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你所谓的贵,只不过是过度消费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贵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花钱能够买到贵东西,却不一定能够买到贵思想、贵能力与贵品质,而富养精神,穷养身体,人生过得才会真正金贵些。

——爱尚人生

01

2015414日早晨,有这样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此句话一出,不知悄悄地影响了多少年轻人的处事态度,受这句话影响,他们当中有些人稍不顺意,便辞掉工作,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回头想一想,循环往复的推掉工作,没有了经费的支持,这样的旅行永远是穷游,这没关系。问题是你是否有梦想带上养育你二十多年的父母也来一趟旅行?还有你是舍得让他们也跟你去1000元的旅馆,还是到吵吵闹闹的青年旅舍六人间?再远一点,如果有一天父母有什么愿望,你是否有多余的人民币,来做一个哪怕小小的支援?

车里面的油多少,一定会决定着能开多远,中途能否找到加油站,则一定会决定着能开多久。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工作前5年的年轻人,看世界的同时,别忘了还要看事业。省省吧,钱包那么瘪,还要再赚赚,房子那么小,还要再攒攒。选择了消费,请先看一看自己的处境与实力,胡乱地开支只能使真正意义上的贵离你越来越远。 

02

近一段时间,读过不少自媒体成功人士所写的励志类书籍,可能你也会说,没少喝鸡汤吧,姑且也可以这么认为,有李尚龙的《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树獭先生”的《所有失去的,都会与更好的你重逢》,还有“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等等,其中的他们每一位在完成人生的小“逆袭”之前,都吃过不少苦头,有的在京都地下室与人合租住了4年多,有的也曾一度把每天能吃上十块钱的鸭脖做为一种奢望。

而当他们熬过了那些难熬的日子,吃尽了难吃的苦头时,他们内心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便变得顺理成章地逐一变成了现实。几千元一套的衣服,上万元一只LV包包,贵不贵?很贵,但在月入三万、四万或者年薪百万人甚至更多的他们眼里,却觉得正常,因为,他们的努力使他们不必再过上低配的人生。而这与不经努力却能花大钱买一大堆东西要真实得多。

当你的才华足够支配得起你想要的生活时,个人的实力便会重新定义昂贵的界线,你想得到的,只要合理都会悉数给你,这既是靠钱所得,但更因努力而成就,这才是贵的味道

03

做为文字爱好者,一台用着顺手的笔记本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标配,之前由于个人资金能力有限,只能花1200元买一台配置中等的二手笔记本,刚开始用的时候感觉还可以,但是时间长了,便越发地感到完全不是那回事儿了。首先,笔记本散热功能不好,用了两三个小时就突然蓝屏,需要强制重启机器,结果,刚写了一段的稿子,若没能及时保存,只能重新写,这就需要重新理清思路,重新捕捉灵感,这样一来真得很难,花费的时间也多,成文效果基本上不如以前。而更为要命的是,当时为图便宜,笔记本没有内置网卡,要想上网发稿,需要再添置无线设备,还要办理并购买上网流量卡,网速稍好一点儿的,流量稍大一点儿的上网流量卡,一年下来至少还得1000元。

无奈之下,个人还是下狠心,用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各方面性能都非常不错的新笔记本,3年过去了,那台笔记本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现在想一想,当时真得莫不如将买二手笔记本的钱,再添一些,直接买一个好的,也许确实是贵,但实事告诉我这样做,也是对的。

贵的东西短时间看是在费钱,但从长远看却往往是在省钱,因为,这样的东西,回馈给你的使用上的便捷,时间上的高效,面子上的有范儿,这与无休止地买买买,再不停地甩甩甩是两回事儿,两种结局。

04

《断舍离》这本书是2013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由日本作者山下英子所著,书中所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断舍离”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理念,而围绕这一理念开展的各种活动,被不少人所推崇,也起到了较好的正面作用,像最大限度地清理出家里长期不用的物品,还你一个全新的家;拒绝不必要的应酬,减少对各种活动无休止的参与与外界事物的迷恋,过上一种极简的生活等等。

与此相对应的分分钟逛淘宝,刷信用卡,包含着对外物的迷恋,对内心虚荣的满足,当然也有购买贵重物品、追求美好生活的写照,但在一定程度上则不可避免地因为物品贵、多、杂,而使自己的精力变得分散,想法变得多样,买一款万元以上的手机,你会用10元钱的贴膜?难!过度消费,花的是钱,乱的却是心

《深度工作》这本书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选择专注于我的工作,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有选择就意味着有取舍,而取舍之间透出了适当取用、合理舍弃的处事智慧,这也许是贵的另一重含义,无论是内心世界还是外在物质,从来都是因少而精、精而绝而变得尊贵与难得,而这些均为过度消费所无法达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