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平导师 | 在“破”与“立”中找到平面绘画背后的思维逻辑

 WQ_AI_LYS_999 2022-07-3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创研工作坊讲授现场


7月盛夏,第四期《库艺术》“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于京郊开启,第一位讲授导师就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谭平。谭老师从第二期开始就一直参与工作坊的教学,每年都会带来极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课题。今年,谭老师带来的课题是“平面绘画背后的思维逻辑”,引导工作坊成员们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训练,打破了过去很多思维的局限,学会了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逻辑,来突破自我表达和语言上的局限,实验新的表达方式,培养个人化的思维意识和工作方法。

 
图片
特邀导师谭平


第一天课程开始前,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讨论,谭老师先请每位成员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根据大家的介绍可以发现,这期工作坊的成员构成相较于过去几期更加丰富多元(在校生、留学生、职业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设计师到艺术爱好者)。这样的成员构成在谭老师看来特别好,当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和职业背景的人聚在一起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必然会产生更多不同的观点,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图片

图片
创研工作坊讲授现场


课程正式开始后,谭老师首先抛出本次工作坊的课题——平面绘画背后的思维逻辑,绘画的画面只是一个表皮,背后的所思所想才是核心。紧接着谭老师便向大家提出了今天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艺术?

突然的提问让成员们多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平时所思所想所做的都是艺术,然而究竟什么是艺术可能未曾深思,或者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有人认为艺术是个有审美和思想的过程,有人认为艺术是完成审美的手段,有人认为艺术是思想加表达形式,有人认为艺术是一种天性,还有人认为艺术就是真、善、美……

 图片

图片
导师与成员交流


听了这么多对艺术的理解后,谭老师再度发问:“那么什么不是艺术?”这个问题似乎更难,大家沉默了片刻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无意识的行为不是艺术,有人正相反,认为艺术往往是在无意识中诞生的,而有人则综合了双方的看法,认为艺术是理性思考和感性直觉的产物,还有人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理解和碰撞更加激烈,顺着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


大家的认识和看法在谭老师看来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观念性的东西的特质本就达不成共识。谭老师总结道:“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有时间大家可以更多去思考,无需寻求共同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回到自己,问问对自己而言什么是艺术。本体和客体,会有不同的答案。此时此刻能想清楚,明天的绘画才能继续,这只是一个开端。”


图片
谭平导师讲授”破坏咖啡杯“案例


接着,谭老师讲述了一件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通过在一个咖啡杯上打孔改变咖啡饮用量来减肥,其功能性需求被破坏改变,直至变成没有功能性却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品。这个故事也引出了今天的课题练习:在室内或室外环境中去寻找、去思考,看看什么东西能够通过破坏的方式转化为自己所认为的艺术。最后在交流时需要回答三个简单的问题:

·在哪里发现或选择了什么?
·用什么样的方式将其破坏,转换成了什么?
·这个转换结果为什么成为了艺术?

 
图片
课题训练分析现场


谭老师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课题认识到,“破坏”是带引号和带问号的,破是动词,坏是结果,不能简单地进行理解,因为破坏可以转化为“如何创造”。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反问自己: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创造了什么新的价值?同时,谭老师希望大家不要将“破坏”作为创作的唯一方法和切入点,因为这只是一个用来启发大家的课题,不同的课题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无论什么课题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图片

图片
创研工作坊现场


第二个课题作业则回到了平面绘画,仍然是通过破坏的方法来创造,只是这次的要求是画一张画。在破坏后这张画要建立新的意义,比如新的概念、视觉、触觉等等,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去思考这张画背后的逻辑。其中,谭老师提醒大家两点:一是选取破坏的方法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感觉;二是这种处理方法是否具有独特性。这个作业的难度提升了很多,大家可以破坏的东西限制在了一幅平面绘画中,也大大减少对于材料、色彩、形式和方法的选择。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题训练分析交流现场


尽管难度提高,大家却是跃跃欲试,从普通的纸张、颜料、绘画工具到碳条、胶布、纸箱、喷枪,从描绘自己的情绪、感受、思想场域到挪用设计、建筑、城市规划的方法语言,大家绞尽脑汁寻找一切可用的材料和方法,试图很好地完成这个作业。而当大家将这些作品呈现出来并尝试着阐释自己的创作思路和逻辑时才发现,其中有不少逻辑混乱、语言不够准确、表达不够清晰和直接的地方。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通过听取他人的一些质疑和建议,开始反观自我,不断厘清自己的思路,逐渐建立其自己的阐述逻辑。


图片

图片
创研工作坊讲授现场


在这个课题交流过程中,谭老师穿插介绍了3个对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系列。一是1987年在德国做的铜版画,这个系列谭老师因为偶然的失误反而发现了“破坏”和意外对作品的意义,也是让他从具象走向抽象的一个契机;第二个是“抽象的空间”作品系列,这是一组木刻作品,是为当时中央美院美术馆一个小小的实验空间做的,作品需要要和空间形成契合的关系,于是谭老师将其按60×60的模式分割出来,这种裁切也是种破坏,然而这种破坏却实现了作品与空间契合的各种可能性;最后播放的短片就是谭老师作品中最被大家熟悉的“覆盖”系列,这个系列是不断用破坏和建立的方式来创作,能够看到作品是如何建立和破坏的过程,而播放的片子本身就是件作品,体现出过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结果。谭老师以自己的创作为例,正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个从破坏中去建立这个课题的意义所在。

 
图片
创研工作坊讲授现场


第二天交流的尾声,谭老师布置了第三个课题作业,这次的难度又增加了一级,要求在下一张作品中进行反复的破坏和建立,这个过程中谭老师建议大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破坏和建立,使作品走向不可预测的方向。拿到这个课题作业后大家马上开始思考,抓紧每分每秒寻找能够准确表达的方法和材料。当晚,很多成员一直创作到深夜,直至完成创作或是困顿至极才不舍地回去休息。


图片

图片
导师与成员合影签字留念


第三天,也是谭老师课程的最后一天,课题内容依然排得满满的。除了分析交流昨天留下的作业,谭老师让大家结合前两天的课程体会,自由创作一张作品,并去体会一张作品,一件绘画是如何开始的。同时,谭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新冠疫情以来最重要的两个展览,分别是《纪念2020》和《告别2022》,这次干货满满的讲授与分享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工作坊成员们在意犹未尽中希望再有机会跟谭老师学习、交流。

 
图片

成员分析作品



最后,谭老师对三天的课程进行了总结:“大家通过三天的课题训练对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然而这只是个小课题,不是创作的全部,也不是我个人美术教育的全部,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的核心不是专业技术的传授,而是对天赋才能的启蒙启发,通过这些课题让每个人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图片
成员与导师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