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特工传奇(六)

 Loading69 2022-08-01 发布于四川

李海丘原创 《炼》——父亲隐蔽战线生涯

文章图片1

图为九十年代的李正文

无形战场惊天动地,

人们的误解,忍辱负重,

他们名字无人知晓,

还原英雄本色,是我们不懈的追寻。

其他策反工作

父亲进行的其他策反工作还有:

王海乔,蒋介石配备最精良的重型工兵第四团上校团长。

1948年下半年,蒋介石逃亡台湾,把战斗力强的嫡系部队,陆续调往台湾,王海乔的工兵第四团,也是蒋介石三令五申下令调到台湾的一个工兵团。

1949年1月,王海乔归父亲领导后,在父亲派的联络员汪申明同志配合下,完全、坚决、贯彻、执行了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的指示。他扬言,奉蒋介石的命令向台湾撤退,从上海撤到浙赣铁路金华以南地带,假称重型战车抛锚,停下来修理,一埃修复后即行南下,实际目的则是对调往台湾的抗拒,同时也是堵死浙赣铁路,以阻挠蒋介石对军队的南调。由于对蒋介石南调命令的阳奉阴违,一拖再拖几个月,致使蒋介石气急败坏,便派特务前往捉拿王海乔。王海乔便同联络员汪声明,经香港撤往解放区。解放后王海乔任上海人民政府参事。

李西开,驻浦口的一个陆军少将师长,原冯玉祥的西北军。

1948年下半年归父亲领导,父亲即派联络员(原复旦大学党员学生,忘其名,现不知去向)联系他。

原商定听从上海局策委会命令,等解放军大军渡江时里应外合起义。但父亲当时正奉中央之命北上途中,工作已交出。当父亲在4月下旬随三野总部南下至南京时,在马路上偶然碰到这位联络员。他告诉父亲在4月21日,一大早到厕所大便时还平安无事一切正常,但便后,走出厕所门外时,两个解放军把他俘虏了。他被押到解放军总部说明情况,便叫他参加南下工作队了。解放后,李西开长期被关押在苏州俘虏营,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释放。经父亲证明,方落实政策,作为起义人员。

王修身,驻芜湖的国民党中将军长,原冯玉祥的旧西北军。

1949年春,段伯宇同志陪同父亲在南京和王修身谈话。父亲代表上海局策委会正式同意他的武装起义计划,那就是当他接到我们解放大军渡江时间的通知后,立即配合解放军的战斗,里应外合,武装起义。可是届时,上海局策委会没通知他,因为上海局策委会知道消息时,我解放大军已渡江占领芜湖。

当时,王修身一枪未放即缴械,自己则被蒋介石裹胁而去台湾.当时杨凡同志(解放初期,任上海市公安局长)评价说,王修身虽未里应外合武装起义,但对我解放军完全未做抵抗,也算一功.对策反工作说,起了积极作用,瓦解了敌军的战斗意志,不能说未能武装起义就说策反工作白做了。

于兆龙,驻浦口的国民党中将军长,原冯玉祥的旧西北军。

1949年春,段伯宇同志陪父亲在南京王修身公馆和王修身谈话的那一天夜里,原来和于兆龙约好,于兆龙从浦口过来和父亲这个上海局策委会代表相会,但因长江被蒋介石严令封锁,过不来江,未能见面谈话。但事后商定,由段伯宇同志代父亲联系于兆龙,接受上海局策委会的领导,等候命令执行起义。

情况完全与王修身军长相同,未能配合解放大军的渡江作战起义,但也没有按蒋介石的命令对我们解放军进行攻击。其结果也和王修身一样,被蒋介石裹胁去台湾。

齐国榰,驻常州的江苏省保安总队少将总队长。

1949年2月,段伯宇和贾亦斌陪着父亲这个上海局策委会代表到常州,和齐国榰接上关系。他从此接受上海局策委会领导,叫什么时候起义,就什么时候武装起义;叫怎样起义,就怎样起义。但解放大军渡江时策委会因不知道解放军渡江消息,而未能通知他起义。解放军一到,就投诚了。听说,解放后他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兼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解放后无来往,情况不了解。

宋建人,前国民党一个军的少将参谋长。

他虽然没有军队指挥权,但他对我们的策反工作非常积极,东奔西走,联系和帮助已经决定起义的人员。如协助贾亦斌在嘉兴的起义,还曾为他的熟人起义投诚牵线搭桥。因为他对革命工作积极,在1949年春,父亲介绍他入了党。解放后,曾在上海市公安局任处长。1956年肃反运动时,把他错误的打成“历史反革命”,关押在苏州附近一个劳改所中一直到死。

人心的背向,做国民党党政军人员的工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性是国民党官员本人有弃暗投明的主观要求,我党则提供起义的适当条件,共产党人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和组织,把一切有条件的人拉到人民的一边来,正如毛主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父亲解放前,受党的委派一直在敌后做情报工作,经历了生死考验,为了革命理想,党的事业不惧千难万险,在烈火中锤炼出坚强的大无畏的精神,练就了一套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春上海解放后,父亲历任上海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1950年任暨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1年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1952年任复旦大学首任党委书记等职。

1954年冬,任高教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副司长、主要负责人,直至1982年夏离休,并定为副部长级干部。期间,曾一度任高教部直属北京函授学院的教学副院长。

离休后,他还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秘书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直至他于2002年病逝,终年94岁,为了他的理想奋斗了终生。

一一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