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五,替罪自尽,庄王善终,清.和硕庄亲王下篇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和硕庄亲王下篇

庄亲王一系经历了允禄,绵课,奕镈三位亲王之后,最终因奕镈的荒唐无度,被道光皇帝削爵坐罪,发配黑龙江,道光三十年(1850)才奉旨释回。他死于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二十九日,终年47岁。和硕庄亲王的爵位由允禄的二子弘普的大宗转换成了八子弘融(弘曧)一系的小宗承袭,继承庄亲王爵位的是弘融长孙、永蕃的长子绵护,又奕字辈传回绵字辈。

小宗一脉的继承关系由康熙皇帝孙,爱新觉罗·胤禄第八子弘曧,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丁巳七月初九日辰时生,母侧福晋张氏,张存仁之女;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袭辅国公,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丙寅十月十三日卯时卒,享年七十岁。

弘曧长子叫爱新觉罗永蕃,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封二等辅国将军,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卒。永蕃的长子就是承袭庄亲王爵位的绵护(護)。

爱新觉罗绵护(護),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五月二十九日生,作为康熙玄孙,庄王小宗的绵护仅仅在乾隆五十四年被封为奉国将军,为清朝宗室爵位的第十三等(含世子长子)。只比最低级宗室奉恩将军高出一阶,相当于武官三品。直到嘉庆十八年,才承袭了辅国公的爵位。

本来想着每年领上五百多两银子和五百多斛禄米简简单单过日子的绵护,怎么也想不到他亲爱的侄子奕镈会被革爵论罪,绵護做梦也不敢触及的大清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王冠会戴砸在他的头上,简直是人生的飞跃。他的职务也是直线上升,道光十八年(1838年)袭庄亲王以后,历任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阅兵大臣,并负责管理健锐营事务。但仅仅当了三年庄亲王的绵护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去世,终年59岁,谥曰勤,是为庄勤亲王,他的二弟绵諽继承了庄亲王爵位。

爱新觉罗·绵諽是永蕃的第二子,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也仅仅授封奉国将军,道光二十二(公元1842年)袭庄亲王,虽然也承袭王位时间不长就去世了,但他有两个比较意思的“事迹”,非常值得书写一番。

第一个是,绵諽的母亲是永蕃的继妻钮钴禄氏,这位钮钴禄氏是大清名将策布坦二女儿,策布坦是一位狠人,当年随大将军阿桂一起在陕甘一带打过仗,立了不少战功,官至延绥镇(今榆林)总兵,授正二品的武官职,但后来因坐失战击,援助不力被革职发配到伊犁,他的大女儿嫁给了肃亲王静敏,这样来说肃亲王静敏成了庄亲王绵諽的“大姨夫”。

策布坦的儿子福克京阿官至西宁办事大臣,管理当地边疆和少数民族事务,他的女儿也就是策布坦的孙女又嫁给了郑亲王端华,梳理关系的话庄亲王绵諽成了郑亲王端华的姨表舅哥,肃王静敏成了郑亲王端华的姨夫。

更加混乱的是福克京阿的儿子穆扬阿(策布坦之孙)的女儿又嫁给庄亲王绵諽的儿子庄亲王奕仁……,晕菜了吧,所以这三家铁帽子王的辈分大家有兴趣自己排吧。但这位做过工部郎中(正五品)和广西右江道的道台(正四品)的穆扬阿,他的另外一位女儿在咸丰二年二月选秀进宫,诏封为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她就是赫赫有名的“东太后”慈安

所以说慈安能被咸丰帝立为皇后除了慈安本人的漂亮聪慧等优点外,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她庞大而深厚的家族宗室关系网,本人冒着大脑宕机的风险为大家梳理一下慈安的家族关系网:

庄亲王绵諽是她舅舅。

庄亲王奕仁为她表哥兼姐夫。

郑亲王端华是她姑父。

肃亲王敬敏为她姑爷爷。

同治的孝哲皇后阿鲁特氏是端华的外孙女,也就是慈安表姐的女儿,是她外甥女,同治帝载淳又是西太后叶赫那拉氏的儿子,所以同治帝也是东太后慈安外甥女婿。

慈安皇太后这背景的确是不得了,功封八大铁帽子她占了三家,她自己和她的表外甥女还成为了大清咸同两代皇帝的正宫皇后,要是论家族出身那真是直接把“胡同大妞儿”出身的西太后慈禧甩出二里地去。

言归正传回到庄亲王绵諽,第二个值得一书的就是他的所负责的朝廷工作,他担任的是宗室右翼近支总族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

清代皇族分为宗室和觉罗两种,就是所说的“黄带子”和“红带子”,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腰间系黄带子,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腰间系红带子,以区别亲疏远近,血脉高低。具体请看之前关于宗室觉罗的问答。

而宗室又分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清代规定,宗室按照旗分成左右翼,各二十族,这些族是以旗分为单位,把本旗的宗室进行“编组”,每个“组”,就是一个“族”每族设族长一名,学长三名。族长要管束本族的宗室,在有需要的时候,为本“族”的宗室作担保人而学长的任务,是辅佐族长,起到“教化”族人的作用。

乾隆年间,又在远支宗室各旗加设了“总族长”,用以稽察本旗宗室,并且兼管本旗族长。之后为了区分了远支宗室和近支宗室,把近支宗室单设立了左翼两族(头族,二族),右翼四族(头族到四族),加设每族族长一名,学长两名。再到乾隆三十三年,又在盛京设立了宗室“族”制。

近支族长一般由亲王大宗担任,爵位从和硕亲王到镇国公都有,比如左翼头族(镶白正蓝)由恩封铁帽子王庆亲王奕劻(庆王大宗,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担任族长。最低的爵位的族长,比如右翼四族(镶蓝) 由镇国公溥堃(淳王大宗,左翼近支镶白旗第二族),担任族长。近支宗室左翼2族,右翼4族,一共6族,共族长6名,学长12名。

清朝中后期远支总族长基本是入八分的高等爵位出任,族长一般也是三品以上的宗室出任(之前无职无权,无法驾驭),稳定了其管理权力,并且可以跨旗出任,清远支宗室在八旗中共有40族,一共有总族长16名,族长40名,学长68名。

庄亲王绵諽出任的就是管理宗室右翼近支的总族长,掌管着右翼近支四族。在宗室贵族中的地位很高,所做工作主要是处理宗室出生报户口,领钱粮,结婚,当差,去世以及诉讼、矛盾、作奸犯科,非法行为等等宗室内部事务,本文因篇幅有限,会在随后的文章中具体介绍这一职位。庄亲王,他曾任右翼近支总族长,道光二十五年(1845)绵護九月十三日去世,享年60岁,谥曰质,是为庄质亲王。

之后庄亲王爵位在绵諽一脉传承,绵諽的长子奕仁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庄亲王,继续担任右翼近支总族长,咸丰九年因病辞去一切管辖,亲王俸禄照旧分发。

奕仁的福晋就是慈安皇后的姐姐钮钴禄氏,奕仁本身身体不好外加得罪不起自己的老婆,索性什么也不管了,庄王府里大小事务全都有钮钴禄福晋做主。庄王福晋倚仗自己是慈安皇太后姐姐的身份,以“近畿一带荒歉”为藉口,把道光十八(1838)庄亲王大宗改小宗时,各族分家析产的条款推翻,从咸丰三年直到同治二年所欠宗族分支载焘等各家分家款白银万余两。

大清到了咸丰,同治之时,国力严重衰退,内忧外患,列强环伺,国库空虚。庄王各本家早已是穷苦不堪,为了生存载焘把这件事直接告到恭亲王奕訢的面前。庄王家的事儿恭亲王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前往调节一下,主持各家协商并定好条款。奕仁也答应按时还款,结果不到一年他又不按约定给宗族还款。同治六年(1867)几乎因穷苦活不下去的载焘等宗族又上告醇亲王,醇亲王不敢怠慢,上奏给两宫皇太后才获最终解决。

这让庄王欠款一事中间的曲折变得很有意思,功封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庄亲王奕仁的老婆(福晋)是东太后慈安的姐姐,而恩封四大铁帽子王(之后)奕譞的老婆(福晋)是西太后慈禧的妹妹,所以庄王欠款这件事载焘上告也算是找对了人。在两宫太后的“周旋之下”,奕仁和载焘各打五十大板,奕仁立即偿还欠款,而载焘等人被“一并斥革”,随被免职回家,但拿到银两后一家老小总算是能继续生活下去,不用再受“冻饿之苦”。他们整理了编了《述恩儆嗣记》记载其事。庄亲王奕仁于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三日病故,终年51岁,朝廷给的谥号为“厚”,是为庄厚亲王。

奕仁第二子爱新觉罗载勋,承袭了父亲的王位,这时大清已经进入了光绪时代,光绪元年(1875年)二十二岁的他承袭庄亲王后,庄亲王一系已经历了十代。

因为光绪皇帝非慈禧亲生,慈禧对光绪一直抱有戒心,尤其是在戊戌变法之中,慈禧得知谭嗣同等人“围园杀后”,企图兵变的计划之后,从此便认定光绪有谋害她之心,把光绪皇帝囚禁起来。慈禧也动过废黜光绪帝心,在宗族之中再另立新君。

她先是散布光绪帝病重的消息,借病做文章,欲置光绪帝于死地,后因英国公使窦纳乐等警告,并派外医入宫诊视,慈禧的阴谋才未能得逞。迫于洋人和朝中荣禄及庆王一班老臣的压力,慈禧未敢轻易动光绪。但慈禧培植的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人,并企图拥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皇太子),并预定于庚子年元旦(1900年1月31日)行让位礼,改元“保庆”。当年载漪在戊戌年间,力挺慈禧,表明忠心。戊戌政变前夕,载漪和庆亲王奕劻赶到颐和园觐见慈禧,哭请慈禧训政,言辞恳切,很让慈禧感动。此举让载漪成为了慈禧心中可以信得过的自家人。

此事公诸世后,慈禧太后命人通知各国公使入宫祝贺,不料各国公使不仅不来祝贺,反而绝不承认新皇帝。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闻知建储之事,立即鼓动上海绅商名流1000余人,于二十六日联合发出保皇通电,恳请光绪帝“力疾临御(带病坚持亲政)”。此后,各地阻止建储的通电、公告如雪片般地飞来。慈禧下令捕捉经元善,而经元善在英国的帮助下逃往香港。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华侨号称10万之众,通电国内,揭露建储阴谋。再加上当时京城盛传外国军舰集结于北洋海面(今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省沿海海面),迫于洋人和朝野的压力慈禧太后及其党羽被迫搁置建储计划。

端王载漪总理各国事务,掌管虎神营,他憎恨洋人的入侵和干涉慈禧的废黜光绪的计划,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大清皇帝,于是与管理宫廷禁军的庄亲王载勋及载濂、载澜等人经常偕私愤羞辱光绪,慈禧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庚子年闹义和团之时,载勋,载漪甚至带领着精选的60多名义和团团员闯进皇宫,以查验洋人为借口企图趁机干掉光绪,光绪帝被吓的体如筛糠,不知所措。慈禧连忙命令荣禄率军拦住载漪等人,告诉他们不可胡来,才保下了光绪的性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浩浩荡荡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四十七岁庄亲王载勋和端郡王载漪认为时机到了,力主借义和团力量打击洋人势力,以达废黜光绪帝的目的。 光绪二十六年初夏,慈禧太后见时局已直接威胁到清王朝政权的稳固,在主战派的支持怂恿下,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支持义和团的诏令,清政府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这种态度直接导致六月初义和团拳勇大量进入北京。后来慈禧更是下令对西方各国宣战。她命令庄亲王载勋与刚毅为统率京津两地义和团的王大臣,准许在庄亲王府设立拳坛,不久载勋又被任命他为京师步军统领,提督九门,悬赏捕杀洋人。

此时在庄王府内,“扶清灭妖”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义和团的各路“神君”纷纷“驾临”,“金木水火土”五色汇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向前来,一时之间,府内变成了各路“神仙”聚会,画符的,吞铁球的,金身不破的,胸口碎大石的各种“才艺展示”和“比武切磋”比那天桥儿还热闹几倍,就差卖春药和大力丸的了。

庄亲王载勋一身大红短衣长裤,身后还披着飘逸的大红斗篷,头戴红色裹头方巾,足蹬黑色长靴,腰夸一把柳叶长刀,在众人簇拥下迈着方步来的台前向大家拱手致敬,这时旁边一身绿衣绿袄披着大绿斗篷,“挂”着三尺长须的“关帝老爷”手拿青龙偃月刀站在载勋之后。大清堂堂的和硕庄亲王回过头来,颔首便拜,不敢仰视,随后敲锣打鼓,鼓炮齐鸣,好生的热闹。

载勋下令,京城内的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开始攻击教堂,在京城外的义和团,在天津,廊坊与联军爆发大规模战斗,并取得“廊坊大捷”等胜利。但慈禧却为了自己留余地,彷徨不决,不肯全力进攻使馆。她多次命令停止进攻使馆,还向使馆送去米、面、蔬菜和西瓜等物资。对使馆的围攻一直持续到北京被联军攻陷,也没能进入使馆。八国联军解围后,法国公使前去西什库教堂看望樊国梁主教,他们“互庆余生,拥抱为礼”。

这也不知道是打的哪门子的仗,在北京的清军和义和团对于据守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的外国军队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慈禧却始终对战与和犹豫不决,最终被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口,三万将士八里台殉国,天津卫失守。慈禧派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等率军在北京东郊与义和团,忠义军等共同抵御联军,结果诸路勤王军又大败,但也给了八国联军以惨重打击。

8月13日,联军进抵北京城下,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总攻,并攻破东直、朝阳、东便、广渠各门进入北京,董福祥的甘军和义和团坚持抵抗,而此时的慈禧见势不妙,遂带领光绪帝、隆裕皇后等与部分王公、太监于15日晨出神武门西逃。联军继续进攻北京,经巷战后于16日攻陷北京。12月10日列强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对北京进行统治。北京失陷也标志义和团运动失败,史称“庚子之乱”,庄亲王府作为义和团的“坛口”,也惨遭八国联军践踏,建筑大部分被焚,府内的拳民,仆役一千七百余人全被烧杀而死,有一队侵略军竟把一群中国居民逼到一个死胡同内,用机关枪扫射, 直到不留一个人为止,被称为“庄王府惨案”。

庄亲王载勋,端王载漪,“大阿哥”溥儁也跟随“两宫”逃往西安。清政府派李鸿章、庆王奕劻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及各国公使议和。联军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严办抗击洋人的罪魁;二是速请“两宫”回京,并拟条约,无奈之下慈禧派肃亲王善耆和庆王等陪同与洋人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请参阅大清十二铁帽王之九,英明半世,复辟梦空--肃(显)亲王系下篇

在荣禄的建议下,慈禧将原推荐义和团的山东巡抚毓贤革职;革去抗击洋人的“神将”庄亲王载勋、怡亲王溥静、贝勒载濂、载滢官职;撤去端王载漪的一切职务,交宗人府议处;将协办大学士刚毅等交都察院议处,以示惩戒(刚毅在赴京途中病故)。但联军认为处罚太轻,要求严惩,甚至以威胁慈禧的生命做要挟。慈禧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发布严厉的惩办罪魁谕旨,以“庇拳启衅”的罪名赐令庄亲王载勋自尽,端王载漪革职为民发配新疆,辅国公载澜(载漪之弟)革职为民发配新疆,山东巡抚毓贤即行正法,已故刚毅追夺原官职,董福祥革职还乡,留太子少保衔。还有不少大臣或令自尽,或被斩首。

当时载勋还不知道自己要被赐死的消息。他被革职后由蒲州府派员管束监禁居住,宣读谕旨的行刑官兼钦差葛宝华受命后赶到了蒲州行台时,门外放炮迎接。钦差的到来使载勋警觉起来,连忙问是不是关于自己的事情,差役回答钦差只是从此路过歇歇脚而已。载勋在见到葛宝华后还详细询问慈禧行在的各种情形,葛宝华也没有过多的回答,只是应付性的支应了几句。

葛宝华起身背着手,一边与载勋闲聊。一边环视软禁载勋的屋子,发现屋后不远有一座荒废的古庙,十分荒凉。他于是下令左右突然将载勋锁拿,把他押到古庙之内才从怀中掏出谕旨命载勋自尽。载勋领旨之后平淡的苦笑一声说到;“不就是自尽吗?我早知道有会有这么一天,只是老佛爷的命也长不了!只求钦差一事,让我与家人作别。”葛宝华背过身去点了点头。等到载勋的儿子和妻妾都已来到,他对儿子说:“你们一定要为国尽力,不要将祖宗的江山送给洋人!”他的儿子痛哭颤抖不能回答,妻妾听到这个消息后痛哭昏厥,载勋茫然的看着这一切,问葛宝华:“死所何处?”葛宝华曰:“请王爷入此房内。”庄亲王载勋把发辫一盘,进屋一看白绫早已高悬,掉头对葛宝华说:“钦差办事真周到,爽快!爽快!”遂悬帛于颈,一刻不到,即已气绝。

这一年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和硕庄亲王载勋自尽,他还有一件比较有名的的事就是曾邀请八卦掌大师,“铁掌”萧海波入府担任教习,萧海波和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大师同为武术宗师,董大师避祸去了肃王府,萧海波则被载勋请到了庄王府。

庄亲王载勋被赐死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其弟(奕仁四子)载功承袭庄亲王。他哥哥的死让载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慈禧与光绪逝世后,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溥仪退位,大清王朝轰然倒塌。载功财源断绝后,把庄亲王府以二十万元价格卖掉,买方是北洋江西督军李纯之弟李馨(字桂山),他们是听说豫亲王府挖出金窖才买的。李家将庄亲王府地上建筑全部拆除,结果王府建筑惨遭毁坏,挖地三尺却毫无收获,便把拆下的砖瓦木料编好号后,运输到天津建了李氏祠堂(今南开文化宫)。李纯将土地以五万元价格卖给了中孚银行,中孚银行又转手卖给辅仁女校。载功随后在民国四年去世,随大清去了,溥仪赐谥号为“恭”。

但溥仪小朝廷依然享受民国的皇室优待条例,庄亲王的爵位由其长子溥绪继承,爱新觉罗·溥绪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字菊隐,号清逸居士,溥绪袭爵之时,满清已经灭亡了两年,溥仪尚且自顾不暇,朝廷那里还有俸禄给这些宗室勋贵呢。

溥绪也和其他的宗室一样,靠卖祖业产维持生计,马马虎虎的过日子。溥绪继承了老祖允禄的音乐基因,对音乐事业及其爱好,但他不是喜欢弹琴写谱,而是对京剧无比痴迷。

溥绪酷嗜京剧,他不光娱乐票戏,还亲自登台演出,文武生戏唱的最好,唱念做打样样精通,会的戏非常多,对梨园行的规矩典故,历史文化也是非常熟悉,他还大量收藏南府、升平署剧本档案和梨园耆旧抄本,还自己编纂了不少的戏本,比如著名的《旗装戏考》等书。

但好景不长,庄王府的银两只出不进,一大家子人最终坐吃山空,陆续卖掉家中的古玩字画、田地后,甚至把祖坟上种植的松柏树木也卖了换钱。最后山穷水尽的溥绪只能为名伶编纂剧本以贴补家用。人生的大起大落让他对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有着特殊的敏感体会。凭借较高的文艺素养和对京剧艺术的熟谙,溥绪先后创作改编了数十出京剧剧本,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3年5月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有一子二孙,而大清和硕庄亲王的爵位至此也告终结,随风而去了。

和硕庄亲王承袭顺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九代十二王)

硕塞:太宗第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瑺: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擭: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擭弟,和硕庄质亲王

奕仁:绵子,和硕庄厚亲王

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恭亲王

溥绪:载功长子,末世和硕庄亲王

另有永瑺之父弘普被追封为庄亲王。

和硕庄亲王庄亲王府所在地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所建的永昌寺。后来,永昌寺改名为太平仓。进入清代以后,太平仓成为承泽亲王府。承泽亲王硕塞(1628-1654年)为皇太极第五子,顺治元年十月封承泽郡王,八年二月以军功懋着晋亲王,十一年十二月初五逝世,年仅二十七岁。其长子博果铎承袭爵位,改号庄亲王。从这时起,承泽亲王府遂改称庄亲王府。

庄亲王府中路建筑物与其他各亲王府相同,外有宫门五开间,宫门内有东西配殿各五间,银安殿七间,建在月台之上。银安殿后是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后罩房九间。庄亲王府东路偏北是庄亲王府的祠堂,王府西路是府中的花园部分。如今,庄亲王府的位置已是楼房林立,仅有新疆土尔扈特郡王帕勒塔的小楼硕果仅存。

天津庄王府:位于天津南开区的“庄王府”并非天津土生土长的建筑。1914年,江苏督军李纯在北京西直门外以20万元购得前清庄亲王府,拆下建筑部件、材料运抵天津,历时十年建成仿古建筑。不过最初建造的目的却是李府的家庙,人称李纯祠堂。李纯在1920年暴死,工程却没有停下,其建筑结构与当年的王府建筑一模一样,故有庄王府之称。李纯祠堂的建筑格局,基本保持了庄王府的原貌,北京的王府能够完好保存至今的已不多,而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外地的,在全国来说也是仅此一座。府邸古建筑群气势宏伟,巍峨壮观,宛若帝王行宫一般,素有“天津小故宫”之美誉。

庄王一系在北京的坟地均集中在房山磁家务,磁家务风水极佳,可说是“遍山龙脉,遍地金井”。具体划分为前陵(葬硕塞)、后陵(葬博果铎)、西陵(葬允禄)、小西衙门(葬弘普、永瑺、绵课)、小新陵(葬绵護,绵諽,奕仁)、松树圈(葬奕镈,载功)、姑娘坟(不明)、大立峪(葬载勋)八处园寝。原有九代12位亲王下葬于此。现仅存后陵庄靖亲王果铎墓前的牌坊。据史书记载,和硕承泽亲王葬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三合土宝顶下砌两层大理石高台,前有碑石和供桌。石牌楼设在墓前。和硕庄慎亲王葬于乾隆年间,有两个宝顶,一个用三合土夯实,一个用砖砌筑。两个宝顶前各树一碑。和硕庄襄亲王葬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三合土宝顶下用大理石筑座,高4米,直径6米。墓前有螭首龟趺碑。庄亲王墓石牌楼是四柱三门形式。通天柱为方形,高7.5米,宽0.48米,柱顶上雕刻着望天吼,柱脚两侧有抱鼓石,共8对。牌楼通面宽为9.8米,中门宽3.2米,两侧门宽为2.8米。梁、枋上浮雕海水江崖,祥云图饰。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庄亲王墓诸园寝由于多散于山野,年久而失修,再加上后人的拆卖,几乎尽数倾毁,而唯后陵庄靖亲王博果铎墓地之火焰牌坊尚存。

清朝功封八大铁帽子庄王府全盛之时,土地,银两何其巨大,难以想象。民国初年,庄亲王府长史桂斌,开列了一张各地庄园数字的清单,注明了庄王府开列的土地数目,在河北省的二十二个州县中,庄王府有地七万八千余亩,在张家口、承德等处有地四千余亩,在独石口有地七万一千余亩,在山西省有马厂地三十二万四千余亩,在辽宁九个县有地七万余亩,共有地五十五万余亩。以光绪十三年的情况来看,全国民赋田是九百一十一万九千余顷,而庄亲王一府,就占地五千多顷。而庄亲王在八大功封铁帽子王中,所处的地位还远远不如其他的功封世袭罔替诸王,可以想象当时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赫赫王威和强大实力!

清初功封八大铁帽子王咱们介绍到这里就全部完结了。下一篇开始,咱们再来看一看清朝恩封的四位铁帽子亲王的情况,感谢大家都阅读,欢迎大家关注!

参考资料:

《清实录》

《清宗室系列》

《清史稿》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