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有生《蓝田老家》

 乡土蓝田 2022-07-30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蓝田老家

张有生

蓝田县是一个山,川,塬,岭全地貌覆盖的县。虽然面积很大但在住人口并不多。蓝田既是县域名称,又是地方特产的美名。因为蓝既是玉,田则是种玉长玉之地。所以蓝田自古以来就有玉种蓝田的美名。

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朝时秦始皇的传世玉玺就是蓝田玉制成的,并由时任秦怡室丞相的李斯親自用小彖写成“受命于天,永寿既昌”八个字的御玺文。蓝田玉在秦朝时己名扬四海。当然蓝田作为县名那就更早了。

  到了唐朝蓝田玉已成为达官贵人的时尚饰品,更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圣物。当时大诗人李商隐就有:"沦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不朽诗句,这是对蓝田玉的最好写照。也成为蓝田玉海内外千古畄名的奇文绝句。蓝田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厚重的地方,其境内有灞河源头的运古猿人头盖骨,境内的华胥古镇乃因华夏史祖祖母华胥氏在此刀耕火种而得名,又有唐朝大诗人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愁怨之地蓝桥古镇。又有唐朝右丞王维的辋川别野二十景。

我时时为蓝田厚重的人文历史而感怀诵叹:

亘古先祖灞水源,

华胥火耕白鹿边。

雪拥韩愈蓝关道,

辋川银杏越千年。

这是对蓝田县厚重人文历史的写照。

我的家在大寨乡宣堡村在蓝田县城南,位於辋川河西岸,竹篑寺山北麓,灞河之南的白鹿原下。这是一块辋川河冲集小平川。在我们蓝田县也算得上是一片鱼来之乡。我深深的怀念着这块土地。儿时的记忆诗一川投的美丽:

门前苍莽鳯凰山,

屋后茫茫白鹿原。

悠悠晨鐘竹篑寺,

潺潺二水绕庄田。

  宣堡村所在的这块地方叫榆林,因多生榆树而得名。地方虽然不算大,但也算得上富侥而美丽。每年夏秋之季,村前的稻田郁郁葱葱,河堤上的杨柳成林在微风中婆娑摇曳。完全就是王维在诗中描写的那样:漠漠稻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走进稻田深处则可听到:两只黄鹂呜翠柳,抬头又见: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中画面。好一个鸟语花香,鱼肥稻壮的天府之地,鱼未之乡。每当回忆记儿时景象,真是人难以忘怀。

  芲海桑田,时间流转。七十年已经过去了,由于气候变迁,雨量减少。辋川河的水已大不如儿时记忆中的那么大了,原来的稻田从八十年代己变成旱田,白鹭也很少在田间和村庄见到。唯有青山以旧,绿水亦然。而旧时王维的辋川别业也只在文人的筆下和乡人的闲谈中流传。虽然如此,但而今又是另一美景。

涛涛辋灞汇蓝川,

巍巍终南浮云端。

唐时王维旧故里,

青山绿水新蓝田。

  虽然稻田没有了,白鹭迁徙灞水时聚时散,但蓝田县现代化的建设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原来的南河行人桥,经过加固改建变成四车道双向行施大桥。灞河辋川河两岸河堤绿化的干净整洁更加美丽了,县城内高楼林立,灞河南岸的天鹅湖小区民居楼房整齐而美丽。有三条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我家门前竹篑寺山下,由福银高速和环山路及外环高速交织成网,完全一个现代化的新蓝田景象。我親眼看到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蓝田已成规模,真让人为之喝彩而高兴。

  作者简介

作者张有生,1944生於蓝田县大寨乡宣堡村。1965年毕业於蓝田城关中学,同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専业。74年从航空部148厂调回航天部7422厂。从亊枝术工作。在厂期间先后担任厂质量处处长和对外经营处长等职。2004年从厂付总工程师岗位退休。

 在职期间先后荣获中国国防科学枝朮委员会重大科研成果奖。荣获陕西省科枝进步一等奖。省国防工办科研项目个人质量二等奖。省国防工办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奖。

  作者自幼热爱古典文学和书法。退休后有了参与文艺和书法的机会和时间,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文艺和书法活动。曾获陕西省首届离退休干部艺朮节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中,书法作品《庆祝建党90周年》荣获一等奖。

 本人热爱本乡本土。所以提供部分书法作品和诗词给巜乡士蓝田》平台。表示支持平台开办,再者和爱好者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