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的书法为什么那么气贯长虹?只因他懂黄庭坚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自唐宋至今,草书上有大成就的有四个人,被称作中华草书四大家。这四大家三位是唐宋时期的古人,张旭、怀素和黄庭坚。唯独有一位却是现代人,他就是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新生活的毛泽东。

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

毛泽东的草书被称作毛体,上世纪中期,被各单位广泛使用。至今还在使用的、耳熟能详的就有天天见的“人民日报”,学生课本上经常出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等……

学生课本上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毛体的形成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毛泽东八岁进私塾,从开始写字就喜欢上了毛笔书写,从此便钟爱一生。即便是漂泊在外也不曾放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来到井冈山,知道了他喜欢用毛笔书写的贺子珍,为他准备了很多文房用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收集字帖更是他的一大喜好,中办秘书室就为他搜罗了各种字帖数百部之多。大量的书写和读帖,使他在继承传统-探索创新-形成自我的规律中循环往复地锤炼,最终形成独特的风格。

毛体草书不同于前人的一大特点是雄浑豪放、气势磅礴,这种特质的形成与他师法黄庭坚大有关系。

毛泽东初学颜楷,进而二王,草书师法张旭、怀素、黄庭坚。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集大贤、大孝、大能于一身,是世上少有之人。他的书法受祖父开蒙,进而学习二王。

他的草书则学时人周越,周越的草书被苏轼评为“险劣”,而被米芾评为“气势雄健而锋刃交加”。他的“劣”无非是因为他的胸怀,用笔是绝美的。黄庭坚则用自己“圣人之小过”而避之的原则,学了周越的优点。

黄庭坚跋苏轼寒食帖

有这样的见识,黄庭坚学书,一开始就站到了与王羲之同样的高度。他的《跋杨凝式帖后》充分地表达了他的观点。

跋杨凝式帖后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黄庭坚 诸上座帖局部

学《兰亭》的形式,终归是低于王羲之的,黄庭坚看到了也做到了。他赞扬杨凝式书写时的快意,“下笔便到乌丝栏”,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

他的书法被赞“长枪大戟”,才有了“欹侧变化,不受羁束” 。苏东坡说黄书有“三反”,“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毛泽东的书法通通都学来了,因为他太懂黄庭坚。书法如果没有情感流露,只有字形,写到底也无非是文字。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的一生比黄庭坚要波澜壮观,黄庭坚赞杨凝式“下笔便到乌丝栏”。如果他见了毛泽东的书法定会用“下笔便到天地边”,因为毛体书法气势如虹,场面宏大。是只有视“江南海北”的地球为“小小寰球”的胸怀,才能有的壮阔和豪迈!

忆秦娥  娄山关

他的书法虽然“汪洋肆意”,但是又不失规矩。他的草书虽“变动如鬼神”,但并非“狂”书。

其以草书为体,以楷书为用,践行了草书“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的孙过庭名言。

登庐山

他的书法与现代书风的区别是有神采、有形质、有笔法。并且神采飞扬,气贯长虹,秒杀历代书作。形质爽利,流畅俊逸,不输钟王。笔法丰富,篆籀、隶楷藏而不露。

清平乐  六盘山

他的书法不生僻怪异、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更不是连中国人自己都不认得的字,甩开那些哗众取宠的丑书远远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