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夏天诗人就这样约朋友来凉快

 茂林之家 2022-07-30 发布于湖南

炎炎夏日,在火辣辣的天气里,邀三五好友小聚,饮几瓶冰镇啤酒,再惬意不过了。这时,你需要引用白居易的“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心头即刻涌现一股清凉。一千多年前,当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那种感觉必然更加强烈。一起来读他的七律《江楼夕望招客》:

《江楼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

城中万家灯火在江的四面闪烁着;灯火倒映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璀璨的银河。

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赏析

其实,《江楼夕望招客》和《问刘十九》的创作目的一样,都是为邀请朋友小聚而作,只不过,前者在盛夏,后者在隆冬,一暑一寒,感受不同,心情相类。

这一天黄昏,白居易站在杭州城的望潮楼上,向东方望去,只见海天一线,山高水长,在苍茫的暮色中,山水气象显得更加壮阔。“茫茫”兼有二义:一说天色已晚,模糊不清;二说画面广阔空旷,也就是下句的“阔复长”。

待时间更晚一些,千家万户灯火闪烁,极其壮观;而银河也越发清亮,宛若一道玉带落入水中央。“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二句,所勾勒的画面十分立体——四周的灯火,组成一个巨大的框,而银河则是一条长线,一在地面,一在天上,上下映衬;同时,天上的银河与水中的倒影也在呼应,场景非常开阔。也有人认为,河上往来的船只,渔火点点,好像是银河落在了水面一样。

接下来,渐渐进入“招客”的主题。夏夜,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凉快”二字,若闷热无风,纵有好景也无心赏。所以,作者开始强调这个夏夜是如何诱人的。

首先,风很大——“风吹古木晴天雨”,晚风穿过古木,萧萧作响,就好像下雨了一样。“晴天雨”的想象,浪漫而诗意,既让人感受到风雨的凉爽,又不至失了赏景的兴致,可谓别出心裁。

其次,月很美,夜很凉——“月照平沙夏夜霜”,平沙在月光的照耀下,洁白闪烁,仿佛是地上刚铺了一层薄霜。“夏夜霜”三字,不但给人以美的想象,还巧妙地借用霜的特质来让人产生凉爽的感觉,真是把夏夜写到了极致。

苏东坡也很欣赏这两句,称“白公晚年诗极高妙”,别人问他何以见得,东坡举例说:“如'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最后,作者发出邀请——这里是个消暑的好地方,你就不要总窝在茅舍了,赶紧过来。“能就江楼消暑否”和“能饮一杯无”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想必他的朋友也不会拒绝。

背 景

《江楼夕望招客》写于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夏天。当时,诗人在任杭州刺史,在一次招朋友夜晚饮酒时,诗人从楼上看到了杭州城外的景色,便产生了灵感,写下了这篇即兴之作。

 

诗友们,你是否知道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不如仿照白居易的诗写一首招客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