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功能性护肤品产业处于国产品牌崛起阶段 高壁垒强监管背景下行业集中度较高

 观研天下 2022-07-29 发布于湖南

功能性护肤品是指专门针对问题性皮肤,有一定治疗作用的药理性护肤品,其中含有药物成分。

当前我国功能性护肤品产业正处于国产品牌崛起阶段,受电商快速发展的影响,线上渠道成为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主流渠道。在品牌的市场教育下,功能性护肤品在消费者中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在护肤市场领域的占比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在护肤品中的占比仅为12.9%,而发达国家该比例已达50%-60%,对标发达国家的规模渗透率,中国功能性护肤市场存在5-6倍的发展空间。

我国功能性护肤品在整个护肤品行业的渗透率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存在着较高的壁垒,主要表现在技术壁垒和渠道壁垒上。

(1)功能性护肤产品对研发技术要求高,其核心成分的研发周期长达4-7年,而普通化妆品侧重产品推新和营销方面布局,因此研发投入的费用和时间远少于功能性护肤品。由于研发壁垒高,研发团队普遍具备医药背景,医药人才的储备进一步加深了行业的技术研发壁垒。

(2)一直以来,药店和医院销售渠道也是功能性护肤品的重要渠道,一般的化妆品则缺乏医药渠道的优势和资源,构成了重要的渠道壁垒。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对功能性护肤品的原料实施更为严格的注册管理办法,监管政策趋向严格,推动行业朝规范化方向发展,为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国家政策对功能性护肤产品加强监管力度,此举将利于行业整改,部分中小企业或厂家不合格的产品及原料将被清理出市场,研发实力强且符合国家安全性标准的品牌则将在此环境下加速发展。政策提出要对功能性护肤品的原料及成分实施安全把控,以医疗器械标准要求“械字号”护肤品,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

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颁布时间

政策法规

主要内容

2021-03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

对新原料和备案资料要求更加细化,提出严谨的安全性相关资料要求,明确和加强对新原料的一系列特殊监管措施,依照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对化妆品行业新原料市场作出监管

2021-01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

对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各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和界定。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和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和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2020-01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提出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且化妆品注册人和备案人应当在国务院药监部门规定的专门网站公布功效宣称依据的相关资料,接受社会监督

2018-01

《化妆品风险监测工作规程》

规范和强化了化妆品风险监测工作,对涉嫌虚假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或产品原料中含有潜在危险的产品实施重点监测

2016-01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

明确提出“械字号”面膜是医用敷料,属于器械范畴,应依据医疗器械管理办法管理其命名方式,不得含有“美容保健”宣传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传递误导性内容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受“械字号”批文影响,中国医美级护肤品市场以医药背景企业居多且呈现高度集中。在众多细分领域中,中草药护肤领域由于市场规模小导致参与者较少,对于中药企业而言重塑化妆品领域的形象则是重要挑战之一。

我国中草药护肤品市场份额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草药成分护肤品在功能性护肤领域占比仅为4%,其市场规模在功能护肤性行业的细分领域小。从成分来看,中草药成分在护肤品领域中的功效和应用均较单一,产品品类和功能的拓展仍需依靠新成分的研发。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研发空间造成中草药成分护肤市场的竞争者较少。中草药护肤产品以百年老字号药企为主,消费者对该类品牌具备固有观念,对于中药企业而言,布局化妆品业务重塑品牌在护肤领域的形象是较大的挑战。(Y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