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周刊·推书——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杜伟强 2022-07-31 发布于河南

教育视界丨好书星推


图片

图片

“唯有使人进步,给人的精神以积极影响,才是教育。”

关 于 作 者
0
1
图片

赫尔巴特生于1776年,于1841年去世。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是第一位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科学教育学之父。

图片
人物生平

赫尔巴特于1776年生于德国奥格斯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1788年,进入奥尔登堡文科中学,接受古典式的德国教育,开始研究康德的哲学。1789年,年仅13岁的赫尔巴特写出了第一篇哲学论文《论人类道德的自由》。1793年,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学,后转学哲学,师从康德的学生费希特。1797年,赫尔巴特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从1797年到1800年,他在瑞士的一个贵族家庭中担任3位年龄分别为8岁、10岁和14岁的男孩的家庭教师。他每隔两个月就写一份教育报告,3年共写了24份报告。在对他所教的三个儿童的个性和需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赫尔巴特体验并认识到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价值,并开始研究教育学中的心理学问题。1802年,赫尔巴特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教育论文《裴斯泰洛奇关于直观的初步观念》,裴斯泰洛奇促进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给了赫尔巴特很大的启迪,使之开辟教育科学之路的努力有了真正的起点。1802年,获哥丁根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讲授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课程。1805年成为哥丁根大学正式教授。180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书,开始构建他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体系。1809年,应哥尼斯堡大学的邀请,在“康德哲学讲座”讲授哲学和教育学,并主持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他的教学和实验研究工作均获得了成功,在哥尼斯堡大学的20多年,是赫尔巴特学术生涯的高峰期,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1833年,赫尔巴特辞去哥尼斯堡大学教学职务,重返哥丁根大学教授哲学和教育学。1835年,发表了《教育学讲授纲要》,对《普通教育学》一书进行了进一步阐述。1841年病逝,享年65岁。

著作及思想

赫尔巴特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著作的数量非常丰富,内容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广泛领域,对于加强教育心理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把教育学建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从广泛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是欧洲近代教育理论演进与赫尔巴特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而从教育思想生成的逻辑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本身又是一个特定过程的产物。

书 籍 简 介
0
2

《普通教育学》全称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的篇章目录为三编、十四章,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如果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部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专著,那么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则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并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鼻祖和奠基石。

结 构 框 架
0
3

在“绪论”部分,赫尔巴特着重说明了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作用。第一遍的标题为“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的问题。第二遍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为六章。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的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遍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共分为六章,本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思 想 观 点
0
4
01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又称为“可能的目的”,它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因为人类社会分工日细,社会生活也越来越多方面,因此“每一个人需爱一切的活动而专精于一种”。“道德的目的”又称为“必要的目的”,它是指培养五种道德观念,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因为你无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具有“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的相应的意志力”。因此,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02

教育过程

     为完成上述的教育目的,赫尔巴特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包含儿童管理、课程教学和道德训练三方面内容。儿童管理的管理方法认为儿童有一种“不驯服的烈性”,它是不守秩序的根源,既会扰乱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计划,也会“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甚至走向“反社会的方向”。赫尔巴特还指出,通过对儿童进行管理,是指在儿童时期就能克服他的烈性,“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而管理儿童的方法主要包括“惩罚的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惩罚”“做功课或进行活动”“权威和爱”等等。赫尔巴特同样指出了道德训练的重要性。他认为实施道德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以及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训练具体包括“陶冶”“赞许和谴责”“保持健康状况”三种方法。“陶冶”指的是“逐渐对儿童的心灵和感情施加影响,而不是采取压制手段”。“赞许和谴责”要视情况而定。当儿童遵守行为规则时,教育者给予他应得的赞许,使之产生快乐的情感。当儿童不听训话时,则要对其进行谴责。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即健康的生活和健全的人格,能使训练产生充分的效果,而在“健康不良”的情形下,就不能有什么训练效果。

图片

     赫尔巴特还指出了道德训练所应培养的五种道德观念。他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定为五种道德观念,简称“五道念”,以此作为他的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这五种道德观念为:“内心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仁慈”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

03

兴趣学说与课程设置

赫尔巴特重视多方面兴趣,视之为教学的“较近的目的”,是达到教学的最高目的,即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德行不可缺少的步骤。所谓多方面兴趣,就是观念的广泛的大规模活动。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赫尔巴特将兴趣分为六种、两大类,即自然的或知识的兴趣、历史的或同情的兴趣,并主张设置不同的课程来激发多方面的兴趣。自然的或知识的兴趣包括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和审美的兴趣。经验的兴趣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有感觉而得来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兴趣,因此应开设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思辨的兴趣指的是通过思考探索事物间的关系、规律的兴趣,应开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课程。审美的兴趣指的是评价、判断自然、艺术和行为美丑的兴趣,应开设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课程。历史的或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同情的兴趣指的是在与一定范围的人的接触中,愿意与人共享苦乐的兴趣,因此应开设本国语、外国语(包括古典语和现代语)等课程。社会的兴趣指愿意与较广泛的人接触、关心社会和国家幸福的兴趣,应开设历史、政治、法律等课程。宗教的兴趣指重视和亲近神的兴趣,因此应开设神学课程。同时,赫尔巴特认为,某一学科虽然归属于某一特定的兴趣,但对其他几种兴趣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各门学科所提供的范围广泛的观念,通过统觉在儿童心灵中组成统一体,从而形成多方面的、匀称的、和谐的、完美的性格。

04

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在坚持“三个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的基础上,依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并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这就是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即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图片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即是一个观念运动的过程,通过“明了”阶段使个别的观念明确清楚,通过“联想”阶段使许多个别的观念得以联合,通过“系统”阶段使已联合的许多观念得以系统化,通过“方法”阶段将已系统化的观念进行某种运用,以便使之更为牢固和熟练。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明了”指教师讲述新教材,将新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的过程。“联想”指的是通过师生活动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即联系新旧知识的过程。“系统”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即“概括和总结规律”的过程。“方法”指的是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即“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例如,指出《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形状是长方形,让同学们对长方形是什么有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是“明了”。将之前讲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与即将介绍的长方形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联想”。让同学们归纳概括出长方形的特性以及面积公式的过程是“系统”。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普通教育学》这本书封面的面积的过程就是“方法”。“四段教学法”对指导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标志着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的形成。

后来,赫尔巴特的门徒齐勒尔和莱因将这四个教学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段教学法”。五段教学法由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应用五个阶段组成。“预备”指的是唤醒学生的原有相关观念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呈现”指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这两个阶段对应“四段教学法”中的“明了”阶段。“联系”阶段是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的过程,对应“联想”阶段。“统合”指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图,对应“系统”阶段。“应用”指以适当的方法应用新知识,对应“方法”阶段。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下半叶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中小学,影响极为深远。

05

教育性教学

赫尔巴特根据其心理学理论,确认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和教育的关系。赫尔巴特所说的“教育性教学”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重视教学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实际上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指的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就收获了道德”,而苏格拉底的道德可教指的是“美德即知识,愚蠢的人,即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有道德的”。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指的其实是和道德直接相关的知识,而不具备这些知识的人,就不可能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则与之不同,教授的不是道德知识,而是学科知识;教知识的目的也不是和道德直接相关的,而是和学科内容相关的,但却可以有意甚至无意地促进学生道德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的时候顺便把德育搞定了。

图片

     综上所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观点:第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第二,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第三,提出了“四阶段教学”理论。第四,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这些教育思想为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演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深 远 影 响
0
5
图片

     赫尔巴特在世时,《普通教育学》作为一部划时代的理论著作,未获得它应有的声誉。但是,之后在其弟子齐勒尔和斯托伊等人的宣传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很快异军突起,闻名天下,其思想传播遍及整个德国大地。在这种情况下,赫尔巴特学派也开始形成,并出现了一个影响德国的赫尔巴特学派运动。在中国,赫尔巴特主义的传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1年创刊的《教育世界》使得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潮第一次由日本传入中国大地。从清末开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对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总而言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科学的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相对于20世纪的杜威而言,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图片
图片

文案丨杨一凡

排版丨王智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