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235、鲁肃是一位与诸葛亮媲美的谋略家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忠厚老实、迟钝迂腐的人物,以反衬诸葛亮的聪明智慧。其实,在历史上,鲁肃并不是这个样子。鲁肃胸怀大局,站得高,看得远,智谋超群,是一位可以与诸葛亮媲美的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和外交家。

《三国志》记载,鲁肃,字子敬,是安徽定远人。鲁肃出生于豪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把他抚养成人。鲁肃长大以后,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欢读书、骑马射箭和交结朋友。

鲁肃家里很富,土地房产很多。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鲁肃认为,在乱世之中,财产难以保全,于是,在许多人趁价格低购买土地房产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出售家产,把换来的钱财,用以救济穷人、结交豪杰,因此,鲁肃在家乡一带深得人心。

周瑜在征战江东的时候,请求鲁肃提供粮食帮助。鲁肃家里有两座粮仓,每仓都装有三千斛之多,鲁肃慷慨地拿出了整整一仓粮食,送给了周瑜。周瑜觉得鲁肃不是平凡之辈,用心与他结交,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

袁术听说了鲁肃的大名,想请他去做官。鲁肃觉得,袁术法度废弛,赏罚不明,难成大事,于是婉言谢绝。后来,周瑜辅佐孙权,劝鲁肃来江东,鲁肃欣然同意了。

孙权与鲁肃交谈以后,觉得他见识不凡,与众不同,便与他单独商议大事。鲁肃分析了天下大势,认为汉朝气数已尽,汉室不可能复兴;天下大乱,豪杰四起,正是英雄大显身手、创业称帝的好时机;江东地险民富,可以做为基业,对外扩张,建立帝号。

鲁肃为孙权谋划了“二分天下”的宏伟蓝图。鲁肃说,曹操灭了袁绍,占据北方,势力强盛,不能与他争锋;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暗弱无能,可以图之。鲁肃建议先向西吞并荆州,然后继续西征,夺取益州,占据江南地区,二分天下,建立帝号,再进一步统一全国。

“鲁肃蓝图”确实高瞻远瞩,谋略宏大,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可比“隆中对”要早二十多年呢。诸葛亮被称为旷世奇才,鲁肃起码也算得上旷世良才。

“鲁肃蓝图”正对了孙权的心思,孙权大为高兴,从此把鲁肃作为他的主要谋士,倍加信任,并称他为“邓禹”。后来。孙权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鲁肃蓝图”来进行的,只不过没有料到刘备势力迅速崛起,“二分天下”变成了“三分天下”。

鲁肃在抗拒曹操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曹军南下,兵指江东,摆在东吴面前有三条路:一是投降,那是孙权极不甘心的;二是独自对抗,但从实力上很难与曹操抗衡;三是联合刘备,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鲁肃是坚定的“联刘派”,是孙刘联盟的主要策划者和具体实施者。为此,鲁肃不惜冒着危险,东奔西走,多方撮合,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同时,鲁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力劝孙权,终于使孙权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

对鲁肃在抗曹中的作用,孙权心里十分清楚。所以,在赤壁大捷之后,孙权带领群下,以隆重的礼节欢迎鲁肃,自己还亲自为鲁肃扶鞍下马。孙权笑着对鲁肃说:“子敬,这样欢迎您,您感到荣耀了吧?”

鲁肃却一本正经地说:“这还不够。”众人听了,十分惊讶。鲁肃很认真地说:“我希望您能够统一天下,成就帝王大业。到那时,您再用装有软轮的车子来接我,我才真正感到荣耀啊!”孙权一听,鼓掌大笑。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趁机崛起,周瑜等人主张遏制刘备势力,甚至想要吞并他。只有鲁肃,谋略深远,知道孙刘联盟的重要性,极力维护孙刘关系。鲁肃还劝孙权把江陵借给刘备,孙权本不想借,但出于对鲁肃的信任,勉强同意了。

当时,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正在写字,惊得把手中的笔都掉在了地上。曹操知道,这样一来,孙刘联盟就更加密切了,对他十分不利。

鲁肃不仅谋略过人,还善于治军。鲁肃接替周瑜职务时,同时接管了周瑜亲自统领的四千士兵。鲁肃上任以后,整顿军纪,奖惩分明,招揽猛士,善待士兵,部队很快扩充到一万多人,而且军列严整,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鲁肃主张联合刘备,但并不是一味迁就,有时也需要来点硬的。刘备谋取益州以后,拒不归还江陵,鲁肃也很生气。孙权调集大军,想要武力夺取荆州。鲁肃率一万精兵,在益阳与关羽对峙。

鲁肃邀请关羽单刀赴会,进行会谈。在会谈时,鲁肃义正辞严地说:“当初,你们远道而来,打了败仗,无容身之处,是东吴收留了你们,才得以存身。东吴又借给你们土地,你们才能够向西发展。如今,你们得了益州大片土地,却不归还江陵,是不是太不仁义了?”鲁肃说的是实情,关羽无言以对。

这时,关羽的一个部下,蛮横地说:“土地这个东西,谁占了就是谁的,哪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在三国那个混乱的年代,确实是这样,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原本荆州是刘表的,益州是刘璋的,不是都被人夺去了吗?可是,这话有点不讲道理,是不能摆到桌面上说的。于是,关羽假装发怒,喝斥部下,借机起身走了。

就在孙权与刘备兵戎相见的时候,曹操攻打汉中,威胁到益州。刘备不得已,与孙权谈判讲和。鲁肃充分发挥外交家的才能,让东吴得到了最大利益。刘备失去了湘水以东的土地,才换取了暂时的和平。

公元217年,鲁肃不幸病逝,终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鲁肃举办丧事,诸葛亮也前去吊唁。

诸葛亮与鲁肃的关系一直很好,因为他俩都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坚持孙刘联盟的基本策略。在历史上,诸葛亮吊唁周瑜,是虚构的;而吊唁鲁肃,却是真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