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7.7分到9.2分,一口气读完的12本好书

 云语禅心 2022-07-29 发布于河南

2022已过半,我准备写2篇上半年总结文章,第一篇电影总结已写完(想看的戳这:最高8.9,最低5.4,上半年我推荐这9部电影),这是第二篇关于书籍的总结。

这次推荐的12本书大部分都很有名气,如果有谁全都看过,那很正常(以下按评分高低排序)。

10、《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

文章图片1

关于成龙的故事,你可能听说过很多,但又不是特别清楚,这本书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

他17岁闯荡电影圈,胆子大加上从小练过,经常尝试高难度的危险工作。

为了拍一个10秒的镜头,他连遭数次重创;为了创造一个真实氛围,他差点被豹子扑倒;为了表现一个富有创意的惊险场面,他从70米高楼滑落。

他两次闯荡好莱坞,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来到美国,用自己的剧本拍的电影,成为首部登上美国电影票房榜首的香港电影。

让我更吃惊的是,他年轻时有过不少或浪漫、或心酸的爱情故事。

书中的内容既真实又有趣,对圈内人来说,成龙的经历很有学习价值。对圈外人来说,不仅能了解国内武行的情况,还能认识到一位有血有肉的真实成龙。

只是作者朱墨对成龙的夸赞有些多,在很多地方重复出现,容易让人反感。

09、《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

文章图片2

因为工作原因,看了一些运营书籍,在这里推荐2本。

第一本是《运营之光》,今年已经出了3.0版本。

它的最大亮点在于,既对“什么是运营”这类概念问题进行了解读,又有面向小白的具体工作方法和建议,也有适合3-5年运营者的案例解析和思考方法。

另一本是《从零开始学运营》。

文章图片3

此书最大的亮点是从零开始讲述运营工作,包含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涵盖互联网运营的全部流程。

作者还结合自身经验,讨论了不少运营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运营工作的核心。相对来说,这本书更适合运营小白。

08、《在南极的500天》

文章图片4

我是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的,一开始被标题吸引,上网查了下口碑,评价还不低,于是就借来瞅瞅,结果大受震撼。

作者李航是一名南极科考队员,曾参加我国第31次和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不间断地在南极驻守近500天。

从长江出海口到南极大陆边缘,从珍贵的夏天到漫长的冬日,是什么支撑他们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海冰上采集数据?

那些震撼的现象、有趣的际遇、难忘的人事,悉数呈现在本书中。

李航说道:“我跋涉在广袤无垠的冰原上,站在深邃绚烂的星空和极光下,自然的力量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完全没有招架的能力。毫无疑问,是南极塑造了现在的我。”

看此书时,感觉像是跟着作者去了一趟南极,书中配了很多美图,而且文笔也很棒。对从小生长在内陆的我来说,也算一饱眼福。

07、《富爸爸,穷爸爸》

文章图片5

对此书仰慕已久,今年总算是干掉了,看完却有些小失望。

此书讲的是,作者罗伯特·T·清崎的亲生父亲(穷爸爸)和朋友的父亲(富爸爸)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这使得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

最终他接受了富爸爸的建议,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投资家。

书中有很多观点打破了常规,比如工作不能只想着赚钱;要学习会计和法律,学习富人赚钱的方法;穷人都在缴税,富人都在逃税等。

我失望的主因是,书中的干货并不是很多,虽然作者加入了很多真实故事,让干货更容易被理解,但有些话一直在重复讲。

如果你的时间确实有限,可以只看每一章最后面的总结部分。

06、《美国陷阱》

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今年上半年看过的最爽的非虚构小说。

文章图片6

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

这场抓捕其实是美国政府针对阿尔斯通集团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

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阿尔斯通这家曾经的全球商业巨头,被美国人彻底“肢解”。而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

在书中,皮耶鲁齐以亲身经历揭露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惊人内幕。

作者马修·阿伦的文笔很棒,我几乎是一天看完,酣畅淋漓。

这本书能出版,也算是一个小奇迹。

05、《影响力》

文章图片7

推荐2本营销类书籍,能让你少被欺骗,还能助你轻松说(qi)服(pian)他人。

第一本《影响力》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我个人认为,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此书值得每一位消费者细细品读。

在书中,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影响力和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

书中介绍了6个能说服他人的武器: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每一个武器都可谓“细思极恐”。

更让我意外的是,作者在揭露真相的同时,还介绍了如何打败这6大武器的反击方法,简直太有心了。

另一本是《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文章图片8

此书跟《影响力》很像。

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通过多年的调查和实验研究,为我们揭示这些口口相传和社会传播背后的科学秘密,并且告诉我们如何将产品、思想、行为设计成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内容。

书中提到,有6个因素能实现疯传:社交货币(让人觉得有面子)、诱因(让人容易联想到产品)、情绪(唤醒分享冲动)、公开性(能被看到就有价值)、实用价值(有用的才是王道)、故事(故事是广告的最好载体)。

无论你从事任何工作,只要你想销售某个东西,都可以翻翻此书。

04、《球状闪电》

文章图片9

去年看完《三体》,一直忘不了那种久违的阅读快感。今年看完《球状闪电》,再次被大刘震撼到。

先说简介:某个雨夜,一颗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的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这一夜,少年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他将毕其一生去解开那个将他变成孤儿的自然之谜……

书中有两个人物值得一提。

第一个是女主角林云,她的个性像极了《三体》里的叶文洁和杨冬,即使是聪明绝顶的物理学家丁仪,也不能熄灭她的疯狂想法。

其次是男主角陈博士(简介中的少年),陈博士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他像我们一样普通,有不少缺点,但正是这样的普通视角和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让普通的我们更能沉浸其中。

03、《刀锋》

文章图片10

故事很像《月亮与六便士》。

先说简介:美国小伙拉里因目睹战友的牺牲,从此陷入人生迷惘,他抛弃了未婚妻,放弃了华丽生活,开始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人生转变……

我认为毛姆可能是20世纪最八卦的欧洲作家,书中的奇人异事数不胜数,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各种风流趣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毛姆对人物的刻画也极为逼真,书中的三大主角——社交狂魔艾略特、修行青年拉里和拜金女伊莎贝尔,简直是跃然纸上。

看完不免感叹:活在生活表面的人有时候比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可能更快乐。

02、《秋园》

文章图片11

感觉此书是真实版《活着》,而且是以女性为主角的真实版《活着》。

作者杨本芬是一位八旬奶奶,书名“秋园”是她母亲的名字,书中的故事便是她母亲的故事。

秋园出生于1914年,在那个年代,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有的从此破碎,有的尚有生机,而秋园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位。

如作者杨本芬所言:“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可能是因为我家住在湖南隔壁,感觉秋园像极了我的奶奶,一生饱经磨难,却始终乐观善良,她们都有着独立女性的坚韧和高尚。

书中的女儿之骅是作者自己,跟着母亲秋园受累吃苦,也继承了秋园的高尚品格。这本书不仅是她们共同的自传,也是那一代独立女性们的自传。

01、《教父》

文章图片12

看电影和看原著小说,完全是两种感受,后者更为强烈和享受。

此书算是一大爽文。从老唐的衰落到新唐的崛起,纽约黑帮的家族发展史一览无余。作者马里奥·普佐(1920-1999)的文字总有一种让人难分真假的好功夫。

普佐是美国最成功的畅销小说作家之一,代表作《教父》开启了黑帮小说的全新时代,一经问世便占领《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67周,创下2000万册销量奇迹。《时代周刊》发表评论说:“马里奥·普佐是通俗小说的教父。”

该书出版两年后,改编自《教父》的同名电影延续着小说的辉煌,担任《教父》三部曲的编剧的普佐,也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目前只看了《教父》第一部,后两本还没看,等都看完了,必须再刷一遍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