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四大恩封铁帽子王在晚清时代地位高低的对比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清朝建立后,一共恩封了四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和硕亲王,分别是和硕怡亲王胤祥,和硕恭亲王奕訢,和硕醇亲王奕譞,和硕庆亲王奕劻。这四家恩封的铁帽子王爵和清朝初期战功赫赫的八大铁帽子王想比,他们授封时所处的时代承平已久,功绩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对王朝的“政治价值”上。在清朝二百多年的统治岁月里,皇族宗室逐渐多如牛毛的情况下,能被封为铁帽子王成了宗室贵胄追求的最高理想和追求目标,而清朝从始至终才仅仅恩封了四位世袭罔替的王爵,也更加可以体现出恩封铁帽子王的稀缺性和珍贵性,本文以清朝四位恩封铁帽子王全部册封完毕,晚清时代的政治地位和朝堂班次做个对比,以及首封王的介绍和功绩进行阐述。

第一名

和硕恭亲王

恭亲王奕訢

首封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奕訢是道光皇帝六子。深受宣宗皇帝喜爱,文能题诗作赋,武能策马张弓,自创刀法二十八式,道光钦赐白虹宝刀。道光帝的皇位继承人选上奕訢是皇四子奕詝的有力竞争者,其文治武功皆在奕詝之上,年龄仅相差一岁。

但奕訢有两点“致命伤”不如奕詝。

第一,爱新觉罗奕詝的生母是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全成皇后(全贵妃晋封),所以奕詝是嫡子。而奕訢的生母是孝敬皇后(静贵妃),但这个“皇后”称号是咸丰帝继位后,于咸丰五年念及康慈皇贵太妃(静贵妃)的养育之恩追尊的,不系宣宗谥(成皇帝),不祔庙。

第二,奕詝性格内向沉稳,甚至有点不善言辞,在其师傅杜受田的教导下,稳定输出,被后世称为“以孝藏拙”。反观奕訢,性格外向豪爽,锋芒太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不拘小节,这种性格使他敢于配合慈安慈禧两宫发动辛酉政变,而却又在后来发展洋务运动,维护爱新觉罗皇权时毫无顾忌,被他小嫂子慈禧整的死去活来的原因。

皇四子奕詝被道光皇帝立为储君,并写在了秘密立储的诏书上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后,咸丰帝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继承帝位的皇帝。而恭亲王奕訢也被破天荒的写入了秘密立储诏书,加封为恭亲王。在传位诏书中写进一帝一王,而且还特旨册封亲王,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恭亲王奕訢,赏赐头戴红绒结顶朝冠,身穿黄金龙纹朝服,免寻常叩拜,食亲王双俸。同治九年,恭亲王系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二位世袭罔替的亲王。这种超豪华的配置使得奕訢在清末朝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度使皇权,后权,王权并立,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甚至差点改变了清王朝的命运,但最终还是功亏于溃,抱恨而亡,去世后恭亲王奕訢配享太庙。

恭亲王系被封入正蓝旗,属于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恩封王的旗份不多,因为到了清朝晚期大量的宗室早把旗份儿(佐领人丁)瓜分的得所剩无几,但恭亲王却被封赏了广大的旗地和庄园,旗权虽然不重,赏赐却很多,体现了恩封王旗权淡化,恩赏极多的这一特点。

第二名

和硕醇亲王

醇亲王奕譞

首封王道光皇帝第七子和硕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道光三十年,封醇郡王,准用红绒结顶,金黄袍色。咸丰十一年七月,赐常朝免叩,补领侍卫内大臣。同治十一年,加封为和硕醇亲王。

奕譞的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进宫时身份极低,仅封为常在。后连生皇七子奕譞,皇九女寿庄公主,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地位也是坐火箭般的上升,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册封为琳贵妃,所以奕譞并不是嫡出。但此刻他还不知道,他虽然出身不如奕詝和奕訢,但他的孙子,孙子都将成为清朝的皇帝。

醇亲王是光绪帝的生父,宣统的祖父

奕譞的重大“功绩”有三,第一是配合恭亲王奕訢助慈禧成功的发动辛酉政变,自此被慈禧重用。第二是接替被罢黜的恭亲王奕訢领衔军机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重修清漪园(颐和园)。第三是总理节制沿海水师,管理海军衙门,建设三洋水师,成为李鸿章名义上的总管上司。

醇王视察北洋,李鸿章嘱咐李莲英照顾好醇王

当然作为晚清的主宰慈禧皇太后的亲妹夫,他最尊贵的身份是他的长子爱新觉罗载湉成为了嗣承文宗大统的光绪皇帝。醇亲王恩封世袭罔替,赏亲王双俸,赐杏黄轿。奕譞死后,他获得了“皇帝本生考”尊号,并以皇帝之礼下葬西山香水院,园寝碑楼覆黄色琉璃瓦。他的孙子溥仪继位后(庶出五子摄政醇亲王载沣之子)加尊“皇帝本生考祖”的尊号。

醇王园寝覆代表皇帝的黄色琉璃瓦

醇亲王家族属八旗左翼镶白旗第一族,和其他的恩封王一样,基本没有旗权和旗份儿。但醇王系的政治权利和家族地位在晚清排在诸王之上,两代醇亲王之子都是皇帝,载沣亦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二个摄政王(另一个是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其弟载涛为禁卫军大臣,军咨处事务大臣,载洵为为海军部大臣,可谓清末诸王中最为权重的王族。

第三名

和硕庆亲王:首封王和硕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

中兴王:和硕庆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kuāng ],虽然也是奕字辈的,但和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的尾字不同,虽是近支宗室,但已经是远房叔伯,如果要论庆王和恭王,醇王的关系,他们都有一位共同的高祖父(太爷)乾隆皇帝,而庆王奕劻的高祖母(太奶)就是著名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

庆亲王奕劻

奕劻的祖父是高宗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永璘和嘉庆皇帝(皇十五子颙琰,永琰)同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所生,性格有点像他的五叔和亲王弘昼,放荡不羁,任性而为。乾隆初封多罗贝勒,嘉庆继位后晋郡王,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初由庆郡王刚刚晋封和硕庆亲王,仅数天之后就病逝了。

庆亲王爵位并非初封就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而是爵位递降。永璘去世后,庆王爵位由永璘大宗第三子绵慜承袭,降为多罗庆郡王。绵慜去世后由继子奕綵(乾隆的第八子仪慎亲王永璇的第一子仪顺郡王绵志的第五子)承袭,道光十七年袭封多罗庆郡王,奕綵因服中纳妾问罪革爵,被解除继子关系,庆王系大宗停封。

庆王系到由大宗传承转变为小宗传承,传承关系为永璘的第五子绵悌,绵悌因是亲王庶福晋所生,所以初封仅仅为三等镇国将军,通过努力,考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后晋封为不入八分镇国公,后坐罪降爵又降回三等镇国将军,绵悌之后的传承人就是奕劻。奕劻的生父是永璘的庶六子绵性,作为长子的奕劻十二岁时就被过继给了绵悌,而他的生父绵性又因行贿以图王爵被论罪发配。

身为绵悌继子的奕劻,承袭的爵位再降一级,已经是宗室爵位等级倒数第二位的辅国将军了,咸丰元年,庆王府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当年永璘不要皇位也要得到那座由豪华的和珅府改造的庆王府,最终被内务府从奕劻手中收走,并赐予了恭亲王奕訢,就是北京现在保存最为完好,修复最为规整的恭亲王府。

穷苦潦倒的奕劻在咸丰元年迎来了转机,作为庆王系传承者,奕劻被加封为贝子,他家和慈禧的弟弟桂祥家住邻居,经常帮懿贵妃(慈禧)和桂祥间传递家书,随着慈禧的地位的上升,忠实听话的奕劻也逐步受到重用。除了书法水平高和贪财外,奕劻的最大“优点”就是没有主见,一切按慈禧意愿行事。光绪二十年六月,奕劻由多罗庆郡王晋封和硕庆亲王。光绪二十九年,授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财政处、练兵处。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特命以和硕亲王世袭罔替。庆亲王系成为了清朝历史上被册封的最后一位世袭罔替铁帽子王,也是恩封诸王中唯一一位首封王不是铁帽子的世袭罔替亲王。

庆王为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与圣祖脉下直王府、慎王府,仁宗脉下惠王府以及宣宗脉下恭王府同族。庆亲王的旗权和旗份为零,但在慈禧默认下,他卖官鬻爵,贪污受贿的银两也让他富可敌国。但庆王因为“忠心事主”,还是被慈禧所倚重,成为清朝晚期除恭亲王外,权利最高的亲王之一。

第四名

和硕怡亲王

怡亲王胤祥

首封亲王和硕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圣祖康熙皇帝庶十三子。胤祥的母亲章佳氏的出身极其低微,是镶黄旗的一名包衣(奴籍)。为康熙皇帝生了三个孩子,身份却依然非常尴尬,仅仅是个庶妃,没有得到正式的册封。胤祥虽然出生不好,但安静亲和,深得父皇康熙怜爱,他努力好学,勤练骑射,六岁开蒙读书,学习满汉文化与儒家经典,并练习书法绘画,颇有成就。康熙三十八年,他的母亲章佳氏一病不起,很快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年仅十四的胤祥。生母去世后,胤祥被四阿哥胤禛的生母善良的德妃乌雅氏代为收养。

在乌雅氏的抚养下,胤祥和比他大八岁的四哥胤禛越走越近,两人无话不说,感情深厚。白天读书练剑,晚上促膝长谈。两人形影不离,不在一起的时候,兄弟之间则信函往来,诗句相赠。胤祥对四哥雍正没有任何的信任成本,兄弟二人联手同心,毫无间隙,这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也使得雍正帝继位后,胤祥能成为了大清第一位恩封铁帽子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胤祥十分孝顺,而且是恭敬至孝。胤祥小时候和诸位兄长进宫拜见康熙,为了记住难得一见的父皇,他趴在大殿的地上仔细地闻康熙的脚印。他的文化水平也非常高。才华横溢,诗文书画俱佳,康熙也对胤祥所写的对联连连夸奖,赞不绝口。胤祥自幼习武,武艺高强,骑射技术尤其精湛,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在一次狩猎中,林中突然显现一只斑斓猛虎,随行人畜大惊,胤祥拔出腰间马刀向前刺杀,在场众人无不佩服他的勇敢。

但很可惜这样人品厚重,文武全才的胤祥并没有被康熙皇帝器重,康熙的两次大封诸子爵位时,都没有册封23岁的十三子胤祥爵位(15岁请封),直到康熙皇帝去世,十三阿哥依然是皇阿哥,没有宗室爵位,这主要是受到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一案的波及,在宗人府被一直囚禁。从康熙四十七年被囚禁后到康熙六十一年间胤祥突然出现前,关于他的记录很少。只是在康熙五十年皇三子诚亲王胤祉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胤祥得鹤膝风(风湿引起的骨结核),痛痒难忍,胤祥抓挠的时候把毒瘤弄破了,毒水流到皮肤上起了白疱,并反复流脓直至化为毒疮。雍亲王胤禛四处找药,并交代总督鄂尔泰“若知有精于医理之人,可资送来京,以为调摄颐养之助”。

胤祥被圈禁除了与废太子事件有关,也与胤禛也有关系,很可能是胤祥替雍亲王胤禛扛下了所有的污点和把柄。雍正继位的第二天,胤祥即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并任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亲王分府赐给钱粮23万两,可支用官物6年,胤祥坚辞不受。雍正再三宣谕后,胤祥只收下13万两。胤祥生母章佳氏被尊为皇考敬敏贵妃,而且附葬景陵的地宫,开大清朝皇贵妃袝葬帝陵的先例,胤祥也胤字也可不避忌讳,继续使用。

胤祥韬光养晦,低调做人,不贪功恋赏,胤祥作为雍正朝的“二把手”,几乎总揽朝廷各项事务,主持彻查追缴钱粮亏空,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而且还要审断案件,代行祭祀,负责宫室营建,陵墓选址,水利灌溉工程,朝廷政务旗务,落实雍正的旨意。另外他直言敢谏,使雍正皇帝避免了政策上的失误,同时又谨小慎微,功劳能让就让赏赐能推就推。作为国家的”二把手”却严于律己,力求节俭。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敬畏谦虚。雍正皇帝钦赐胤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金匾悬于怡亲王府银安殿,以表其功。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初八,因劳累患病的怡亲王胤祥还在处理北运河青龙湾修筑减水坝的工程,后卧床不起,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胤祥终因医治无效病故,年仅四十五(未满)岁。雍正帝无比悲痛,辍朝三日,素服三日,评价胤祥是“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胤祥配享太庙,谥曰“贤”,是为和硕怡贤亲王,世袭罔替,成为清朝第一家恩封铁帽子王,雍正十二年,在盛京建怡贤亲王祠,祭祀胤祥,在清朝四位恩封铁帽子王中只有奕訢和胤祥配享太庙,而供享贤王祠的只有胤祥一人。

那为什么恩封第一铁帽子王的怡亲王系,反而会在晚清排在恭,醇,庆三王之后呢,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五代和硕怡亲王载垣被咸丰帝任命为八大顾命大臣,在与慈安,慈禧和恭亲王,醇亲王的较量中彻底失败,革爵赐死。第八代怡王溥静,支持义和团运动“剿夷”,庚子之变时,怡亲王府被烧,被惧怕的慈禧以“纵庇拳匪启衅”之罪,革爵论罪,交宗人府圈禁,二代亲王的革爵圈禁,使得恩封第一王的地位直转而下,班次排在世袭罔替亲王末席。

怡亲王的旗籍属于八旗左翼正蓝旗近支,作为首个恩封的铁帽子王,在清朝中期资源比较丰富的时期再加上雍正帝的宠信,怡亲王在正蓝旗的旗份(佐领数)远超一般亲王,但在道光朝时由于宗室繁衍的增加,八旗的资源分配的也就愈发得稀少,而恩封王的地位也远在功封王之下,怡亲王的旗份儿也逐渐的被剥离给其他的宗室,各种雍乾嘉时代的恩赐也被取消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您的关注。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