听到这话后,周希汉只能点头答应。

其实凭借着这股傲气,他确实赢得了不少硬仗,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如果一味纵容的话,也会滋生不良影响,而邓小平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刻意“打压”他,而这也是在帮助他改正缺点。

当然,建国后的周希汉也确实在逐步完善自身。当时随着战事平息,周希汉则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我国的海军建设上,为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海洋新式武器的打造倾尽全力。

周希汉来到海军时,恰逢海军初创,作为海军参谋的他,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装备尽早形成战斗力,但是经过训练证明,供货计划完全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于是在1953年,周希汉在海军某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在三年供货计划上,再追加两年订货计划。此举站在海军建设的高度,权衡了利弊,得到了海军领导们的支持,因此在第二年便提交给政务院进行讨论。

在1954年4月,周恩来亲自就海军上班的“五年规划”进行了一次专题会议,在会议上周希汉条理清晰,理清利弊向参会人员说明了具体情况,得到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一众好评,但最终还是由于经费不得超过国家支出的百分三十,而没有被通过。

但周希汉的变化却让周恩来眼前一亮,在退席时还特意讲道:“周希汉,你是海军参谋,如今都快成海军专家了!主席讲组建海军,就是让海军在五洋抓鳖,如今,海军有了抓鳖的大参谋长。”

周恩来的夸赞与幽默,让周希汉一扫之前阴霾,笑了起来......

1987年8月1日,周希汉接到组织命令而正式离休。1988年11月7日,周希汉病逝在北京,享年75岁。

身为曾令日寇、国军闻风丧胆的军事将领,周希汉60余年的革命生涯当中实在有太多的传奇故事,这与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分不开的。

而这种禀性也曾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并影响到他的军旅生涯,但性格上的缺陷,始终无法掩盖住他的光芒,他无愧于刘伯承的“我军赵子龙”之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