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诵读】少不谙事 / 侯志谦(主播 / 紫梅)

 家乡文汇 2022-07-29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简介
 侯志谦,黑龙江省肇东人,酷爱文学,作品有《抹不去的记忆》《绿野情缘》《久安河回声》《乡梓之恋》及在多家报刊发表的诗歌散文等。




 主播简介 

姚秀梅,网名紫梅,黑龙江省肇东人,从事财务工作。喜欢参加公益活动,热爱朗诵、唱歌、跳舞。朗诵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我的修养,让枯燥的文字变成美妙的音符。

少不谙事

作者/侯志谦 主播/紫梅 

不知什么原因,一种被迫的痛楚便碾转漾动于脑海,翻动小时尘封的叙说,迟迟不想触动示人,是因为有着羞涩的述说。如今触碰年少悔改的记臆,平铺直叙出来,依旧大恸‹tòng›如昨。

(图片来自驻村生活)

老家的那把锄头,是爷爷的爷爷留下的,带着它拓荒农田,铲除了雨老烟荒,萋萋蒿草,收获谷子高粱,助燃了人间烟火,年复一年,写着岁月如梭。

那年家里的顶梁父,病榻在医院,本来生活拮‹jié›据的九口之家,无疑又是雪上加霜,一家人的生活,在困窘不堪中求索。母亲为这个家,日夜操劳,劳累困顿的忙活。初夏的一天,还在读小学的我,放学回家,看见母亲用那把锄头,在自留地铲地,看到病病殃殃的父亲,我心绪不宁,顿感穷家薄业,颠连穷困,人小力薄。顽劣愚鲁的我,拿起那把锄头去锄地,听上去很平淡无奇,却砭‹biān›顽起懦。因为,只想回家帮母亲干活。一个星期无心学习,老师看我完不成作业,学习下降,去家访告诉了父亲,父亲知道怒目戟指,教诲醒豁。当晚让我跪在地上,质疑问难,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不学习将来能有什么出息,无语回答的我,知道自己惹祸。要不是母亲的挡拦,难以躲过父亲用锄杠的痛打,心乔意怯,我惊恐抖动的愧缩。后来,我知道父亲为什么,对我们那么严厉苛刻,苛求知、德、黠谟‹xiá mó›并举,不输少年蹉跎。因为,家境贫寒,父亲只读了半年私塾,一直务农糊口,悔恨晚矣,一生无法展现自己的恢廓‹kuò›。所以,他不想让自已的儿女们,像他那样虚度青春,无所作为,年华荒落。

少不谙‹ān›事的我,因而醒悟、悔过。醒悟是那把锄头,铲除了荒芜萋萋蒿草,田苗茁壮成长,获得丰收,籽粒自若。悔过是那把锄头,锈迹渐去,锋刃依旧,锄过纠正,不再落拓。于是我放学去铲地,捋猪菜,打柴火,脱坯,干着家务活。晚上,在那盏冒着黑烟的煤油灯下,写着作业,学习显豁,勤劳取得了盈获。当提起那时穷家心寒,真的不敢直言,困苦的生活,家徒四壁,贫况破落。我从记事那天起,就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光脚走进田间,用着那把锄头铲草,把荒芜的土地拾掇‹duò›;光脚挎着筐捋猪菜,脱坯叉墙,十四岁承担起家务活,推碾子磨面、放牧、撸草籽秋收,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滂沱‹tuò›。可现在的儿孙生在福中,受到父母精心谨养,溺爱娇养,享受殊恩厚渥。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再不能荏弱。

   荒芜锄不尽,杂草会重生,手上厚厚的老茧,是那把硬撅撅的锄杠磨出来的,重茧铲除了贫苦穷根,日子丰硕。而充羡的生活,绝不是轻而易举,坐享其成,是靠拼博流汗,丰盈馍馍。养尊处优,娇生惯养,荒耽歆淫,何能盛器,知命不惑。

如今那把锈迹浑然,朽洿的锄头,挂在老家的房山墙上,闲然自得,步履春秋,寒酸落魄。以弃之成古,被人们留着是个念想,更是浓厚的乡愁,闲置寂寞。未来要靠我们的子孙,在朝阳的路上勤奋苦功,学问博大精深,厚积薄发,在人生的路上吃苦耐劳,创造未来超越小康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