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样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在线收听

 fjlyljc 2022-07-30 发布于福建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称莲,欢迎进入我的喜马课堂。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这一科如果学不好,会严重拖孩子考试成绩的后腿。我觉得我们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学好数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助孩子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那到底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完成数学的启蒙学习。


我们把孩子送去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学会生活的能力。而数学正是最能解决生活问题的一门学科,所以家长应该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接触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比如说准备一个家庭记账本,让孩子帮忙整理家里账务。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家里人都把当天花的钱报一下账,让孩子记下来,一个月满了,让孩子计算总共花了多少钱。孩子在整理家庭账务的过程中还可以明白我们哪些开销是必要的,哪些开销是不必要的。不仅帮助孩子学习了功课,还帮助孩子学会了理财。重要的是把学的东西用上了,孩子才会有成就感和学习的兴趣。


教育专家尹建莉为了帮助她的女儿学习数学,就在家里开了模拟的小卖铺,让孩子做这个小卖铺的老板,尹建莉老师和她的先生每天就在小卖铺购买东西,孩子每天非常认真地做老板计算收入,不知不觉地就把数学学习了。这种有趣的方法家长也是可以尝试的。


第二点,可以做一些数学活动让孩子从中了解数学的含义。


通常我们大家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问,但实际上孩子如果理解了数学概念中包含的规律,学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我曾听一个人说他一二年级的时候一直不懂减法是干什么的,直到三年级的一天他才突然顿悟减法原来就是把一部分拿去,从此他好像对学习数学开了窍,就是要先弄清楚数学概念是什么。这个例子就说明,我们教孩子学习数学要先想办法让孩子明白道理,然后再去做功课。


对于初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教具就特别重要。有一个老师,他就用卷纸当数学教具。卷纸的每一节的尺寸不是相等的吗?他就在每一节纸的中间让孩子写上数字12345……然后把卷纸铺在地上,铺得很长,一卷铺完了再铺一卷。就是让孩子明白数字的递增到底是怎么回事,数字越大纸就越长。这样的做法在大人看来很没有意思,对孩子来说则是很有非常有趣又可以启发思维。类似的活动是不是也可以在家里做呢?


孩子学习几何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让孩子通过做手工来理解物体的形状,还有图形和物体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长方形孩子容易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没有那么好理解了,那么就可以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再把这个角补到另外一边,这样孩子就可以明白平行四边形其实是长方形的变形而已。


制作小房子、小盒子,可以让孩子了解图形和物体的关系,求面积和体积的时候就更容易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些做法的确会给家长添不少的麻烦,但也的确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学起来就不会感觉那么枯燥了。


另外阅读一些好的少儿数学读物也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含义,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少儿数学书籍如《汉声数学》、《可怕的科学》中的《经典数学》等都是非常好的数学启蒙读物。家长们可以买来和孩子一起阅读。


第三点,在数学学习中,还可以做一些基础的计算训练,帮助孩子提高计算能力。


这是江苏一个妈妈的经验,她在帮助她的女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20以内的加减法虽然很简单,但对孩子计算能力和做题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她发现无论多大的孩子学数学,最后都要到计算得数这一步,如果20以内的加减法没有那么熟练,便会影响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所以她就制作了一套卡片,把20以内的数字全部打印成卡片,然后双手举着两张卡片,让女儿看着卡片上的数字计算相加或者相减的得数,每天都翻卡练习,让她的女儿对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加减法的得数倒背如流,训练了半年的时间,她的女儿在计算的时候就很少出错了。


虽然我们大家都觉得应试教育并没有那么好,但我们的孩子不通过考试的选拔又怎么可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呢。不如我们适应考试制度,教孩子用合适的方法来应对考试。


计算能力的建立,也是个童子功。如果让数字之间的加减得数如脑图一样,深深印在脑子里,最后孩子只要看到两个数字出现在眼前,得数就可以脱口而出,想忘记都难。这样孩子到了高年级的时候计算就不太会因为粗心而算错。


这其实跟小学里孩子每天要做的速算练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小学的速算可以一直让孩子坚持到四五年级,帮助孩子保持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第四点,要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做家长的都知道,数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必须理解了题意才能去解题,如果不能理解题意,解题就无从谈起。


小孩子刚开始接触实际应用题的时候,就要先在理解题意上多下功夫。如果辅导孩子这类题目,先要跟孩子核对他是否真的理解了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让他继续往下走。如果孩子理解有困难,就要耐心地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做解释,让孩子最终明白题目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行程问题,就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走来走去让孩子明白相向而行是什么意思,追及问题又代表什么。


如果孩子总是不能理解题意,就可能是孩子语文识字量不够或者阅读理解能力达不到造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语文学习上下点功夫。或者等一等孩子,很多孩子语文水平提高以后,理解应用题的问题不知不觉就解决了。


最后一点,我也想说如果上了中学的孩子数学成绩比较差,就要看孩子是因为长期数学成绩不好有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好的信心,还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中学生的数学比较难,通常家长辅导不了;或者孩子开始逆反,不让家长辅导。建议中学生的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就和孩子商量,找适合的老师去听课或者个别辅导。


如果孩子是害怕了数学而没有信心学好,就可以跟辅导老师沟通先别急着提高成绩,要先树立信心。哪怕孩子取得了一点成绩也要给予孩子认可和肯定,慢慢的,等孩子的信心树立起来了,没准他的成绩就上来了。我女儿高中的时候,一开始的数学就老考倒数,后来在一位老师的鼓励下,一点一点进步,到高考的时候语数英三科中数学考了最高分。


那种没有掌握方法的孩子,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抓起,切忌从难题开始辅导成绩不好的孩子。


上中学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学不好数学。这就特别需要我们家长的平常心,不用那么逼迫孩子,因为数学学不好并不代表这个孩子就不好。成才的路千万条,孩子也许在别的方面会很突出并且成为卓越的人才。事实上,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是如此过来的。据说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的数学也是学得非常差的,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在文坛的成就。因此,接受孩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也是家长的一个功课。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