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学习11:学习的途径

 王肖杰 2022-08-01 发布于山东
所谓学习的途径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渠道来学习。按说工作、生活处处都可以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毕竟有高效和低效之分。高效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阅读。
不管学习方式怎样改变,阅读仍然是最基础、最高效、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到目前为止还无可替代。阅读的核心是要找到好书。因为读一本好书和读一本烂书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收获却有天壤之别。很多人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书。找书的途径推荐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
2.听课。
除了专业课之外,可以听得到APP的课程、慕课、TED演讲、百家讲坛。听课的核心是要找到好的主讲人。名气大的不都是好的,但好的主讲人一般名气较大。不能听宣传,试听一两节更靠谱。
3.分享。
分享看起来是听的人受益,其实讲述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要讲,必须自己先搞清楚,搞清楚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相长,通过教的方法来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如果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让8岁的孩子都能听懂,那自己是真的搞懂了。
4.请教。
请教最大的优势是一对一、点对点,有针对性。与自己读书相比,请教的效率很高。但也可能流于“散打”,知识不系统、不扎实、不能自我生成。所以读书与请教要相结合。《礼记·学记》上对问答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提问就像撞钟,撞的力量小,听到的回音就小;撞的力量大,听到的回音就大。所以能提出一个好问题是请教的核心。请教的对象除了老师,还有领导、专家、前辈,比自己高的人都可以成为请教对象。
5.看电影。
电影有些是娱乐片,看过就看过了,对学习没有什么帮助。那些严肃的影片,即剧情片,特别是由小说改编的影片,展示的是一个个人生案例,不仅形象而且深刻,更重要的是效率高。一部电影大多两个小时左右,而看一本小说没有几天下不来。写小说主要靠作者一个人的文笔和想象,而拍电影是很多人劳动的结晶,包括舞美、音乐、表演等等。很多人为自己服务,大概率比一个人为自己服务质量要高一些。找好电影可以到豆瓣电影看评分,7分以下就不要看了。
6.看博物馆。
博物馆是知识干货的集散地,一个博物馆能写出好几本书。去博物馆最好有讲解,因为展览的精华不在展品外观,而在其背后的信息。自己看与听讲解,收获也是天壤之别。如果请不起现场讲解,可以听线上讲解,一般是免费的,扫一下博物馆的二维码,关注后就可以听了,所以参观博物馆最好带一个降噪耳机。
推荐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甘肃博物馆、陕西西安博物院,还有一些专题博物馆,比如时间博物馆、自来水博物馆、南京的科举博物馆等,还有一些个人博物馆,有个人特色,很多不亚于公立博物馆,比如观复博物馆。
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线上学习已慢慢成为常态。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很大不同。
在结构上,线下学习比较简单,有老师有学生即可;而线上学习的组织比较复杂,甚至产生了一种新的运营方式,叫社群运营,除了老师讲、学生听,还有学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师兄带师弟等模式,非常灵活。很多人先是学习者,后来成为传授者,并能从中得到物质报酬。
在组织上,线下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多是被动听,而线上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老师多是组织者、辅导者、催化者,或仅是被组织者,一切听从组织者的安排。
就成本而言,线下学习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至少需要场地,很多人到一起也是需要费用的,不仅交通支出,还有精力和时间的付出。而线上学习的成本比较低,只要有网,一台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即可。
在资源上,线下学习资源有限,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能请到外地高手不容易。而线上学习资源丰富,因不受地域限制,所以师资丰富,整体水平自然水涨船高。线下学习是即时的,结束也就结束了;而线上学习可以反复多次。
在动力上,线下学习的体验比较好,所以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强一点;线上则需要更多的自律。疫情发生之后,学校采用了线上授课的方式,孩子在家学习。很多在校学习时成绩较好的孩子,因为自律性较差,在家里管不住自己,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那些自律的孩子反而逆势而上。
在互动上,线下学习当然是最方便的,可以随时提问、随时回答,而在线上则要差很多。有的线上课,老师吆喝很长时间学生没有反应,不知上厕所了还是睡着了。成人的线上学习则相反,想问老师问题不太方便。
在规模上,受场地限制,人数也是有限的,就算是在万人体育场也仅仅1万人而已。而线上则几乎没有上限,一堂课几十万人听很正常。
在学习上没有哪一种方式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以上所言都是外在因素,而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内在,具体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