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网

2022-07-31 17:23·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小楷,如今在美国展出,上面还有褚遂良亲笔写的题跋!

王羲之之所以被誉为“书圣”,乃是因为它确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帖学”书写系统,后世的书法家皆是从这一系统当中汲取部分营养而卓然成家的。
在楷书、行书、草书领域,王羲之奠定了最为基本的书写范式,尤其是他的小楷,更是打破了钟繇的朴茂路线,开创了妍美一路书写的路线,成为了后世追慕的最高审美准则。
在唐代初年,太宗李世民曾经大量的搜集王羲之法帖真迹,期望将天下所有的王羲之真迹据为己有,于是重金购买,甚至有时候不惜巧取豪夺,以至于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李世民的私人府库当中,所藏有的王羲之真迹多达三千多件。
这三千多件王羲之法帖真迹,每一件都是经过了专门的鉴定部门,精挑细选的精品,并且最后一个负责总鉴定官的则是大名鼎鼎的褚遂良,作为李世民的“侍书”,褚遂良鉴别功夫一流,没有一件真迹能够漏掉,也没有一件伪作能够逃过他的法眼。
在褚遂良的鉴定之下,他将所有的内府所藏的王羲之真迹总结成了一部《右军书目》,而在这部《右军书目》当中排在第一位的作品,曾经在中国书法史上消失了近千年之久,而此作就在美国哈佛大学展出过,也不知何时流入到了美国。
此作就是著名的王羲之小楷《道德经》。
当年褚遂良在鉴定完毕这件《道德经》之后,在此卷的结尾之处写下了自己鉴定的结果:
右道德经乃晋王羲之遗山阴刘道士书,道士以鹅群献右军者是也,历宋、齐、梁、陈四朝,令入秘府遂良内省因得厕观敬记其后。 贞观十五年廿八日,谏议大夫知,起居注,褚遂良奉敕书。
这段话完整交代了此作的来历,这件作品就是当年“应写黄庭换白鹅”的那一卷《道德经》,而不是《黄庭经》,并且这件作品成书之后,历经了宋、齐、梁、陈诸朝代的流变,而今流入了唐内府当中,实属难得。这一年是贞观十五年,当时的褚遂良正担任着李世民的“侍书”。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此作有着明显的王羲之小楷的遗韵,与《曹娥碑》、《黄庭经》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字形古雅中带着妍美之气,超拔中见晋人意境。
《道德经》是道家的著名景点,笃信五斗米的王羲之一门,对于此《道德经》可以说是谙熟无比,并且生平所抄录的次数也极多,但却仅有一件作品传世。
流入唐代内府的乃是真迹,而后被内府摹刻上石,此后仅有拓本传世,真迹已不知所踪,但尽管是拓本,拓工精良,同时还有后世藏家的朱批,同样精彩。流入美国之后,沉寂多年,以至于世人多有不知。
而今,我们将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这件王羲之小楷《道德经》真迹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
欲购此王羲之小楷《道德经》全卷超高清全卷本,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王羲之小楷《道德经》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