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文与文学创作之间如何自如地切换

 古磨盘州人 2022-07-31 发布于北京
单位的笔杆子写不出小故事,号称作家的人写不了简易的公文。作家群体里有很多人本职工作都不是以写作为职责的,擅写公文的人都进不了作家圈。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的两种现象。
公文写作难,还是文学创作难?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无论做什么,假如想把它做到极致,都是很难的,假如就是对付日常所用,其实一点也不难。难还是因为不会。
本文的题目可能有点抽象,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我先从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区别开始入手。
两者目的不同,应用文主要是用于解决工作中的事,不论是上行文,还是下行文,甚至包括通知、通报、消息报道之类的,它的目的很明确,把工作向特定的对象说清楚。而文学创作是要表达作者的情绪和思想,它主要是为了传达一种心情、思想和观点。
两者的着力点不同,应用文的着力点是说事,能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文学创作要表达的是情,即作者希望传达出去的情。人是情的载体,因此,文学创作的着力点是人。
两者的表达手法不同,应用文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因此,应用文写作尽量不要用修饰,尤其在涉及定论的事情上,修辞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应用文写作越平实越好,能不用修辞的尽量不用修饰,尤其忌讳带色彩的形容词。而文学创作恰恰相反,文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这高于的部分就是修饰发挥的作用。文学不仅不忌讳形容词,文学的功底也表现在修饰上。有个说法是,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材。这句话要说的意思是,文学不仅要修饰,而且要强调修饰的原创首发。
两者的实现路径不同,应用文一般说前因后果、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回顾展望。而文学创作主要围绕故事的转启承合、跌宕起伏开始构思,甚至有些文学作品可以没有结尾,或者根本不交代结束,而是要作者通过故事和经过去推导结果。
两者的结构不同,应用文一般采取的是三段论的形式,基本上是立论、论据、论证,或者是现象、原因分析、结论。文学创作大多还是要围绕六要素开展: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经过、结果。
两者的动机不同,应用文差不多都是工作所需,写作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文学创作是个人心理所需,创作是心理的需要。因为动机不同,心态也是不同,写应用文的恨不得早一刻脱手后就不再回顾,而文学创作是越写越想写,也愿意写。
两者期望达成的结果不同,这可能是最大的不同。应用文是一定要把问题说明白,而文学创作正好相反,力图把感情说不明白,这才叫文学的韵味,说的太白了,就不是文学。
鉴于上述的不同,我觉得开头的问题应该是说明清楚了。那么这两种写作方式的人如何实现自如切换呢。
假如用心,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切换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毕竟都是写作,都需要语言功夫,都得善于总结归纳、逻辑分析,且都得有全局思维。
文学创作的改写应用文,经常容易犯以下几个错误:一是喜欢用修饰和修辞,这是应用文不需要的;二是按照情绪进行演绎,而不是按照三段论进行解释问题,或者是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三是不喜欢遵从应用文的范式,喜欢随心所欲地描写。
写应用文的改写文学,经常犯以下几个错误:一是过于强调说清楚,有时甚至会大段地带入专业词汇,或者引用专业背景资料,也就失去了可读性;二是文字和语言过于平实,没有美感,同时因为过于理性,而缺乏代入感;三是坚持说理,而不是言情,读起来没有一点味道。
两种写作方式切换,应用文写作的改写文学应该更容易一些,毕竟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学习过记叙文写作,写应用文的人都有这个基础,现在他只要对写作能力进行一下“回退”即可,即重拾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每个要素都当个一个点构思,最后合在一起,就是一篇美文。
道理说了这么多,其实,说道理很容易,关键是行动。写作就是一个实践功夫,无论你多熟悉方法,不去动手实践它,都等于零。
假如你想在两种手法之间自由切换,那就结合我说的实验一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驾轻就熟,不信,你试试。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26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