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高密度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汉茂油桃 2022-07-30 发布于陕西

_何建增

灵宝市有着悠久的桃种植历史,当前桃产业已成为灵宝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推广应用桃树高密度栽培技术,具备早结果、早丰产、品质佳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病虫害严重、栽培管理难度大等,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至关重要。

1 桃树高密度栽培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栽培管理操作困难

在桃树高密度栽培过程中,栽培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难题。桃树由于具备较强的萌芽能力,枝梢生长非常旺盛,每年有 1~3 次副梢生长机会,树冠的扩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采用高纺锤形、主干形、Y 字形等高光效树形,在定植当年枝条即可交接。桃树生长 2 年后,如任由树冠生长,则行间作业空间逐渐缩小,人工处理高密度桃园树冠时,难度较大,效率较低,影响桃树生长 。

1.2 上强下弱,果实品质差

在桃树高密度栽培模式下,树冠上部营养及水分充足,树冠生长速度较快,易于形成“伞”状树冠,导致出现上强下弱的状态,使得行间空间逐渐狭小、郁闭,影响中下部位枝条光合作用,下部衰弱导致果实上色差、品质差。

1.3 下部枝组干枯、死亡

桃树属于喜光植物,栽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树体光照不足,使得下部枝组、枝条出现衰弱甚至是干枯死亡等现象,进而导致结果部位外移。桃树枝条上潜伏芽少,不具备较强的萌芽力,影响正常发枝和更新,最终出现光秃现象。

1.4 病虫害发生率高

在桃树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盛果期后根系密度越来越大,纵横交错,后期进行挖穴开沟时会对根系造成较大的伤害。根系死亡后在土壤中腐烂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影响桃树新根系的生长,降低树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桃树疮痂病、褐腐病、炭疽病、蚜虫、桃小食心虫等多种病虫害呈现出高发趋势。

2 桃树高密度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2.1 品种选择

桃树高密度栽培前,应认真做好选种工作,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本地气候、温湿度、降雨量、市场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选择具备较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优质高产桃品种,同时要满足较高的坐果率、较快的树体生长速度等方面要求。以灵宝市为例,主要以种鲜食桃和加工桃为主,其中鲜食桃品种主要有春美、阿布白、秦王、中油 20 号(图 1)、珍珠枣油桃、中油蟠 7 号、锦绣黄桃、黄金蜜 4 号(图 2)、黄金蜜 5 号等;加工桃品种主要有金童 5 号、金童 19号、金童 83 号、黄金冠、南非 1 号等。

文章图片1

图1 中油20号油桃

文章图片2

图2 黄金蜜4号黄桃

2.2 选地整地

选地整地是桃树栽培前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果农应高度重视选地工作,优选地势较高且平坦、疏松透气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同时要确保周边无高大树木遮挡光照,土壤 pH 值在 6~6.5 的壤砂土、壤土为宜。如所选地块土壤 pH 值不适宜,应使用草木灰等做好土壤改良工作。此外,要确保所选地块给排水便利,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光照充足,确保桃树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满足果实生长需求。选地后应进行整地,对土壤深翻晾晒,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清理干净田间杂草、枯枝败叶。整地时应施足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地施加 37 吨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和 750 千克复合肥即可,施足基肥,提高土壤肥力,为桃树高密度栽培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 3)。

文章图片3

图3 整地

2.3 栽植管理

桃树栽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栽植即可;另一种是秋季栽植,在桃树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栽植即可。芽苗适宜采用秋栽法,成苗春栽、秋栽均可。无论采用春栽法还是秋栽法,均要严格控制好栽植密度。一般情况下,行距控制在 2.5~3 米为宜,株距控制在 1.5~2 米为宜,每公顷地栽植 1700~2700 株均可。栽植作业时,将桃树苗放置于定植沟内扶直埋土,埋土至 1/3 后轻拉树苗促使根系舒展,然后继续埋土高出根颈 3 厘米。埋土作业完成后做畦灌水,首次灌水后间隔 3~5 天再灌水 1 次(图 4)。

文章图片4

图4 栽植浇水

2.4 整形定干

在桃树高密度栽培情形下,应做好整形定干工作。一般情况下,桃树高度应控制在 2~2.5 米,主干高度应控制在 50 厘米,冠径控制在 1.3~1.5 米为宜,结果枝留 25~30 个即可,中心干与结果枝组枝粗比控制在 2∶1,下面结果枝组应长于上面结果枝组,上部结果枝组和中心干着生角度为 70°~80°、下部结果枝组和中心干着生角度为 80°~90°

2.5 修剪管理

修剪是桃树高密度栽培模式下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修剪作业应在夏季和冬季完成。首先,夏季生长期修剪,桃树新梢长出 5 厘米时开始抹芽、除梢,新梢长出 30~35 厘米时摘心,留 25~30 厘米,二次梢长出 30~35 厘米时再摘心 1 次,促发三次梢,修剪作业时,应严格控制好徒长枝、背上枝、竞争枝。其次,落叶后至次年萌芽前进行冬季修剪,修剪时留下足够花芽后将其他部分去除。主干形桃树第 2 年即可结果,树体易于控制。针对早熟品种,在采摘果实后及时进行修剪作业,将结过果的枝条距离中心干留 3~5 厘米回缩,剪口位置应有 1 个新梢,便于后期形成花芽次年结果。针对中晚熟品种,在春季萌芽前留当年萌发的新梢,做好促控工作,疏除已结过果的枝条。夏季修剪时,应做好树势控制工作,延长寿命,保证效益(图 5、图 6)。

文章图片5

图5 夏季修剪

文章图片6

图6 冬季修剪

2.6 肥水管理

在高密度桃树栽培模式下,桃树生长对于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果农应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当桃树新梢长出 15 厘米后配合灌水施肥,后期每间隔半个月追 1 次肥,首次追肥时每株树施加尿素 50克,二次施肥时每株树施加尿素 50 克和磷酸二铵 50克,三四次施肥时每株树施加尿素 100 克和磷酸复合肥 100 克。7 月下旬后,停止浇水和施肥,8 月份如降雨不足应及时灌水,并每株树施加钾肥 100 克,10 月上旬每株树施加有机肥 25 千克和复合肥 100 克,并且要结合桃树长势做好叶面喷肥等各项工作,全面喷6 次,每间隔半个月喷 1 次,叶面肥前期以 0.3%尿素为主,后期以 0.3%磷酸二氢钾为主,混合喷施亦可 [3](图 7)。

文章图片7

图7 秋施基肥

2.7 病虫害防治

在桃树高密度栽培模式下,桃园内桃树光照不足,极大地增加了病虫害发病概率,因此果农应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技术,充分发挥每一项技术的作用,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保证桃树产量和果实质量。

2.7.1 农业防治 农业技术防治桃树病虫害,要做好选种工作,优选具备较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的优质品种;做好选地整地工作,对土壤深翻晾晒,清理干净田间杂草、枯枝败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做好整形工作,提高树势,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2.7.2 物理防治 物理技术防治桃树病虫害,可使用黄板杀虫、糖醋液杀虫、性诱剂杀虫、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有效减少桃园内的害虫数量。亦可通过果实套袋,降低果实被鸟类危害的概率,保证果实品质。

2.7.3 生物防治 生物技术防治桃树病虫害,可采用天敌杀虫法,如赤眼蜂、瓢虫等;采用生物制剂杀虫,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苦参碱、阿维菌素等,对于桃小食心虫、桃蚜、桃潜叶蛾等均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2.7.4 化学防治 化学技术防治桃树病虫害,应优选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如:桃疮痂病可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桃褐腐病可使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2500 倍液喷雾防治;桃炭疽病可使用 80%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桃小食心虫可使用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桃蚜可使用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4000 倍液喷雾防治。化学药剂防治时,注意不要在开花期、阴雨天及高温天气情况下喷药,以免造成药害和损失。

3 结 语

综上所述,灵宝市是桃种植大市,当前桃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为提升桃产量和质量,为农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要重视对桃树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应用,明确高密度栽培的问题所在,掌握高密度栽培技术要点,提升桃产量和质量,推动灵宝市桃产业良好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