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逻辑分类 巧推理作答 逻辑推理考查理性判断、演绎推理等能力,在今年的高考中此类试题难免会在考查形式或内容上有所创新。解答此类题目,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这道例题,试着从语言表述是否绝对、假设关系是否恰当、因果关系是否合理、条件关系是否成立等方面来加以解答。 下面文段有四处表述存在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现实生活中,①冲突并不能得到最理想的处理。年轻人一条路走到黑者有之,家长蛮不讲理者有之,②如果最后闹到父子决裂、兄弟阋墙的也绝不少见。生活的无情在于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③所以我们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做出最完美的选择。④于是许多珍贵的感情被消磨、被忘记、被怨恨和遗憾代替。这么一想,跟生活相比,文学和艺术真的是温柔多了。生活让你心灰意冷时,⑤只有文学和艺术可以告诉你,活着其实还可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⑥看见遇见俱是奇幻的缘分。 一、语言表述是否绝对 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所有事情都是在满足众多前提条件后发生的,所以我们在陈说观点时要说清条件,并留有余地,结论不可偏颇。为此,必须弄清楚事情或观点的必然性与或然性,用准表意词。 如①“冲突并不能得到最理想的处理”一句,“不能”一词就是明确表达坚决否定的判断;但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冲突时常发生,涉及对象各有不同,轻重程度也不尽相同,至于处理结果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得到最理想的处理”是完全可能的,属于或然性的观点,所以该表述过于绝对,甚至偏激,不合事理,可改为“冲突并不一定都能得到最理想的处理”。 二、假设关系是否恰当 假设关系是指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补充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当假设的前提条件成立时,推导出的结论就是恰当合理的;如果假设关系的前提条件不充分,结论自然无理无效。 如②处,前提是在年轻人冥顽不通情理、家长野蛮不讲道理的情况下闹出冲突,后文应当接这种条件下造成了怎样的不良后果;但文段中却用假设连词“如果”引出后文叙述“最后闹到父子决裂、兄弟阋墙”等不少见,这里前后句之间根本无法构成假设关系,所以逻辑关系失当,可顺应前文内容,补充引发严重后果的连接词,如“甚至最后……也绝不少见”。 三、因果关系是否合理 因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复句关系,由原因和结果两部分构成,旨在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逻辑关系。具体说来,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容易发生的错误包括本无前因后果关系的强加因果类、前因与后果顺序失当造成因果倒置或原因不充分及结果不完整等。 如③句,有标志性连词“所以”,很明显,两句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但我们深究前句“每个人只活一次”,就会感受到文意本指生命生活可贵,无法重来,不能挥霍或反悔无效等,可是文段却将其视为“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这一结果的原因,颇显“驴唇不对马嘴”,属强加因果类,可删去“所以”一词,还原两句之间的自然顺承关系。 四、条件关系是否正确 解答逻辑推理题关键是推理的前提与推理的结论之间条件是否充分、是否必要,我们把后者能推出前者的叫作充分条件,关联词语应该为“只要……就”;前者能推出后者的叫作必要条件,关联词语应该为“只有……才”,二者不可混淆。 如⑤句“只有”一词,原本强调在“生活让你心灰意冷时”,有且只有“文学和艺术可以告诉你……活着……很有意思”,但事实并非如此,如他人、自然等也可以发人深思,所以应将“只有”去掉,使前后衔接自然流畅。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
|
来自: 老刘tdrhg > 《19.语法/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