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初恋,她终身不嫁,退隐文坛,教书育人一辈子,却于48岁自杀

 古稀老人赵 2022-07-30 发布于北京

那一年,18岁的她在火车站送别即将离开的恋人。

战火之中的离别总是蕴含着太多的担忧,眼前人亦是心上人,怎能放心在未知中放开彼此的手千言万语在离别面前也只能是一句“我等你平安回来”。

伴着耳边刺耳的鸣笛声,火车在轨道上越行越快,而她心中牵挂的那个人也越来越远。

这个站在月台上的女子,便是施济美。而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这次的离别会成为她生命的转折点。

在这之前,施济美生在书香门第,长在亲朋的呵护之下,人生可谓完美。

文章图片1

施济美的父亲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任职于北洋政府外交部,是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的得力助手。而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不仅精于诗词,而且善书法。家庭经济条件优渥,父母文化涵养极高,施济美自然是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

施济美高中就读于上海培明女子中学,在那里她结识了好友俞昭明,二人都爱好文学,志同道合,成为知己。

缘分很是巧妙,许是上天的眷顾,不仅为施济美送来了知己俞昭明,还将俞昭明的弟弟——俞允明,也带到了施济美的生命里。俞允明的出现点亮了施济美的青春,两颗青涩却又深情的心撞在了一起。

之后三人一同考进了上海东吴大学。而当时东吴大学的校长正是杨永清先生,他与施济美一家是世交,在他的照拂之下施济美的学校生活顺风顺水。

文章图片2

图 | 挚友俞昭明

亲情、友情、爱情、学业,这些幸福将施济美紧紧地呵护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断头王后》里有一句经典语“她那时候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战火的硝烟弥漫在中国的土地之上,一场战乱席卷了整个中国。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让动荡的中国难以有一张安静的课桌。心存高远之志的有为青年皆奔向大后方。一面抗日,一面求学,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施济美的恋人俞允明也是其中一个。

在民族战争面前,风花雪月不得不暂时搁浅,两人只能分隔两地。

昔日朝夕共处,今日异地相隔。此时的施济美多希望自己可以和俞允明一同离开,可家庭的责任让她寸步难行。父亲远在西欧担任参赞,作为长女,她要承担侍奉母亲、照顾弟妹的责任。

对于战乱中的人而言,一场战争打乱的又何止只有情感上的牵挂。对生命的践踏,才是战争真正血淋淋的残酷。

不久之后施济美一家所居住的南京也沦陷了。一时之间,战败的代价扼住了所有南京人的咽喉。

面对眼前严峻的,作为一家主心骨的施济美,做出了决定——逃。

而俞允明离家之后,留下的家眷当时也还在南京。俞允明父母早已年过花甲,光靠他们自己肯定出不了南京城。施济美只好两家并一家,一起匆匆逃难。

战火中的路并不好走。恰逢苏北的一些城镇被日军占领,所以一路上胆战心惊,既怕碰上日本鬼子,又要逃避国民党的败兵。

扶着年迈的老人、护着幼弱的孩子,一路上还是学生的施济美撑起了两家人生命的希望。有时取道水路乘民船,有时由陆路乘独轮小车,辗转多地,最后终于到达上海。

文章图片3

图 | 施济美与弟弟妹妹

战火纷飞中,只身扛起大梁的施济美不管是从个人情感上还是家庭情况上,无疑期待着恋人俞允明的归来。

但俞允明寄来的书信却从某天开始,再也没了消息。

一天天焦急的等待中,施济美终于等来了讯息,但不是俞允明的书信,而是武汉大学的电报:

俞允明在8月19日上午日机轰炸乐山时不幸遇难身亡,希节哀。

施济美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样突然、这样残酷。二十多岁正是一个少女憧憬未来幸福的年华,但施济美却在二十岁的时候。永远地失去了她想共度余生的人。

她内心的悲痛自是无法估量,多少次午夜梦回的啼哭,多少次魂牵梦绕的执拗,我想都不为过。

因此她懂斯人已逝的悲痛,所以她更不愿让俞允明的年迈的父母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

于是俞允明的父母每月仍能收到儿子俞允明的书信,书信中儿子告诉他们,他已去国外深造,而国外有施济美的父亲,对他多有关照,不必挂念……虽然一直没见到儿子回来,但总归有消息就好。

而之后的日子里,施济美对俞允明的父母始终如自家长辈般敬爱,时常探望照顾。这也让二老有了些许安慰。

这个噩耗就这样瞒下来了,一直到俞昭明的父母寿终正寝,也不知他们的爱子早已遇难去世。

而施济美从此再也没有在他人面前提过俞允明的名字。似乎说出那个人的名字,就会抑不住往外喷涌的悲伤。

漫漫人生路,施济美的余生再未爱过谁,终身未嫁。

施济美就如同她笔下的那些女子一般,在男主人公离开之后,即使知道两人再无可能,但依旧深情而执着地守在旧地,不肯离去。

刹那间的芳华,施济美却用一生去追寻。让人敬重他们的感情,却又怜惜那颗孤寂的心。

但生活还在继续。今天很糟,明天也许会更糟。

文章图片4

图 | 施济美毕业照

1942年,施济美从东吴大学毕业。因珍珠港事件发生,施济美父亲对一家的接济完全中断。家中生活顿陷困境,母亲和弟妹均无收入来源,一大家子人只能靠施济美养活。

毕业之后有人介绍施济美去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待遇很优厚。有了这份工作的她完全可以轻松地面对眼前的经济困境。但特殊的是这个公司是日资企业。

当时上海已沦陷,经济局势每况愈下。在日本国旗高悬的上海滩里,生存的压力会剥夺人的尊严,每天都有着无奈屈服于帝国势力的人。

但施济美当即一口回绝,她说凡有日本人或汉奸投资的公司一概不去。最终施济美宁愿去做工资低少的学校教员。

而这一时期的施济美同时也业余写作,除了表达内心的情感信念之外,也是为了补贴家用。

施济美曾经说过“有人用笔写故事,也有人,用自己的生命写故事。”而她自己,是后者。

写作对于施济美虽是业余,但才华却不会因此而减弱。施济美的作品十分畅销,当时很多的杂志都因发布她的文章而销路大涨。《爱的胜利》、《寻梦人》等小说都深受读者喜爱,吸引了众多“施粉”。

在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最为引人注目的有三个女作家。作为“东吴派女作家群”的领军人物,施济美便是其中之一。

但解放之后施济美便停笔了。从此文坛上隐去了一位天资卓越的作家“施济美小姐”,但三尺讲台上却仍有严谨治学的“施济美先生”。

施济美将教师作为了她终身的职业。即使解放后,她完全可以换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但她拒绝了。因为于她而言,教书育人是她一生的事业。

在当时的教育行业中,“施济美水平”是对一名老师极高的评价,这足以见得施济美成为了多少学生心中的知识引路人。

在课上,她是那个教学严肃认真,却又关心弱势学生,让人有点害怕却又感到温暖的国语先生。在课下,她是那个坚持家访,经常与学生谈心,一起睡在破仓库里的知心朋友。

而经历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施先生”,也由原来充满活力的年轻摩登,渐渐变成了“齐耳短发,身穿人民装,脚踏方口布鞋”的朴素平淡。

文章图片5

但这样平静的生活却在1966年的一天被突然打破。

一群革命小将不期而至,不由分说就开始疯狂抄家。他们带着满满的两辆黄鱼车走了,车上是施济美收藏的报章杂志、珍贵书稿等。

一瓶由施济美父亲生前从国外带来的香水被打翻,香浓的气味飘在满目狼藉的房间里,更衬得格外凄凉。

但施济美对这次抄家却表示:任何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无可珍惜。同时她又郑重地交给她妹妹一样东西——一沓厚厚的信件。

这些还未被抄走的信件,都是学生们写给她的信,信中写满了对老师敬爱与信任的语言。施济美担心这些信被发现,使学生们遭受牵连,所以让她妹妹代为保管。

在此后的那段时间里,有人写她的大字报,有人到她家里去“破四旧”,也有人逼问她:“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但施济美平静地回答:“我对每个学生都一样,对你也一样。”

这时的施济美已经从老师变成了扫地和擦浴缸的粗人,但她却依旧有着为人师表的光芒。虽然自己深陷困顿,但她仍心系学生。和每一位优秀的老师一样,她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而不是成为错误政治活动的刽子手。

但,事实是悲凉的。没有是非判断标准而空有一腔热血的学生,成为了将施济美逼向绝境的助推者。

施济美曾经教过的一个女学生,把施济美给她修改过的文章,寄给了造反派,成为了施济美“罪孽”的证据。这份证据,除了导致施济美被人唾骂,批斗,敌视这些之外,更是在她满怀教育热忱的心上狠狠地“刺了一刀”。

施济美曾对她的同事说:“政治上的事有一天会平反,生活上的事却没人能说清。

文章图片6

无情的揪斗和摧残接踵而至,除了批斗,还是批斗。未来是如此黯淡无光,她的心灵愈发荒凉。

终于,48岁那年,施济美自杀了。

走的那天,她的妹妹回忆道:“她低头一言不语地走上三楼。当她走到楼梯转弯处时,她回过头看看我,脸色苍白,充满了忧郁和绝望,又默默地上楼走进她的卧室……”

死亡是可怕的,自杀通常已经是一个人对生命绝望的极点之后的决绝。但施济美的自杀却先是喝了大量的敌敌畏,之后又用绳子悬梁自尽。这不禁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悲凉,她的绝望是有多么浓烈,才会让她对死亡如此渴求。

第二天黎明的阳光照进了施济美的房间,也照到了施济美的身体上,但施济美灵魂却永远留在了阴暗里。

而她家楼下“打倒鸳鸯蝴蝶派作家施济美”的标语很快就会被换成“反动学术权威施济美死有余辜”之类的“新口号”。

文 | 夏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