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调成果启用,你用顺手的必备工具准备好了吗?

 东海问渔 2022-07-31 发布于山东

3月9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做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2〕411号)大家应该都听到了。

但肯定也有很多人对具体内容没打开细看。

原文不长,重点关注加粗部分。

精简一下:

1、以三调后每年的变更调查成果为用地审查报批地类判定依据;

2、如果当年变更成果不是耕地,需要查合法手续,如果没有合法手续一直查到上…上年度调查成果为依据;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形成的水库水面单独要求;

4、其他的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核心关键就是:落实更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一分耕地也不能乱占乱批。

想通过变更来走捷径的路堵死,其实这点操作江苏早就预防了,江苏用地审查一直都是至少查两个年度现状情况。

01

几个涉及耕地保护的名词

老国土人对里面出现的一些概念应该都不陌生,当然也有近两年刚出现的新名词,一并做个介绍。

1、耕地占补平衡

占补平衡过去主要是通过将连片、成规模的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耕地。后来,随着宜耕后备资源越来越少,补充耕地难度越来越大,各地普通出现补充耕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原国土资源部提出“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进一步拓宽了补充耕地渠道和方式。

2、耕地进出平衡

进出平衡只能在农用地这个“圈里”做文章,也就是将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俗称“拆东墙补西墙”,不能打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主意。

3、永久基本农田补划

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跟耕地占卜平衡要求基本思想一致。

02

具体有哪些业务需要调整

还有半个月就要按照要求启用三调成果了,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升级呢?

主要核心有两个:数据本身的变化、业务规则的变化。

1、调查成果编码体系的变化。

“三调”地类编码和“二调”地类编码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体系,三调划分更为精细,编码位也不一样。

三调和二调的地类分类差异还是比较明显:

1.林地分类更加精细,原来是3类,现在是7类;

2.草地多了沼泽草地;

3.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特殊用地对一些地类进行了合并;

4.工矿用地用地中增加了盐田;

5.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交通服务站用地;

6.沼泽地从原来的其他用地划入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7.其他用地增加了裸岩石砾地。

在“三调”中有K、A、H代码。

K地类主要是可调整地类;H是指对2017现状分类进行了相关的合并形成的新的地类;A的话是指独立于二级地类形成的相关地类,可以等同于二级类。

2、线状地物的消失,计算规则变化。

三调成果有个特别大的变化就是没有了线状地物。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再见,线状地物》,可以再了解下。

以前因为有线状地物的存在,全国各地用地审查规则千奇百怪,基本上没有一个标准算法。

有的省份,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用地审查不考虑线状地物,直接图斑之间的叠加分析完事;

但在江浙地区,由于线状地物的存在,就涉及到一套复杂的计算规则。

考虑线状地物是不是全部在用地范围内?

如果只占了部分线状地物考虑如何分割计算图斑净面积?

还有零星地物的参和问题?

……

直接上一个超级复杂的计算流程图:

三调成果启用以后,相关的计算规则相对简单很多, 据说部里已经在整合梳理规则,相信很快能和大家见面。

3、审核要求变化,多年成果综合利用。

虽然三调用地审查计算规则相对变的简单,但要考虑上年度、上上年度……现状情况。

所以,这套计算模型必须综合审查多年现状情况;

审查的不仅仅是占耕地,对于没有合法手续说明建设用地现状的,需要逐年回查,严厉啦。

4、业务的关联、数据的时空串接。

审查变化的难点还有一个就是需要与其他业务的关联分析,占卜库、进出平衡库、补划情况等等。

单单从地类角度进行分析已经无法满足。

业务的关联、数据的时空串接必须充分考虑。

03

顺手的工具准备升级了吗

核心的工具有两个:勘测定界、用地报批(一体化审批)。

这两个用的顺手的工具正好是用地审查的两个阶段。

勘测定界是基础,重点是地类审查;

用地报批是核心,重点是业务串接审查;

经过上面的分析,原有的一套顺手工具都无法用了,不得不面临一次升级。

这次升级应该能管10年,不会有太大变化,赶紧准备申请经费吧。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