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

 三友墨斋 2022-07-29 发布于辽宁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

此乃王阳明“心学四诀”,为其对自己的毕生研究简单的一个归纳总结。我个人对于其中有着一些自己的观点,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来聊一聊这“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

人的本质是动物。

任何动物出生之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本能,这是由它们所在的种类决定的。生存本能是什么?幼体一生下来就只会想着吃,它不会想到:“我吃饱了,我父母有没有吃?”它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身体的本能在驱使它们的行动,浑浑噩噩。

至于善恶的定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就不在这里讲了,以后可能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再来论述。不过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儿是没有善恶观的,因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而“善恶”只是一种主观的、相对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对你而言是善,对他而言却是恶。这种例子很多,大家应该也见惯不怪。还是那个例子:幼儿把粮食吃了,父母就没有粮食了,所以说幼儿是恶;父母把仅有的粮食给了孩子,自己没有,所以说父母是善。

这样对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

一般人会说:“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恶。”

所以在此基础上,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在我看来,无需讨论。

王阳明说的对:“无善无恶,为心之体。”

那如果幼儿不是幼儿,是30岁的孩子,父母是60岁的父母,还是同样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恶?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条:

有善有恶意之动

上文讲,善恶是主观的一种“看法”,针对事、针对行为的一种“看法”,而这种看法对每个人来说未必是一致的

我们总说孔子是圣人,但是接触过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觉得孔子有多么的伟大,甚至评价他虚伪、做作、口是心非,等等。我觉得呢,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就是统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恶观”,从而建立起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

尽管孔圣人建立的“善恶观”未必是正确的,但起码他做到了统一。

就好像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也并不是使用怀柔手段一样。甚至他的天下没传完一辈儿就完蛋了,但是他在历史中的崇高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

从某个人做一件事的行为,我们可以谈论是“善”或者是“恶”,但这只是外人根据常识的一个推测。真正能给这件事定性“善与恶”的,应该是做这件事的人,他做这个事的出发点,究竟“这个人”是善是恶,这是最重要的区分“人的善恶”的关键点。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对更多的人造成的影响,“这件事”是善还是恶

举个时髦点的例子:

比如复仇者联盟3里面的灭霸,他想要消除宇宙中一半的人,是善是恶

他的本意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有更好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善意。

那为什么灭霸会作为反派出现在影片中?因为他【分配消灭的方式不对】。

众人身边重要的伴侣、朋友、亲属莫名其妙的被抹去,换作谁,谁可以接受?那一定是要跟这罪恶的源头反抗到底,至死捍卫我们全力要保护的人。所以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们义无反顾的要阻止灭霸。

但是,如果不是【随机】消灭一半的人,而是挑选一个人,然后以这个人为基点向外扩散。所有跟这个人有【亲密瓜葛】的其他目标全部被定位消灭对象,一直延伸到所有跟这个人有关系的人全部消灭,而【不影响其他活下来的人】。除了被消灭的人消失了,活着的人没有任何亲朋好友离开自己,没有任何人有损失,那此刻这件事,是善是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

被消灭的人认为是恶,因为他们没有犯任何错误就被消灭。

“凭什么死的是我?”

而活下来的人,基于普遍的社会道德体系也会认为这是恶,但是心中悲伤的同时又会有一点点小庆幸,因为他们是受益的那一群人,他们得到了更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他们会接受这个事实而不是去疯狂的拼死反抗,仅仅是心理觉得有所愧疚罢了。然后会通过“我要好好的活下去才能对得起死去的人们”这种论点达到心理平衡。

这就是人性。

不过从反人类的角度来讲,这件事依旧是恶的

为什么?因为活着的人担心以后类似事件还会发生,这次没有涉及到自己,但不能确保以后还能不涉及到自己。万一以后自己再碰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就会很惶恐。

所以怀着这种心态,人们纷纷做出决定:不允许任何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

这就是通过智慧,通过思考,从而得出的结论。

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句话的精髓

有了思考,通过逻辑推算出这个事情的结果是损人利己还是损己利人,然后怀着目的去做。有了“意之动”,做出的事情就能区分出“善恶”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

什么是良知

孟子曰: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王阳明《大学问》有言: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他们是想表达孔子的“生而知之”的理论。

如果是这种理论的话,“知善知恶是良知”就表达了“知善知恶是先天生下来就明白的道理”。

这显然不对,谬之大误。

上文讲,孔圣人最大的功德就是统一了整个社会的善恶观,这是他能称之为圣人的本源。然而王阳明说这些东西是良知、是生而知之的东西?那也太小觑孔子的功德了。

人生下来是被环境所左右的,人的思想是被社会体系所左右的。适应环境是目前存活着的生物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更何况是万灵之长的人类。人们会自发的把自己融入到周围的社会中,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应对外界的方法,这是一个改变的过程,所以知善知恶必然是后天发展的一个演变结果。

这句话王阳明是想用道家思想中“阴阳一体”的概念来插入主流的儒家思想,也是想反驳“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但“良知”的解释实在是不甚恰当。其实在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中已经说的很明确了,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多此一举呢?

用我们现在理解的“良知”意思去解,也是一样的。“良知”是教出来的,不是自然而然就会的,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如果把一个婴儿放到原始社会去,让他在那个环境下长大,他只有本能,保护自己的家人与族人,而不会去对其他族群的人们产生什么“良知”。

存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乃儒家“三纲八目”中“八目”之一。

是曾子《大学》中提到的一句话: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白话来讲就是“对物体、事物的剖析”,“弄清楚它的结构、原理”,然后就可以得知这个东西或者这件事的道理与逻辑。

这是很客观、很科学的认知角度。如果曾子没有提到这一句话,那后世被认为是“奇淫巧技”的科学发展就更加的没有地位,更加抬不起头了。

我向来认为曾子的思想比孔子更为完善,孔子的“礼”与“主动打造和固化阶级制度”的思想向来都是我所不能认可的。而道家自古的各种炼丹,其实就是古代科学对于物理和化学的种种尝试,所以道家中对于“格物”这件事,是比官场及一般民众更加在乎的。

王阳明在这里把“存善去恶”这个点融入到“格物”中去,其实也是希望当时的各个阶级对于格物这件事可以更加的重视,希望可以让民众更加客观的去认识世界,包括哲学角度的价值观,以及最本源的“善恶”问题。

也就是人们只有认识到了一件事究竟“怎么样算是善,怎么样算是恶?”有了界定的基础、有了判定的规则,先能看清楚这件事本质的善恶,才更容易做到“存善去恶”

那怎么界定,怎么判断?

就需要格物。

需要客观的去看待事物。这是王阳明超乎常人的认知,在当时的社会上能够令人振聋发瞶的一种声音。也许咱们现在看来没有什么,是因为我们从小都被培养要以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当时社会人们文化水平低下,愚昧混沌,很容易就被洗脑。所以能做到这种“可以清晰看透事物本质”的人,那绝对是凤毛麟角。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

好吧,就算是现在,稀里糊涂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所以王阳明的理论,直到现在还有人第一次看时会觉得醍醐灌顶,或许就改变了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

这就是学文化的好啊

王阳明身为一个500年前的“哲学家”,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研究他的思想,就说明他的哲学观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是我们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