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3

 天下无双 2009-09-03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约翰·赫尔巴特(1776--1841年)是德国教育家。1806年,他发表了《普通教育学》。在这部著作中,他论述了对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并且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普通教育学》共分三卷。第一卷论述的是儿童管理的理论。他从"性恶论"的思想出发,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还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①于是,儿童就不守"秩序"。所以,他提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他一再强调,教师对儿童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存在于儿童身上"冲动"与"欲望"的种子的发展,"不致是反社会的方向"的,是"避免社会所陷入的争执状态的那种冲突"的。很清楚,加强对儿童管理的政治意义在于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忠于普鲁士君主的人。由此可见,赫尔巴特就其政治立场来说是保守的、反动的。
  赫尔巴特关于儿童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惩罚的威胁"、"监督",辅助的方法是"权威"与"爱"。在他看来,"一切管理制度首先采取的是惩罚的威胁。"威胁,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手段",教师利用这种手段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可是,有一些儿童对于威胁毫不在乎,他们是"什幺都不怕"的。另一些儿童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他们所想做的事情,所以要用监督的方法。教师对儿童进行监督的目的"是要造成一种守秩序的情神。"他认为,儿童只有"安分守己",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在对儿童进行管教中,教师可以采用命令和禁止的方法。不过,命令必须是儿童绝对服从的,所以命令和禁止要具体。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惩罚"的方法,主要有:"罚站"、"禁止用膳"、"警告"、"剥夺自由"、"体罚"等。这一套"惩罚"的方法反映了德国专制主义教育的特征。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第二卷。他力求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要求教师按照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去进行教学。他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等见解,对西方资产阶级教学论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他在"多方面的兴趣"这个论题下阐述了他的教学理论体系。
  (1)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为了正确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必须了解他所说的"观念"和"统觉"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在赫尔巴特看来,"观念"是意识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同时,它也是人们认识的对象。这样,他就把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所传授的知识都称为"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观念"就是知识。他的教学论,实际上就是阐明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原理的。"统觉"就是新旧知识互相"融合"的过程。他认为,每一个人在掌握知识问题上,都有一个新旧观念的"交接"、"融合"的过程。据此,他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已有的、类似的、相应的观念要"熟加考虑"。对某种旧知识、旧观念易于"启发"其它观念要特别注意,以便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他就是以"统觉论"为根据来阐述教学理论的其它问题的。
  同时,他指出,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注意"、"想象"、"思维"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特别注意"观念"的清晰性,使人们获得鲜明的印象。而教师在描述教材的内容时,要注意"唤起"各种想象。在阐述理性知识时,教师则要注意让儿童"深思",因为,只有儿童对事物"深思",才能掌握概括性的一般原则。可见,他广泛地利用心理学知识来阐明教学原理,这是当时教学论这个领域的新进展,也是赫尔巴特对发展教育科学所作出的贡献。
  (2)"多方面兴趣"的意义。他认为,儿童的兴趣与教学目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普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在他看来,"兴趣"是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务动力","因为我们有兴趣,我们内心是主动的",这就是说,学生对课业有兴趣,他们就能主动地去追求知识,使自身也"浸沉于其中",这样,学生就有效地掌握科学原理,达到教学的目的。他还根据"统觉论"的原理说明,各种新观念被旧观念所吸收、融合的过程,都是与学生的兴趣分不开的。人的欲望与探索精神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人们对"外界事物"有兴趣,这样,"外界事物"新引起的表象就能与儿童意识中的旧观念联结起来,在新旧知识互相"融合"过程中,儿童就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他的教学理论独特之处就是以"多方面的兴趣"的理论为根据来论述普通学校的课程设置问题。他认为,有六种兴趣与学科是相联系着的:第一种是经验的兴趣。在他看来,"人由于经验而达到知识",所以,经验的兴趣是知识之源,诱发儿童的经验兴趣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实际上,他把兴趣看作优良教学最重要的条件。与经验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自然、物理、地理和化学等。第二种是思辩的兴趣。他认为,人由于"深思"而掌握事物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知识。据此,他要求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与思辩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数学、逻辑、文法等。第三种是审美兴趣。他说明,美的自然界、优美的艺术品能引起儿童审美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儿童的"心灵"就会向往"美"的事物,因此,要培养儿童对自然界、艺术品的欣赏能力,使他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能进行艺术评价。与审美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图画、唱歌、文学等。第四种是同情的兴趣。他认为,同情的兴趣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仁爱"和"善"的精神。与同情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国语、外语等。第五种是社会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就是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心。与社会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政治、公民、历史、法律等。第六种是宗教的兴趣。他主张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使他们信仰上帝,这是他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反映。与宗教的兴趣相适应的学科是神学。
  可见,他以"多方面的兴趣"为根据建立了一个包括广泛学科的教学计划,重视物理、数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这一点,反映了德国当时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
  (3)培养与发展的学生的智力。赫尔巴特认为,"多方面的兴趣"不仅是"多方面的匀称的兴趣,"而且是"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他提出发展儿童各种能力的问题。同时,他认为,人的"天资"是不同的,是"因人而有程度上的差异的",有的儿童是属于"敏捷的人",这种人"心智"发展快,勤敏好学而有能力,有的儿童"心智"发展比较迟缓,能力较差,教师对这种儿童应该细心地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他们也能在原有的基础有所进步。
  他以"统觉论"的原则来说明培养儿童的智力的方法问题。在他看来,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意识活动是遵照"新观念"与"旧观念"互相融合、吸收的规律进行的,而在新旧知识的"交接"中,类似的观念会互相"唤起"或"启发"其它观念的产生,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旧知识。教师的诱导作用在于找出事物彼此之间的矛盾点,并通过这个矛盾去揭示科学原理。
他主张通过"练习"来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他指出,练习可以使"心智"敏锐起来,只有坚持反复的练习,学生的"行动能力"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4)教育性的教学。教育史上,揭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的功绩应归于赫尔巴特。他在《普通教育学》的绪论、教学和教学的结果等章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个问题。当他谈到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学,"精通传授知识的科学"时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显然,他说明:教学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那幺,它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而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性格训练如果没有教学,那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据此,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他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他在论述对儿童进行性格训练、培养情感和欲望时,强调"知"的作用,他指出,一个人"无知即无欲。"于是他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一点,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他揭示了这一原理,使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深化了。
  (5)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把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教学进程的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在教师对新教材的提示下,对新教材的感知。这种感知是清楚的,明确的。所以称为"明了"。在这阶段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讲述新教材,使新知识与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当学生获得新观念、新知识后,教师运用"分析教学"分析各种个别的现象,使学生的认识"向上发展进入了普遍的领域。"这样,教学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往前一个阶段中获得的新观念与过去已有的旧观念联系起来,所以称为"联想"。这一点,表现了他的"统觉论"思想。同时,从学生的心理活动来看,由于学生并不熟悉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新旧观念联系起来,所以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期待"的状况。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谈话等方法,使新旧观念"融合"起来,经过学生的"静思",新旧观念真正"联结"起来并且系统化了,形成了一般的概念,这样,教学就进入第三个阶段,他称这个阶段为"系统"。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教材的科学原理,以便作出概括和结论。这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探索"。同时,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应该运用练习的方法。这时,教学进入第四阶段,赫尔巴特称它为"方法"。在这个阶段中,因学生主要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他们的知识,所以学生的心理活动是"行动"。他揭示了教学这四个阶段的发展程序,这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有至大的意义。
  总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之后对教学理论进行全面综述的一部著作。它的基本观点被赫尔巴特学派莱因等人继承和发展。
  注:
  ①②③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张焕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58、257、249页
  参考书目:
  1.《教育学讲义纲要》,赫尔巴特着,见《西方资产阶级论著选》第287-298页。
  2.《外国教育史》,曹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十四章。
  3.《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评述》,蒋晓,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年第一期。
  4.《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试评》,陈知命,见《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二期。(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