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逼疯飞行员的几款装备

 天承办公室 2022-07-30 发布于江苏

飞行员在空中格斗,那可是分秒必争的,开火的机会转瞬即逝,有些装备简直能把飞行员逼疯。

第一款就是第一代的红外空空导弹。美国的AIM-4“猎鹰”属于第一代的空空导弹,最早于1946年开始研制,其中的AIM-4D(GAR-2B)是在越战时期研制的,是“猎鹰”家族最后服役的改进型,而且在在越南参加了实战。

猎鹰家族,可靠性确实不敢恭维

那时候可是“导弹致胜”的时代,当年的F-4“鬼怪”可是不带机炮的,挂着导弹就上天了。空中格斗占据了有利位置,准备发射导弹,这是飞行员开始发疯了,先要用液氮冷却导弹的红外引导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就是没冷却好,等冷却好了,米格战机已经飞走了,飞行员都想把仪表台砸了。因为导弹携带的液氮不多,冷却几次,液氮用完了,导弹是没发出去,怎么办,不能扔,还得把那枚没用的导弹给带回基地,重新加装液氮,还能重复使用。这AIM-4D导弹共计生产了4000多枚,在越战期间,共计5次击落战机的记录。这导弹逼疯飞行员那是分分钟的事。

最开始的F-4可是没有机炮的,没有导弹了,看着米格战机干瞪眼,后来安装了机炮吊舱应急。

导弹能逼疯飞行员,战机也能逼疯飞行员,比如当年大毛非要卖给我们,但是我们没要的米格-29。米格-29用导弹锁定战机后,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十几个按钮才能发射导弹,想想就崩溃。F-16采用电传感操作,动动手指就能发射,米格-29面对F-16的近距离格斗,几乎没有任何战绩。

看看米格-29的座舱,看着都迷糊,怎么按几十个按钮

还有就是米格-29发射R-27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时候,飞行员需要看着座舱中的时钟,心算导弹命中目标的时间,这段时间内,飞行员必须操作雷达执行引导导弹命中目标,这样的战机,想想也是醉了。

挂载R-27的米格-29

变掠翼战机不稀奇,大名鼎鼎的F-14就是其中的代表,苏联也有变掠翼飞机,比如米格-23,也是变掠翼,但是这变掠翼和变掠翼那是区别很大的。F-14的变掠翼是在整个变化幅度内任意角度变化,由电脑控制,属于高端的“自动档”。但是米格-23就不一样了,它只有3个可以变化的角度,而且是飞行员自己手动控制的,妥妥的属于“手动档”。不管是对于苏联飞行员,还是曾经测试过的北约飞行员来说,都是分分钟逼疯的节奏呀。当然了,熟能生巧,在老练的飞行员手里,米格-23的“手动档”丝滑的不逊于美国的F-14。

还有一种飞机,那就是可垂直起降的战斗机,比如“鹞”式战斗机和AV-8B,刚开始装备的时候,学员必须先接受10.5小时的A-4攻击机飞行训练和4.5小时的CH-46直升机飞行训练,然后才转飞AV-8A。控制这种垂直起降的战斗机,需要学习的东西远远多于普通的战斗机,因为在垂直起降的过程中,战机的飞行舵是不起作用的,需要用喷口控制飞机的姿态,如果再遇到大风,分分钟逼疯飞行员,一不留神就可能一命呜呼。

AV-8B

知识储备有限,暂时就想到这些,大家还知道那些逼疯飞行员的战机,可在评论区留言,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