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轮动太频繁,买基金别忽视这3大指标!

 强哥爱财有道 2022-07-29 发布于广东

今年以来的市场将“震荡”这两个字演绎淋漓尽致,走势 一波三折、热点行业轮动频繁。

对于基民来说,天天盯盘,追涨杀跌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未必能赚钱,那么面对市场风格频繁变化,如何选择一只好基金呢?

其实要买到称心如意的好基金,下面提到的3大指标千万不能忽视。

1、最大回撤:指的是你买入一只基金以后,极端情况下的跌幅会有多大。

关注最大回撤指标,有助于解决两大问题:

(1)首先可以帮助判断某基金是否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为什么有的人买了基金,下跌之后容易茶饭不思,或者备受打击?很大的原因是买了不匹配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亏损的幅度超过了自己预期。所以,买基金之前关注最大回撤率有助于给自己先打上一支“预防针”,符合自己的才下手。

(2)选择类似基金的时候,其它指标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最大回撤”小的那一只。

俗话说,跌得越多,回本越难,比如一只基金最大回撤20%,那么需要上涨25%才能回到原来净值位置;如果回撤40%要赚66.67%才能回本;如果回撤50%,就需要100%上涨。

因此,如果几只基金的收益率相当,那最大回撤控制得更低的基金相对是更好的选择,说明基金经理有效地控制行情下跌的风险、又保证基金的收益率。

2、基金规模

规模大小是影响基金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基金规模过小可能面临大额申赎干扰、投研资源不足、基金风格漂移、基金经理易更换、基金清盘等问题。

那么规模是越大越好吗?俗话说“船大难掉头”,规模过大的基金管理难度加大,受限比较多,今年很多管理规模过大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惨淡,就与此相关。

华安证券研究显示,当基金规模过小,例如总规模在2亿以下,基金的收益率可能较低;另一方面当基金的规模过大,例如总规模达到200亿以上,基金的收益率也可能低于同期平均水平。

综合考量,公募权益基金的“舒适管理规模”大概在5~100亿元。

3、基金经理

选基就是选基金经理,主动管理型基金尤其如此。衡量基金经理靠不靠谱,可以重点关注两个维度:

(1)看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是否足够长,业绩是否足够优秀。

(2)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优秀的均衡型基金一般可以持续跑赢指数。如果基金经理的风格偏行业主题、高仓位不择时,会导致业绩表现比较极端。在风口期涨得很好,但一旦市场转向,基金的回撤也比较大。

总之,我们一定要清楚了解基金经理的行业口碑、投资逻辑和优劣势,也就是要明白基金经理靠什么赚钱,赚得又是什么钱。了解之后再考虑买不买,买多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是强哥,喜欢强哥的观点就给我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