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险致命!腿部出现 3 个症状,一定要警惕这个「杀手」......

 金苹果6 2022-07-30 发布于北京
前段时间,笔者看到了这样一个病例:

一位 21 岁的姑娘为了准备考试,窝在床上复习,几乎不下床。5 天后觉得肚子痛、臀部痛、左腿肿胀、发紫,周径比右腿大了足足 7 厘米,甚至疼得晚上睡不着。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竟然得了下肢静脉血栓。医生说道,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出现肺栓塞,引发呼吸和循环衰竭,严重时就会发生猝死...

下肢静脉血栓也被称为 「沉默的杀手」,下面这些内容,久坐人群一定要了解。
 

No.1

下肢静脉血栓是什么?

在了解下肢静脉血栓之前,要先知道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指:血液里的一些成分发生聚集,形成团块,影响了血液的正常流动。就像是通常的高速公路突然发生了一场车祸,而导致拥堵。

而血栓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顾名思义,主要因动脉和静脉位置的不同而有别。

  • 动脉血栓:导致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

  • 静脉血栓:主要累及下肢静脉,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可能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甚至猝死。


不过静脉血栓与动脉血栓不同,一般不会造成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所以初期症状不明显,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可怕的是,当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小心脱落时,可能会导致肺栓塞,临床中 60% 以上的肺栓塞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很多新闻上报道的:年轻人玩手机、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都是因为肺栓塞。

No.2

哪些人容易患病?

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主要为:静脉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且 99% 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感觉的,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的。

那以下几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1)长期卧床、久坐上班族

长期不活动容易导致静脉血液淤滞,这大大增加了血栓发生的几率。

调查显示,卧床 2 周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卧床 3 天的病人;乘坐交通工具旅行持续5 小时以上,可使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4 倍。

(2)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了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其中,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3)高血压人群

血脂异常、高血压人群要特别小心。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的平滑阻力增加,血管内皮易受损,血栓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4)有家族遗传及相关病史人群

  • 既往有血栓病史发生率是无既往史的 5 倍,而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怀疑血液先天性高凝状态,此类疾病主要有抗凝血酶 III 缺乏;

  • 另外一些疾病如恶性疾病、妊娠等也容易发生血液高凝。


(5)伴发恶性肿瘤人群

肿瘤释放物的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出血-凝血功能紊乱,会更容易发生血栓。
 

No.3

腿部出现 3 个症状,要警惕了

 
下肢距离心脏较远,受重力影响,血液容易在下肢淤积,下肢静脉血栓更常见。

我们常听说的「血栓来临腿先知」,其实说的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而腿疼往往就是血栓的前兆。

(1)疼痛:多为不明显的慢性钝痛,或是在小腿受到挤压、按压的时候,才会在局部出现疼痛。

(2)肿胀:如果出现静脉血栓,血液回流受阻、淤积在腿部,会引起腿部肿胀。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感到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且发生血栓的腿,会比另一条腿更粗。

(3)变色:如果腿部肿胀比较厉害,会出现皮肤紧绷、发白、发亮;当有炎性反应时可能出现红色;但当皮下有渗出、出血时,皮肤可能出现青紫色。同时还有可能伴有皮肤脱屑、瘙痒的症状。
 

No.4

如何预防?

(1)忌久坐,常活动

下肢长期制动是诱发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关键是增加运动量,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果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可以常勾脚趾,预防血栓形成。

久坐工作族、教师等职业人员建议穿弹力袜,以保护下肢血管。

(2)改习惯,多观察

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会增大血栓形成的几率,所以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方法。

此外,如果有危险因素人群,应常观察自己的双腿是否有异常表现。

(3)少油腻,多喝水

  • 减少高脂、油炸食品等高脂肪的摄取量,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中性脂肪及预防血栓的功能。

  • 多喝水有利于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


(4)必要时药物预防
  • 因病需要长期卧床的人应尽可能早起下床活动,手术后应将腿部抬高,促进血液回流;

  • 无法下床活动及有高危因素者应遵医嘱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措施。


编辑:萌萌,lll6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