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铁涛:邓氏拂痛外洗方-跌打损伤疼痛及肢体痹痛等】

 昊晟堂 2022-07-31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下文尊称邓老)在治病的过程中,既重视内治,又重视外治。他认为,内外都不可偏执,两者之间应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治沉疴。正如清代医学家徐大椿所说:“汤药不足尽病,病各有宜,缺一不可,若其病即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掌握一些简易的外治疗法,不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争取治疗时间,亦适合于急重症之抢救治疗。

邓氏拂痛外洗方为邓老的家传方,也是多年临床中用之有效的经验方。

据邓老秘书陈安琳女士介绍,邓老曾向她回忆此家传方的来历:在解放前,有一次一个粤剧戏班来到邓老的家乡江门开平演出,戏班的文武生演员在演出前两天突患急病,恐无法登台。就在戏班班主束手无策之际,有人向班主推荐了开平当地的名医,邓老的父亲邓梦觉医师,班主听闻后马上去请邓梦觉医师为演员诊治。邓梦觉医师遣方用药,演员药到病除,顺利登台,其精彩的表演赢得村民们的阵阵掌声。班主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就将戏班中一条常用的外洗经验方赠送给邓梦觉医师。此方是班主珍藏的秘方,如果戏班里的武打演员在排练演出武打戏的过程中受伤,就会按此方抓药热洗疗伤,治伤效果很好。邓梦觉医师十分感谢班主赠方,在抄下此方后一直在临床中使用,并作为家传方传与儿子邓铁涛。

邓氏拂痛外洗方

组成:海桐皮12克,细辛3克,祈艾12克,荆芥9克,吴茱萸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川断9克,归尾6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生川乌12克,生姜12克,生葱连须5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30克,米醋30克

将上药用清水煎成2000毫升,分两次,每次用1000毫升,药液不重复使用。对于无开放性伤口,但肢体有明显供血不足的患者可以采用浸洗法,对于有开放性伤口患者可以采用湿敷法

方中以红花、川断、归尾通血气之闭,以川乌、吴茱萸、桂枝、海桐皮、细辛、祈艾、荆芥、羌活、防风、生姜等祛除风湿,兼温通血脉,用大队温经散寒、养血通经之品,配合袪风药,从而达到痛止血行络通的作用。

此方体现了中医传统外治用药的特点,即取猛、生、香药。外治宗师吴师机认为:“假(借)猛药、生药、香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其所,俾令攻决滋助,无不如志,一归于气血流通而病自已。”猛、生药均为气味俱厚之品,如方中猛药为川乌、吴茱萸,生药为葱、艾、细辛,因未经炮制,故能保留较多的有效成分,并对局部穴位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香药即芳香走窜之品,如归尾、红花,此类药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还兼有渗透皮肤的作用。此方特别之处在于风药如荆芥、独活、羌活、防风、海桐皮的轻用,使在血络之邪可借风药托出体外。方中生葱、米酒、米醋辛散酸收、走窜渗透,各种草药的功效借此三味,加强了活血通经的功效,有助于机体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载:“米醋气味苦温,无毒,能消肿痛,散水气,杀血毒,理诸药……散瘀血。”醋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消肿止痛功效。酒,《本草拾遗》:“杀白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胃肠,润皮肤,散冷气。”此方用葱、醋、酒共同作用,辛散酸收,走窜渗透,增强了活血散结通透之功,使上述诸药更好更快地达到病所。

邓老认为此方温行力大,但兼有燥性,内服对本虚之体不利,容易耗阴伤血,且用方太杂,不利于内服。煎水热洗可从肌表直接作用病处,既可直对病所,又与内服药配合,相得益彰。邓老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股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过程中,配合使用此方外洗,屡收效验

邓铁涛验方选介——邓氏拂痛外洗方治疗肢体痹痛

刘成丽 广东新南方中医研究院 2019-03-20 09:25
收录于合集#国医大师邓铁涛验方选介14个

    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操作简便,方法独特,疗效显著,适用面广,安全可靠等特点,倍受历代医家普遍重视而广为采用。《黄帝内经》就已主张外治疗法,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痹不仁肿痛……可烫及火灸刺而去之。”

    邓铁涛教授在治病的过程中,既重视内治,又重视外治。他认为,内外都不可偏执,两者之间应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治沉疴。正如清代医学家徐大椿所说:“汤药不足尽病,病各有宜,缺一不可,若其病即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掌握一些简易的外治疗法,不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争取治疗时间,亦适合于急重症之抢救治疗。

    邓氏拂痛外洗方为邓铁涛教授家传方,也是多年临床中用之有效的经验方,治疗肢节疼痛,风寒湿痹,痛痹以及糖尿病足等效果甚佳。

【药物组成】

海桐皮12克,细辛3克,祈艾12克,荆芥9克,吴茱萸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川断9克,归尾6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生川乌12克,生姜12克,生葱连须5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30克,米醋30克

【操作方法】

    将上方煎成2000毫升,分两次,每次用1000毫升,药液不重复使用。

(1)浸洗法  适用于指无开放性病变,但有明显供血不足者。

    测药液温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钟。水温下降时,可随时加温,使药液保持温度。每天2次。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漫到踝关节或膝关节以上部位。

(2)湿敷法  适用于有开放性伤口需要避开伤口者。

    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趁热摊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另用一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持续淋渍20分钟。

【功效主治】

    本方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功效,主治股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因脉络瘀阻而见肢体痹痛者。

【方解】

    方中红花、川断、归尾以通血气之闭,川乌、吴茱萸、桂枝、海桐皮、细辛、祈艾、荆芥、羌活、防风、生姜等以祛除风湿,兼以温通血脉,用大队温经散寒、养血通经之品,配合袪风药,从而达到痛止血行络通的作用。

    此方体现了中医传统外治用药的特点,即取猛、生、香药,外治宗师吴师机认为:“假(借)猛药、生药、香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其所,俾令攻决滋助,无不如志,一归于气血流通而病自已。”猛、生药均为气味俱厚之品,因未经炮制,故能保留较多的有效成分,并对局部穴位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方中猛药如川乌、吴茱萸,生药如葱、艾、细辛;香药即芳香走窜之品,如归尾、红花,此类药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还兼有皮肤渗透剂作用。此处方特别之处在于轻用了风药如荆芥、独活、羌活、防风、海桐皮,使在血络之邪可借风药托出体外。方中生葱、米酒、米醋作用很重要,其功效为辛散酸收、走窜渗透,方中各种草药的功效借此三味,加强了活血通经的功效,有助于机体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载:“米醋气味苦温,无毒,能消肿痛,散水气,杀血毒,理诸药……散瘀血。”醋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消肿止痛功效。酒,《本草拾遗》:“杀白邪,去恶气,通血脉,厚胃肠,润皮肤,散冷气。”此方用葱、醋、酒共同作用,辛散酸收,走窜渗透,增强了活血散结通透之功,使上述诸药更好更快地达到病所。

【应用心得】

    股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病症运用外洗药熏洗相当重要,邓教授从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中总结出:“运用外洗药熏洗很重要,药能直接作用于病所,而且脉中之血得温熏热洗必加强其运行,有利于瘀阻得化解。”本方热洗或湿敷,使药物从肌表直接作用于病所,既可直达病所,而且脉中之血得温熏热洗必加强其运行,有利于瘀阻的化解。用大队温经化寒、解凝止痛、祛风行血和活血通脉之品,使局部经脉疏通舒畅。外洗药中加入生姜、生葱、酒、醋能加强药力的发挥,再加上与内服药配合,相得益彰,治疗肢节疼痛,风寒湿痹,瘀痹以及糖尿病足等效果甚佳。

    此方温行力大,但兼有燥性,内服对本虚之证容易耗阴伤血,且用方太杂,不宜内服,以免耗伤阴血。

【验案举例】

    曹某,男,50岁,司机,2002年2月初诊。糖尿病2型发现一月,双下肢麻木疼痛一月,每晚痛如火烧,不能入睡,经服曲马多、安定、阿司匹林等都不能止痛,下肢动脉彩超示:双足动脉供血正常。10克尼龙丝检查(+),踝肱血压指数0.9,下肢皮温较身体其它部位低0.1~0.2℃,皮肤无开放性伤口,诊断:糖尿病足0级。经用拂痛外洗方药液浸泡治疗,当晚皮温即恢复正常,疼痛略减轻,可入睡2小时,连续治疗30天,配合中药益气化瘀祛湿之品,疼痛症状消失,行走自如。此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之内,随访两年未复发。


整理丨刘成丽、梁翘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