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斟细语】贾雨村的赴考候官岁月

 红楼心语 2022-08-01 发布于山西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憧憬,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实在无以排遣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红楼心语”!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栏目是每一位红迷朋友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愉快地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航班,尽情地抒发你对《红楼梦》的喜爱之情。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

热诚欢迎你的加入


贾雨村的赴考候官岁月
作者:火烧彤云
三四年间
春闱是会试的俗称,时间是在二月。从头一年中秋到春闱,时间足足有半年多。清代的水运已经很发达,从姑苏到京城是不需要走上半年的,可是,甄士隐认为贾雨村应该在中秋之后尽快进京:
“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第一回)
贾雨村和甄士隐看法相同,他比甄士隐更性急。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日一早,他就出发了。要说备考,在姑苏也能备考,不一定非得在京城。提前进京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备考,而是为了了解官场信息、在读书人、仕族圈子里结交人脉。这应该也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遍共识。如果你考上了,你已经结识的人脉说不定可以为你的仕途锦上添花。如果你没考上,你在考前结识的朋友中有人考上了,说不定他将来可以提携你一把,你还是有机会入仕;如果你考前结识的朋友也没考上,那么你也结交了一个文友,多少打开了一点仕人交际面。
殿试考完了,贾雨村进入了候补官缺的行列,也算已经“立业”,该考虑“成家”了。于是,贾雨村娶了妻室,成了家。这一点不难推测。他到大如州上任知府的时候,书中点明,他已有嫡妻,显然是带着妻子一起去上任的。他不会是在获官之后娶的妻子,因为任命一旦下来,他就得马上离京去赴任,没有时间去完成三书六礼的结婚流程。贾雨村在殿试之前娶妻的可能性更小,因为那段时间他一要备考二要结交人脉,不可能也不愿意分心到婚娶上。
有人可能会问,他不是对娇杏有意吗?为什么他不等到获官之后去娶娇杏呢?人是活在当下的。贾雨村当下在京城候缺,什么时候能再与甄士隐会面?这个无法预测。贾雨村出身于“诗书仕宦之族”,到他这一代,贾家“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下,娶妻生子,延续贾氏血脉,是他这个贾家独苗必须承担的任务。趁着当下有闲有钱,他自然就会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了。
甄士隐展望贾雨村“雄飞高举”后“明冬再晤”,他倒不是认为贾雨村高中之后会被分到姑苏任职,而是认为,贾雨村大概率会被分到他的家乡胡州之外的地方任职,年底回乡过年的时候,会途经姑苏,二人就有机会再度相会了。可结果远超意料,自从甄贾二人中秋一别,贾雨村再次出现在甄家丫鬟娇杏的视野里时,已经是三四年后了。所以,贾雨村在京及时成婚是对的。
中秋过后,甄士隐转年元宵夜丢了女儿。祸不单行的甄家没多久又遭遇了火灾。甄士隐带着妻子封氏先是到田庄上生活,后又投奔到岳父封肃家。封肃给了他们一些“薄田朽屋”。身为读书人的甄士隐根本不懂务农,“勉强支持了一二年”。甄士隐贫病交加,封肃不但不体恤,反而又讽又怨。甄士隐实在受不了,最终他在跛足道人的点化下出了家。当贾雨村前来大如州上任时,他一眼认出了恰巧在街上买线的甄家大丫鬟娇杏,连夜来请甄士隐。封肃告诉公差,甄士隐“已出家一二年了”。
两个“一二年”加起来就是三四年,再加上甄贾二人最后一次相见那年的中秋到年底的四个半月,贾雨村从最后一次与甄士隐相会到再度出现在娇杏眼中,这段时间或是三年零四个半月,或是四年零四个半月。

开销估算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奇怪,贾雨村不是在获得资助的第二年就参加春闱、考上了进士吗?怎么过了三四年才当官呢?这和常规影视剧里金榜题名后就马上当官的印象不符。不错,贾雨村通过会试,紧接着下个月就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没有落榜者,参考者都是进士。进士中成绩最好的三个人,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会被立即授予官职。其他进士中,成绩较好且年纪较轻者则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剩下的进士则分配到各部或外省任职或者候补官缺。贾雨村是候补官缺的进士。这一候,就是三四年。常规的影视剧很少反映这一点,实际上,候补官缺才是封建官场的常见现象。
贾雨村进京凭的是甄士隐资助的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够他进京这几年的花销吗?两套冬衣自不必说,北方的冬天比南方冷得多,人们必须穿得厚实方可过冬,这是贾雨村的必需之物,不能变现。这两套冬衣体现了甄士隐的细心和体贴。
探春理家后,要管家娘子吴新登家的把旧账拿来,姨太太的亲属死了之后,贾府以前给付的丧葬费账上记录如下:
两个家里的赏过皆二十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外还有两个外头的,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这两笔底下皆有原故:一个是隔省迁父母之柩,外赏六十两;一个是现买葬地,外赏二十两。(第五十五回)
这其中有一个姨太太的亲属死了之后,贾府赏了一百两银子。这一百两银子中有四十两银子是常规丧葬费,剩下的六十两银子是给其将灵柩迁往外省的来去路费。可以想见,既然是“隔省迁柩”,孝家绝不止一人,至少是两人一起去“迁柩”,身为女眷的姨太太也不可能孤身远行。贾家至少还得给他们安排四人来抬棺、护棺出行,那么至少是六人护送着一具棺材百里迢迢或者千里迢迢地远行出丧了,平均一人的来回路费就是十两银子,单程则是五两银子。
这样的估算过于简单粗略,人数、护棺的工作量等估计都不准确。而且,贾府的赏赐风格多恩大方,这笔费用很可能有节余。以单程路费五两银子作为贾雨村赴京的路费来考虑的话,那是绰绰有余。贾雨村一介书生,没有棺材那么巨大又特殊的随行物,也就一些随身物品,轻装前行,费用要少得多。可是,小说里没有其他可参照的长途行程费用标准,笔者姑且采用这个数目来作为贾雨村赴京的路费。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正赶上薛宝钗出资办螃蟹宴。刘姥姥估算,螃蟹十五两银子,加上酒菜是二十多两,足够她家过一年。那么除去螃蟹的酒菜费用具体是多少钱呢?在李纨召集大家为邢李薛四才女接风兼办一场诗社活动时,李纨发动众筹的费用是五六两银子,这大概就是大观园群芳办一场诗社宴席的酒菜费用。换言之,刘姥姥说的二十多两银子是二十两至二十一两银子。刘姥姥一家五口,一年的花费顶多二十一两银子,平均一个人一年的花费是4.2两银子。
贾雨村离开姑苏到来到大如州上任的时间是三年零四个半月或者四年零四个半月。我们姑且把他在京城的时间按三年零四个月或四年零四个月计算,不算的那半个月作为他进京离京的路程时间。刘姥姥家每人每年的开销是4.2两银子,这个消费水平能不能套用在贾雨村在京岁月的吃用开销上呢?应该可以。刘姥姥自己有房子有地,她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女婿王狗儿是官宦后代,王家一样是有房子有地,这一家子本就不是贫穷人家。再加上刘姥姥头次去贾府求助,凤姐给了二十两银子零一吊钱,刘姥姥家的生活就更宽裕了,生活水平其实是小康水平。贾雨村在城里生活,开销比一般的农村人要大,因为他除了备考,还得结交文友、仕人,那么套用刘姥姥家的生活水平还是基本适用的。如此推算,贾雨村在京的吃用开销是14两银子或18.2两银子。
巨额资助
殿试的时间是在贾雨村进京第二年的三月。此时的贾雨村虽然算是步入了仕途,但还没有当官,还是庶民。《三国演义》第十六回里提到,庶民从受聘到成婚的所需的最低期限是一个月,再加上贾雨村求人说媒、寻访佳偶的时间,我们姑且认为贾雨村在这年五月成婚。那么贾雨村在京的婚姻生活则是32个月或44个月,贾妻的吃用开销则是11.2两银子或15.4两银子。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贾雨村娶到一名富家女子,或者干脆暂时入赘到富家,夫妻二人的开销全由岳父家负担呢?这个可能性不大。贾雨村是候缺进士,富家看中他的可能性远小于一般人家看中他的可能性。毕竟他是在京中毫无根基的孤身一人,只是成了候缺进士,让人看到了做官的希望,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后来贾雨村被罢官的时候,贾雨村的岳父家并没有能力给他提供仕途上的帮助,他是靠着林如海的推荐信重返官场的,可见他的岳父家就是京城里的一般人家。
贾雨村进京、夫妻离京在京吃用的费用约是40.2—48.6两银子。甄士隐资助的五十两银子其实还是远远不够贾雨村开销,因为还有他结婚、初入京城时住旅店、候缺这段日子租房等费用,结了婚之后,也可能还有孩子,还有养孩子的费用。其实,体贴的甄士隐原本打算推荐他到朋友家居住的,如果贾雨村没那么性急进京,他拿着甄士隐的推荐信住到甄士隐的朋友家的话,至少在他结婚前的这段日子的旅店住宿费就可以省下来。
贾雨村进京的时候是一个人,离京的时候是夫妻二人,那么离京上任的路费约十两银子。当然,也可能不止夫妻俩,他们可能还有孩子。
不少红迷都指出过,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的五十两银子加两套冬衣是一笔很高的费用,可到底有多高?只有通过较为详细的、贴近小说中的描写的费用分析,我们才能有确切的认识。一般来说,对于非亲非故的贾雨村,一般人顶多资助五两银子,让他能进京赶考就不错了。至于贾雨村进京之后如何生活?那是他的事。他可以再找一个葫芦庙这样的寺庙寄住,继续卖字撰文,边谋生边备考。谁还管到他进京之后的开销、过冬的冬衣、住哪等这些事啊?而甄士隐却为他事事着想,光是银线就给了他相当于十倍路费的资助,可真是胜过亲朋!
不过,贾雨村候缺了三四年,加上结婚成家,各种开销加在一起,控制在五十两银子内,并非易事。当他来到大如州上任的时候,他可并非一个新任穷官的模样。
他初见封肃,就给了封肃二两银子。第二天,他又送了封家两封银子、四匹锦缎。四匹锦缎足以做两套冬衣,两封银子估计不会少于五十两银子。这一看就知道是报还甄士隐当年的资助恩情。别人看不懂,封氏一看就知道。甄士隐和她感情那么好,从家里拿了这么大一笔钱和两套冬衣资助贾雨村,事后肯定会告诉她。
这还不止。贾雨村娶了娇杏之后,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又给了封肃一百两银子,还送了许多财物给封氏。
贾雨村刚刚到任,还没拿到多少俸禄。再说,俸禄本来也低。贾雨村是贪官不假,可他刚到任,要贪污还有待时日。他怎么这么有钱?前文已述,他不大可能在京城娶富家女。那么他的财富从哪里来?他是在候缺之时,重操旧业,卖字撰文赚了钱吗?当然不是。卖字撰文的收入太低了。在甄士隐资助贾雨村的前年,贾雨村就来到了姑苏,寄身葫芦庙,“每日卖字作文为生”。他卖字作文了两年,连五两银子的进京路费都没赚到,最终还是依靠甄士隐的资助才进的京,所在他在京期间的巨额财富不可能通过卖字撰文获得。
其他营生
贾雨村在候缺期间一定还有别的营生赚钱,是什么营生?书里没有讲。但是有一件事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一点思考方向,那就是他与古董商冷子兴的友谊。冷子兴在前八十回仅出场过一次,那是在第二回,贾雨村进入一家村舍酒肆时。
(贾雨村)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
冷子兴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的女婿,这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身份。但是在前八十回里,冷子兴始终没有在贾雨村跟前透露过这一身份,贾雨村也不知道冷子兴的这一身份,否则他就会通过冷子兴找贾政帮忙,让自己早点当官,不用候缺好几年,甚至也不会丢官。冷子兴在候缺的贾雨村眼中还是一名古董商人,贾雨村也就一读书人,为什么两人交往甚密?他们能走到一起的原因大概率是古董生意。换言之,贾雨村用自己有限的资金投资了古董生意,而且发了财。当然,他投资的不是价值巨万的珍稀古董,而是价值较低的一般古董。此时的贾雨村早已被罢官,在林家任教,离京也有好几年了,贾雨村还没入肆门,冷子兴居然远远地就认出了他,可见以前在京的时候,两人的交往是何等密切!冷子兴起身去迎接他进酒肆,就像是古董商人热情地在迎接常来光顾的老顾客。
从事古董业的人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辨识技能。贾雨村是饱学之士,他与冷子兴聊的正邪两赋论中,光是列举历朝历代的文士名人就可以看出其历史底蕴的丰厚。所以,他进入古董行业,可以说还是有一些条件的。如果贾雨村在地摊上用较低的价格淘到了某个古董,他再以稍高的价格转卖给冷子兴这样的古董商,那他就赚了钱。冷子兴有更高层次的市场,他可以再把买来的古董高价转手。贾雨村知识丰厚,眼力精准,淘来的商品货真价实,冷子兴也非常喜欢他转卖的古董,于是二人渐渐成了老主顾、好朋友。当然,这样的推断并没有较强的证据来支撑。
甄士隐的资助是贾雨村人生的转折点。这笔巨款,不仅让贾雨村进了京,考了试,当了官,娶了妻,支撑了两口子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的开销,还成为贾雨村在京从事其他营生继续赚钱的资本。这还不算,因为贾雨村成了大如州的新知府,封肃才拼命怂恿女儿将他看中的丫鬟娇杏送给他作二房。娇杏后来还给他生了儿子。这些可以说也是甄士隐的资助的后续结果。
贾雨村没有忘恩负义。他见过封肃之后,先送了封家两封银子和四匹锦缎,这就是还报甄士隐当年的资助,而且还还得多了些;然后他才另寄密信给封肃,提出娶娇杏的要求。娇杏被封肃连夜送入贾家,但贾雨村也没有白娶娇杏,另外又给了封肃一百两银子,给了封氏一些财物。
贾雨村考完殿试,等候了三四年,才等到大如州一个地级市知府这个官缺;可他被罢官后重新返回官场,依靠贾政之力,不到两个月,就得到了省会城市金陵应天府知府的官缺。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这不可能不在贾雨村心中产生强烈的震荡!
虽然贾雨村从经济上已经报还了甄士隐当年的资助,可甄士隐的资助对他的入仕、成婚等人生境遇还是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也并没有忘怀。在葫芦案中,他得知英莲被拐卖,还是非常想秉公办案的。但是,贾政仅让他等了一个多月就当上了省会城市的知府这一受益现实,又让他看到了贾府的强权雄势,明白了攀附贾府的好处和得罪贾府的后果。两段浮沉的人生经历让他陷入了纠结。
理明贾雨村赴京候官的那段岁月,有助于我们了解葫芦案中的贾雨村的心路历程。人生是漫长的,人性的变化与一个人曾经的遭遇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强烈的对比冲击下。

个人简介:

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自幼喜欢《红楼梦》,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欢 迎 来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