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亲王的尊贵身份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皇子二十六人,其中长子朱标被册立为皇太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出生逾月即夭折,未来得及受封。其余二十四子,均被册封为亲王,绝大部分在洪武、永乐年间先后出镇藩地,为王室屏藩,除了享受丰厚的俸禄,也享受着极高的政治待遇。

朝廷大臣奉使到王府或因事经过亲王封地,必须拜见亲王,并行四拜礼,无论官职大小,即使是三公,大将军这样的国柱之臣也必须向亲王行四拜礼,亲王安坐受礼。如果官员或使臣经过亲王封国故意绕路或有意躲避,胆敢不朝见亲王的官员统统斩杀。

关于四拜礼到底是什么样的礼节,根明代《童子礼》记叙:“凡下拜之法。 一揖少退。 再一揖。 即俯伏。以两手齐按地。 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顿首至地。 即起。 先起右足。 以双手齐按膝上。 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后拜。其仪度以详缓为敬。 不可急迫。”行四拜礼时每一拜均要起身行揖礼,再下拜,根据明末清初理学家记载,女子在行四拜礼时一般不起身,俯伏一次,连续四拜再起身。

明建国之初的一段时间,封蕃建国的亲王在王国内也要“上朝”。每天王府的官属们也要例行朝会,平日常朝文在东武在西,分东西两班而立。在朔望之日,王国的军事守御,卫所漕运等官员及府州县等官员要到王城朝见亲王,各自按照品级,依文武东西列班行叩头礼。 礼毕后,四品以上及长史,纪善(王府讲授官)升阶上殿。五品以下在丹墀(大殿丹陛台基之间)东西两班朝北依次站立。如果是因为亲王有事召见的,可以马上朝见亲王,不以朔望之日为限制。王府凡有辞见(京官或外任官员,不与属官同列的)的官员,每日早晩觐见亲王需要引见。王府的官属与朝廷的官员会见需要依照各自的品级,如果朝官与属官品级相同,那么王国的属官坐次和班次低于朝廷命官。

明成化三年,再次续定,凡是京官公差出使,路上经过亲王封国,需要到王府拜见亲王。如果是遇上朔望之日,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官要到王府觐见亲王。在王国封地内因朝廷公差出使的官员也要在这一天前往王府随班行礼。若是进表,祭祀,这些为礼仪之事出使公差官员不必前往王府行礼。

亲王封国就蕃所过州县文武官必须迎接,着便服向亲王行四拜礼。沿途所经神祀庙宇,近的无论大小都需要亲祭,距离远的需要遥祭。并先派遣奉祀官员清扫社稷,山川坛,以及旗纛庙并准备好祭品。亲王快要到达封国前三日,亲王致斋。到达王城外时,本处文武官率乡绅及德高望重的老人(耆老)出城迎接,不必行礼。引导亲王前往王城的社稷坛,山川坛祭祀。各官及耆老同陪祭,礼毕后拥送亲王到王宫正殿升座,文武众臣等行拜见亲王的王国贺礼。

如果要是亲王或世子出行或守其国或在京城,朝廷要宣召亲王要差遣礼部官员或驸马,内官赍持御宝文书并持金符前往王府或王城,才允许亲王进京朝见。但是如果亲王遣使到朝廷,不须经由各衙门,直接到达御前禀奏皇帝,敢有阻当者即是奸臣!亲王使臣到达禁城的午门,军官,宦官必须火速奏闻圣上,若不奏闻即系奸臣同党皆斩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