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之城》不“理想”:职场里,你不必总想成功,成事更具价值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一、成功与成事,不仅差一字,更差一念

近日,由刘进执导,孙俪、赵又廷领衔主演的电视剧《理想之城》迎来了大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剧中,赢海集团董事长赵显坤做出了赢海集团员工全员持股,并准备适时上市的决定。

对自身成长始终抱有野心的苏筱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走上集团副总经济师的位置,进而走上正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心想让在天科奉献过劳动和青春的工人们有一个安稳的家的夏明,在成为天字号合并子公司总经理后,也终于可以将他心中的理想之城,变成现实中的理想之城。

赢海集团二把手的汪明宇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没能扳倒赵显坤,反遭出局,被迫离开总承包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凭借资质能力,原天成集团总经理汪炀,接任这一空缺职位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作为一部深刻揭露建筑行业内幕的都市职场剧,能呈现出这样的结果,确实很理想,但若细品,《理想之城》似乎还有“不理想”的地方。

槽点集中在曾经饱受剧中人事总监玛丽亚数落、打击与排斥的职场小白吴红玫,不愿再过那种所谓苦哈哈的职场进阶之路,最终抱住了董事长赵显坤的大腿,凭借为赵显坤煮面、系鞋带等暖心之举赢得好感,最终实现了自身成长的平步青云,获得了人生当中所谓的“成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无独有偶,剧中苏筱前男友周峻,也同样是为了选择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快地提拔狠心与苏筱分手,傍上自己的顶头上司李雪,同样,也达到了自身的快速进步。

两条如出一辙的职场升迁捷径,无疑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选择成功可不择手段,哪怕毁三观。

就职场自身成长而言,这种所谓的“成功”,极具风险性与不稳定性,毕竟这种成功采取的是通过利益的直接交换,以实现彼此欲望上的即时满足。

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比如,赵显坤的职务卸任,李雪的岗位调整等等,到手的所谓“成功”便会瞬间土崩瓦解。

有句话,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放弃那种“不计其余,只顾结果”的成功,选择“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成事,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为何要选择成事,而非一味地追求成功

冯唐在《冯唐成事心法》这本书中指出,成事,简单地说,就是交代的任务完成了,定义好的任务完成了,就是成事。至于最后是否成功,别人是否认可,并不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同时,他特别强调了成事无大小,但有善恶。剧中招聘主管吴红玫为得上位,宁可抛弃与小北患难与同,有福同享的打拼生活,采取“有奶便是娘”的激进方式,获得了升迁捷径,虽情有可原,但悖逆常理,实属不该。

正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恶的事情再小,也不要去做。当一个人失去了底线,去追逐所谓的成功,很容易失控,没有了自我而依附于他人的存在,再大的成功,也变得没有意义。

而善的事情无论大小,成就一件就是成事一件。对比于带有强烈意愿与目的的成功,显然要更轻松,更自在。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经跟李思清说:“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成和败,天命所主,夸与骂,出自他口,你只管做成你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主就好。

否则的话,做事只求成功,带有太多的动机,整天攻关于提多高职务,涨多少薪资,很重要但却不是唯一。况且长此以往,会使自己变得身心疲惫,乃至失去对所处的职场的趣味。

三、不必事事成功,但却可以事事成事

成功不等于成事,成事不等于成功。成功并非人人可做,但成事却是人人可为。《冯唐成事心法》这本书将成功与成事的区别,归结为三点:

第一点,成功不可复制

大凡真正的成功,都要涉及太多的因素,有政策当道,机遇垂青或贵人相助,而这些因素很难预测,究竟一种还是全部因素促成最终的成功,都是一种概率的问题,而且这也正是同样的事情,别人做,成功了,轮到自己做,却失败了的原因所在。

不求成功,在成功之前,自己做了许多利于成功的事情,则会使得成功概率增大,这是必然的。正所谓,成功不可学,成事可修炼。成事在人,成功在天。

第二点,要成功先成事

成功如同结果,成事则为过程。没有必要的过程,却直接取得想要的结果,属于拔苗助长,肯定会出现副作用。

像剧中招聘主管吴红玫,凭借捞得董事长赵显坤这根救命稻草,而获得暂时性成功,但得到的快,失去得也会很快,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说不定哪一天便会荡然无存。

相反,剧中的苏筱,先后经历了背黑锅遭辞退、找工作屡遇挫折、造价师证被卡,情场倍受打击、职场生存遇打压等一系列既是历练,又是修行的境遇之后,才使得自身变得愈加强大。

随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进而步步升职加薪,才开始变得水到渠成。

成事修行得好,成功,持续成功才能如约而至。

第三点,不要只想成功

成功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里面有非主观努力所能决定的因素所致。可是当一个人持续成功久了,往往会将这些非主观因素忽略掉,转而过分地强调个人努力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很容易使自身变得自高自大起来,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用冯唐自己的话讲:“再往前走两步,劈你的雷可能就在路上了。”

所以,一直成功,不一定是好事,但反过来,如果成事,一直成事、一直成好事,那一定是不错的一生。哪怕一生只成就一些小事,也不枉是好的一生。

如此简明而又深刻的见解,提炼于现任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的冯唐,他自身所获得的10年麦肯锡战略规划经验、5年华润医疗集团创始心得,还有5年中信资本投资管理启示。

对此,冯唐将这20年职业管理生涯中吃过的苦、踩过的雷、翻过的山、见识过的人,统统总结梳理到了《冯唐成事心法》这本书当中。

可以说,里面既有职场生存的切身体会,也有为人处世的经验积累,教人成事,助人成功。

如果,你正为职场里的是是非非所扰,正被各种现实利益得失所累,以至于见到不公平的事情,心生不满却又无以应对,建议你翻一翻这本书,会让你从中找到破解职场困惑的独到见解与因应方法。

78元的价格,不及一顿饭钱,却能从书中迅速参透成事于职场的各种心法,值得拥有,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的商品链接卡,获得本书所带给你的真实价值体验。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做下属,出众,当领导,出局:原来能力是门技术,而领导是门艺术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