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几年的出汗怪病,桑叶三天就治好

 名曲的图书 2022-08-01 发布于山东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浙江某地有个寺庙,庙里新来了一个监寺。

什么是监寺呢?就是朝廷派驻在寺庙里的和尚。简单点儿可以这么理解,方丈或者住持是业务主管,监寺是行政主管。大家看济公传里经常受捉弄的那个广亮和尚,他的身份就是监寺。

这个新来的监寺和尚在庙里待了一段时间,注意到了一个怪现象,有个中年和尚几乎每天都要晾被子,太阳天在室外晒,阴雨天在室内挂起来阴干,而且无论哪天,他被子都是湿乎乎的。

这就怪了,浙江的气候就说潮湿了点儿,这被子也不至于这么吸水吧?

这位监寺还是很关心群众的,他把这位和尚找来,问:你这天天晾被子,是不是有什么健康上的问题啊?

这一问,勾起和尚的烦心事儿,当下就和领导交心,说您可是问着了,我有个二十多年的老毛病,每天只要一沾枕头睡着了,就开始出汗。要是稍微出一点儿汗也没啥,一出就是一身透汗,啥时候醒过来,这汗才算打住。附近十里八乡的医生都看遍,怎么也治不好,只得天天晾被子。

监寺一听,成了,今天遇上我,该着你这病有救。咱们浙江地界,养蚕种桑的人家多,咱这庙外就有片桑树林,你去采些早晨挂着露水的桑叶回来,放在瓦片上用小火焙干,碾成碎末,每天睡前用米汤送服二钱桑叶末,包好,包好!

和尚按照监寺的嘱咐,每天服用些桑叶末,只吃了三天,困扰他二十多年的怪病就治好了。

这件事被当时的名医吴仪洛听说,便记载到著作《本草从新》中,说桑叶这位药能“代茶止消渴,末服止盗汗”。

晚上人们睡觉时出来,一醒来汗就不见了,这汗可不就像是盗窃之人一样嘛。所以叫作“盗汗”。

中医认为,盗汗是因为人体阴液亏虚。正常人阴阳平衡,白天阳气在体表,晚上进入体内,被阴液涵盖起来。如果阴液不足,阳气一入体内,就会把阴液“煮开锅”,变成汗水流出体外。

桑叶为什么能治盗汗呢?《本草》称桑叶味甘、性寒,也就是说桑叶的属性主要是甘(甜)和寒,寒可以使“沸腾”的阴液冷却下来,甜可以补益阴液,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盗汗的症状自然就消失了。

现代研究发现,桑叶含有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有人认为桑叶可能是通过调节人体植物神经功能而达到止汗的效果,这些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清楚了。

总结

桑叶是一味止汗妙药,患出汗、盗汗的人都可服用。

用法:研成粉末,睡前用大米汤调服,每次6~9克,5天为一疗程,一般1天就能见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