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全福去世前的神奇:侯宝林称他为活菩萨

 坏人彭 2022-07-31 发布于北京

白全福先生是郭德纲的师爷,据郭德纲回忆,白全福先生去世前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1993年的一天,白师爷早上起床后非要洗澡,师奶奶没办法,只好在屋中坐水给师爷洗澡。洗完澡后,白师爷换上衣服,并绑上腿带,自语道:“这就行了我。”

老爷子又吩咐人去买肉、鱼、酱油等物,众人不解,白师爷笑道:“有用。”下午,师爷独坐屋中,突然,无风门自开,师爷笑着点点头。当天晚上,老姑(白师爷的女儿)做的馅饼,师爷吃了不少,吃得挺高兴,吃完后又说又唱。

临睡前,师爷问大叔(白师爷的大儿子):“我今天不吃药行吗?”大叔说:“行。”深夜,师爷醒来:“我肚子疼,要解手。”大叔忙起身,告诉:“别出去了,在屋里解吧。”

待扶师爷下床,人已辞世。

难道说,老人去世前已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文章图片1

次日,白师爷辞世的消息轰动天津的相声界。

从那天开始一直到火化,天一直是阴的,不时飘着小雨,人们说天哭了。白师爷家住百货大楼旁的一个杂院内,两间南房。办事的这几天,来的人多,人们吃的东西都是师爷生前买的,师奶奶说他知道自己要走,屋中寂静片刻后便哭成一团。

吊孝的人们陆续来了,最早的是张志宽,手拿一个黑皮包,进门后将皮包扔在床上,便跪扑在师奶奶怀中。于宝林、冯宝华两位来了,坐在床前安慰师奶奶,随后是刘俊杰、谢天顺,二位一身黑风衣,进门跪哭。杨少华先生来了,一进门就扑到灵前,痛哭嚎啕泪如雨下:“谁也别拦着我!我得哭透了!”
火化是在天津北仓火化场,北京来了高英培、常宝华、于连仲诸位,告别室内大批的相声演员分排而立,当念悼词时,在场的所有人全哭了。

白先生是相声界的“大捧哏”,当时天津市曲艺团有三位捧哏的老先生:赵佩如、朱相臣、白全福,老人家不仅活好,最主要是人好!相声界有不少人爱议论他人是非,惟独没人说白师爷的不字,可见一斑。连当年侯师爷到天津,也说道:“这是相声界的活菩萨!”

想当初,常连安先生亲将白全福请到天津,为三子常宝霆捧哏,常、白两位先生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他们以火爆形成了这对相声的特色。

文章图片2

相声圈里有过很多知名相声搭档,一般地说,相声搭档之间,有交情的不一定有买卖,有买卖的不一定有交情。常宝霆、白全福的合作长达四十余年,成为相声界无人不晓的“常白”组合。80年代,常宝霆白全福的《道德法庭》《诸葛亮遇险》等相声,是电台播出率最高的。常、白的《打砂锅》也是越听越有味,还有白老的《吃月饼》,真是最好的版本了。

王文玉先生在白老八十六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座谈会上说:“那时,常、白的相声以火爆著称,可以说那是碰上死、挨上亡。”这句话虽有些夸张,但这也说明那个时代常、白相声的火爆。

举个例子,常、白二位演出的相声《大审》,常先生一句“带白全福!”白先生一个趔趄,一只鞋从身后飞起,他又接住了从空中落下的那只鞋!当时,全场都笑炸了窝!

文章图片3

有人曾向白先生问起这个绝活儿,白先生说:原来是鞋不跟脚儿,鞋掉了,这在台上本是个失误,我说了句,我的鞋哪?竟成了一个包袱儿,就把这个失误给遮过去了,这就叫补漏儿。

让人钦佩的是:人家白先生打这以后,练就了这个绝活儿。从此,这个绝活儿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了'一只飞鞋’的典故。

常、白的相声除了火爆,那种严谨和默契的配合真是让人佩服,晚年的白全福先生耳聋,却能跟着老搭档常宝霆先生一起说相声,他只要看对方的口型,就能知道自己下一句该说什么,而那语调语气的处理功夫更是完美,捧出来滴水不漏,现在有几个演员还能做到这样?

白先生的舞台演出非常认真,每次下台后都是满脸汗水,徒弟们问他累不累?白先生说,“这是上台呀,上台演出可不能惜力,咱在台上只要对得起观众,观众就准对得起咱,场场都得'卯’上,只要咱对观众负责任,人家绝不亏待咱,上台先要有个精气神儿,叫观众一看咱是直功直令,拿着演出真当事儿干才成。”
白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没有观众,就没有咱,咱的饭是人家给的,观众永远比咱大得多。

白先生,可谓是没有称号的德艺双馨艺术家!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