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都说了什么(一)

 虚空之漂者 2022-07-30 发布于天津

就在前天,7月26号,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对《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多字,那下面清风就带您详细解读下这一万八千多字的《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都讲了一些什么。

一、第一章总体讲述了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改革成果,以及目前来说,天津当前的一个整体格局:

1、城市发展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主要打造“津城”、“滨城”双向格局;

2、城市载体功能和城市品质有效提升。主要升级城市交通、便民服务设施;

3、住宅条件及居住环境的改善。主要改善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促进物业发展;

4、美丽天津建设初步成果显露。生态公园、湿地,海岸线景区打造成果显著。

二、第二章最主要讲的是2035年的主要目标,目标主要有七个方面:

区域协同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环城四区和外围五区以政府所在地为载体,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

——产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聚焦“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和制造业立市为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科教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优化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提供支撑载体。

——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山海河湖湿地林草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等环境工程建设。鼓励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提高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水平,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迈出关键步伐,美丽天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历史文化保护发展进一步加强。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统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通航等工作,打造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加大历史文化名胜、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加强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塑造新时代天津城市风貌。

——人居环境改善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完成老旧小区、老旧房屋改造,补齐社区市政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引导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城市燃气等老旧管网改造,中心城区历史遗留积水点全面消除,补齐市政基础设施欠账短板。近期建设规划的轨道交通全部建成,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和慢行系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城市信息模型基础操作平台,打造智慧城市大脑,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城市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层级、分区域推进消防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抗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韧性城市。按照医防融合、平疫结合的要求,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预防和医疗救治体系,增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三、中心城区(津城)的发展策略。作为最主要的双向发展之一的津城,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也是能持续带动GDP的方向。 借鉴一下其他城市的发展情况,津城(又可以称为老城区),是目前来说,处于发展的顶端,未来必然走下坡路的一个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地皮太贵,当前津城(老城区)的改造以老旧设施维修、翻新为主,而不是之前的拆迁重盖,所以老城区未来3年的发展重点都在维护上,不会有大面积的拆迁机会。而房产带动津城经济是之前的主力,一旦这个主力引擎熄火,下坡路是必然的。那么老城区除了房产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老城区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人口密度相对很高,配套设施很完善,只是经济驱动力并不是很高,所以2022-2025年最大的方向是在稳人口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相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文中提到的省市功能提升计划。

(一)城市功能提升计划

1.实施科创学圈培育行动

——打造天津核心科创圈。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边科研机构等骨干科技力量,打造天津核心科创圈。重点支持南开区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合力打造启航创新产业区,更新利用存量空间,加强众创、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等载体建设。推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高校依托光荣道智能科技示范区建设,发挥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及周边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探索“一校一园”、“一校多园”和“多校一园”等多元建设模式,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协同发展,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

——推动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升级。高质量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深化“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专利转化、信息技术、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完善线上线下一站式综合服务载体空间。增加高端商务酒店等生活性服务业配套设施。推动工业园区按照绿色园区标准进行厂房更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

2.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行动

——打造“解放北路+友谊路”金融服务集聚区。利用解放北路沿线历史资源,重点发展新金融、类金融、传统金融等金融业态,探索建设解放北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挥友谊路周边存量用地资源,加快建设高端金融服务聚集区。

——推动“设计之都”载体建设。重点布局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专业化特色功能区,充分挖掘设计之都周边空置载体资源,重点发展设计、智能科技服务等高端业态,构建以智慧城市和生态宜居为特征的、具有天津特色的创意设计街区,形成集生产、交易、服务、旅游、休闲一体的海河服务经济延长带。

——实施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充分挖掘中心城区工业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业时代价值,探索工业遗存活化利用新模式,搭建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工业文化相关的商业、旅游业等发展,形成体验式文化场景。完善工业遗存城市更新运营模式,鼓励产权单位通过厂房租赁、企业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市场运作,激发再生活力,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3.实施传统商圈复兴行动

——重点提升滨江道-和平路商圈。提升滨江道和金街两条主街,持续深化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注重劝业场等历史风貌建筑的活化利用,探索传统商圈新型服务功能,推动传统商业向智慧商圈转型升级。支持后街自主迭代更新,融合丰富历史资源和特色街区文化,形成充满烟火气的休闲生活体验区。

——推进南门外大街等商圈提升改造。探索传统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及周边存量低效资源利用,引入适应性业态转变为生活圈的社区活力中心、众创空间等,促进新场景新业态落地,形成若干主题鲜明的商业活力片区引领消费升级。

4.实施都市工业升级行动

——发展质量升级。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形成全新生产方式。着力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优势产业为支撑,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提质增效。

——产业结构升级。分级分类推动园区“腾笼换鸟”和提质增效,释放存量资源形成新空间供给,推动棉三创意产业园、南开科技创新园、通广科技园等26个都市产业园区升级。鼓励发展都市产业园,推动促进工业制造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2.5产业,鼓励发展文化创意类产业、智能科技类产业。

——土地利用效益升级。建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推进工业用地改造升级和集约利用,支持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按需确定规划性质、用地指标和配套设施比例,鼓励混合产业用地复合利用,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