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决定薪资上限的能力,多数人没有。

 babebab 2022-07-29 发布于浙江

12



来源:丹牛

国际贸易领域最斜杠的CEO,撸猫狂人,浅可开车侃段子,深可科学作指导,最近沉迷于研发黑科技拿订单,戳下方二维码一探究竟:

“存在即合理”,是从古至今都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对于这个观点,很多人是持反对意见的:

“老板压榨员工那叫合理吗?”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那叫合理吗?”

“这房价逆天上涨那叫合理吗?”

...


但是这句谚语中的“合理”,并不代表着符合道理,也并不是说任何存在的东西就是正确的。

而是说,任何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然有其理由,任何结果也都一定也对应着某一个原因。

因此,在今天的文章里,我想跟大家讲一个主题叫:因果关系。

许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是喜欢揪着结果不放的,譬如: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上司还是驳回了我的方案?”

“为什么我的日子过得如此艰辛?”

“为什么那个比我慵懒的同学,赚的钱却比我多?”

表面上这是一种提问,但事实上却仅仅只是在抱怨结果,而并没有真的去分析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于是要么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本质,要么没有办法复制成功,要么没有办法再一次避免失败。

图片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举一个大家日常工作中最经常遇到的例子:

当客户说你的价格实在是太高的了时候,你认为这一件事情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

1.确实高了。

2.其实没高,客户就是在唬你。

然后我们把第一点“确实高了”做下一层的分解,原因可能是:

1.1.竞争对手的价格更低。

1.2.客户发现把FOB价转成他自己的销售价之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而当我们把第二点“其实没高”来做下一层的分解时,原因可能是:

2.1.客户想压更多的利润。

2.2.客户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而当我们做了两层分解之后,其实还可以做第三层甚至第四层的分解。

需要遵循的其实就只是一个方法论,那就是对即将进行分解的东西,加上一个“为什么”。例如:

为什么竞争对手的价格更低?

为什么客户的价格不具备竞争力?

为什么他会想要更多的利润?

为什么他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而当我们把一件事物进行层层分解,得出最底层的东西时。

我们再来考虑,这个最底层的逻辑,到底哪个会是形成今天这一个结果的原因,其概率可能会是多少?

图片

上面所讲的这些,其实就是“归因”,把结果和原因用一条线或者几条线连接起来,就成了因果逻辑

但是,归因也没有我刚刚所讲的那么简单,在现实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人们还常常会犯两个思维上的错误:

1.没有反思。

所谓总结是对事情的结果做评价,所谓反思是对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做分析,多数人只做到了总结,而没有做到反思。

例如我之前拜访一些创业朋友时候就发现了,很多时候当他们进行二次创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对第一次创业--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做一个良好的归因。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创多少次业,其实都和第一次没有本质区别,赢是运气,输是道理。

2.错误归因。

把导致某个结果的原因,归到某一个错误的因素上。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自利性偏差”,其实就是错误归因,说的是:

所有自己的成功,人们往往都倾向于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出众。

所有别人的失败,人们往往都倾向于归结为别人的能力不行。

所有自己的失败,人们往往都倾向于归结为自己的运气不好。

所有别人的成功,人们往往都倾向于归结为别人的运气出众。

就好像许多创业者总是以为自己的成功来源于努力和坚持,而忽略了运气的重要性。

结果不管是别人想复制他的道路,又或者他自己想要再一次创业都没有办法成功,这个就是一种错误归因。

因为事实上,尽管因果逻辑普遍存在,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在导致结果的原因当中,有一种叫随机因素的东西。

图片

就好像你10000个单位的产品中,有0.05%也就是5个单位的产品是有瑕疵的,结果偏偏客户抽检验货的时候,就抽到这5个单位结果要求整批货物返工,你能怎么办?

事后再怎么开会再怎么检讨再怎么罚款也没用,这就是随机因素,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要在梳理整个因果逻辑的过程当中,明确随机因素的发生概率。

而一旦某一件事情的随机因素发生概率实在太大太不可控,我们在下一次再做同类事情之前,是不是选择索性不做了才是更好的选择呢?

就例如创业,就是一件随机因素发生概率非常大的事情。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来锻炼因果逻辑思维呢?

1.推荐大家一本书,叫《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就是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在经济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例如:

牛奶盒子为什么是方的?

可乐瓶子为什么是圆的?

为什么酒吧中的水要收费然而花生却是免费的?

为什么饮料可以免费续杯?

为什么有些超市会24小时营业?

为什么全新的二手车要比一手车便宜那么多?

...

2.刻意地去研究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情。例如:

同事为什么离职?

客户为什么不下单客户?

供应商为什么会推迟货期?

客户为什么60岁了还经常跑中国...

图片

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

1.一个结果,可能会对应好几个原因,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原因,并赋予他们分值,这才叫科学。

2.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因果性是一个因为A所以必然B的过程,但相关性则是因为A所以可能有B的过程

综合如上,那些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了一辈子都看不懂本质的人,注定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学会梳理事物间的因果线性关系,能帮助你在职场比同龄人走的更快,更远。

“在看”我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