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稻盛和夫《干法》:你的产品要能划破手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幼小的时候,清晰地记得,每当父母看到眼前的东西非常出色,令人着迷,已经对它怀着憧憬、敬畏之念,不忍心用手玷污它的时候,父母便会脱口而出讲出一句话,“会划破手的”。

随着聆听次数的增加,慢慢地,“会划破手的”这句话,便一直留在了稻盛和夫的心底。

长大后,成功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的稻盛和夫,每当看到公司制造的陶瓷产品,就像刚做出的崭新纸币,手感、质感都很好,美观悦目,无可挑剔,让人看过后,不禁产生不忍用手去碰的敬畏之心时,他也会像父母那样脱口而出:“会划破手的”。

在稻盛和夫看来,产品能够被自己用这样个性化的语言来形容,就意味达到了“已经最好,好得不能再好了”的地步,也就是工作被出色地完成,做到了“完美”。

换句话说,“会划破手的”已经成为稻盛和夫眼里达到工作“完美”的代名词。而对于完美,稻盛和夫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京瓷创业大约20周年的时候,法国一家大企业休兰伯尔公司的董事长詹恩·里夫先生借访日本之机,专程拜访稻盛和夫,共同探讨经营哲学。

当里夫董事长谈到:“休兰伯尔公司的信条就是尽力把工作做到最佳”时,稻盛和夫一面赞赏他所讲的话。另一方面,他讲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认为,“最佳”这个词是在同别人比较,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而“完美”则是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不同别人比较,属于绝对性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完美”。

现实当中,尽管每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但稻盛和夫始终还是坚持。因为,只有不断地追求“完善主义”,做出“会划破手的”产品,才算出色完成工作。

要真正完成好一件产品,纵使付出99%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会将先前的积累付诸东流,必须要达到100%的“完美主义”,才可以。

那么,究竟如何出色地完成当下工作,从而达到一种“完美主义”的状态呢?稻盛和夫在他所著的《干法》这本书中,写下了从工作实践中得出的4点心得:


橡皮绝对擦不掉的错误

当京瓷还是小企业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起初,稻盛和夫在财务领域属于外行,对于会计这项工作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于是便向他的财务部长提问了一些幼稚的问题。

对此,财务部长感到稻盛和夫很业余,也没把他放在心里。没想到,在他所报的一组说明数字时,让稻盛和夫听完后感到无法接受,并被接连追问,最终,那位部长无言以对,只能承认他的数字有误。

接下来,部长连声说了几句“对不起”,并赶紧拿来橡皮将错误的数字擦去,看到部长这种发生了错误便用橡皮擦掉、重新再写的敷衍之举,稻盛和夫对此感到非常生气,并狠狠地批评了他。

在稻盛和夫看来,无论何时何事,“错了改改就行”的想法会使小的失误频频发生,迟早会导致出现大的隐患,更会对工作中的“完美主义”造成致命伤,这样做绝对不能被允许。而是要在平时就能做到“有意注意”,才能贯彻“完美主义”,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人自身的素质。

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有一天,稻盛和夫看到一位前辈技术员正坐在清洗场上,用刷子仔细洗刷制作陶瓷用的罐磨机的石块,他感到有些磨叽,经过那位技术员时,嘟囔了几句,便走开了。

但没走几步,稻盛和夫突然停下了脚步,开始用心观察那位前辈技术员。只见他先是用刮刀剔除机内石块的粉末,尤其是石块凹陷处的残余粉末,然后再用刷子用心清洗,不仅如此,那位技术员还用挂在腰间的毛巾将洗过的石块擦拭得干净光滑。

见到这种情景,稻盛和夫仿佛挨了一棒子一样。猛然间意识到,为何先前在研制新型陶瓷时,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细节。

往常每次擦拭时,罐磨机中残存的粉末都会因未被及时清除而成为新试验时的“杂质”,阻碍原料的精确混合,从而神不知、鬼不觉地导致产品出现各种“不明”瑕疵。

直至看到今天这一幕,稻盛和夫才认知到有些员工未能制作出合格陶瓷产品,做到工作完美的原因所在。

德国有句格言:“神寄宿在细节处。”事物的本质决定于细节,美好的事物产生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能关注到细节,并能将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足以影响大局的细节很好地处理好,解决掉,你的工作标准才会与众不同,更上一个台阶。

事先“看见完成时的状态”就定能成功

在稻盛和夫所创办的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开始移动通信事业时,曾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稻盛和夫曾做出一个预言,“手机的时代即将到来”,对于未来的手机将以何种速度发展,如何普及,以何种价格、什么尺寸在市场流通等等,稻盛和夫讲得一清二楚。

同时,未来手机的“契约费是多少”、“基本月租费是多少”、“话费是什么价格”等这些关于对将来的手机价格设定问题,稻盛和夫同样做了具体阐述。

当时,一位干部表示有些怀疑,便将稻盛和夫所讲的数据记在了笔记本上。结果,到移动通信事业正式开始时,他通过翻阅先前所做的笔记,竟然发现实际的费用体系与稻盛和夫当初预测的数据几乎没有差别。

稻盛和夫认为,想完美地做成一件事情,完成一件产品,就需要具有事先“看见了”的能力。“想做成这样”,先将完美的状态描绘出来,然后将这一开始的想法,提升为强烈的愿望,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使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鲜明浮现。

由此,便会将最初的理想,逐步拉近与现实的距离,最后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消失,如同理想已经实现。当每个环节,包括细节之处都有明确的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如你所愿”。

抓住一切机会磨炼“敏锐度”


有一次,稻盛和夫在坐车时,听到车子稍有异音,便对驾驶员说:“车子不对头,好像有问题。”但驾驶员却回答:“同平时一样,没问题。”显得毫不在意。但将车子开到修理厂一查,却发现轴承缺了一颗弹子。

可以说,长时间的工作经历,让稻盛和夫渐渐地养成了善于从“正常”事情中察觉异常的习惯。对于稻盛和夫而言,这是一种“敏锐度”的体现。

不仅在乘坐车辆这样司空见惯的小事当中,还要抓住磨炼“敏锐度”的机会。在生产现场,磨炼“敏锐度”的机会更是比比皆是。

像每次机器工作时的声音一直正常悦耳,突然产生异音,这就说明机械出了问题。对此,稻盛和夫则认为这是“机器在哭泣”,理应被发现与解决。

倘若这样的问题被忽略,那就是“敏锐度”不佳的体现,需要被纠正,并在以后多加练习。

要在工作中贯彻“完美主义”,制成“会划破手指”的产品,只有具备非常细腻的“敏锐度”,才能在问题发生时快意识到“不对头”,从而迅速采取对策,做到及时止损,将事情做到完美无缺。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27岁开始创业,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78岁高龄时出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长,仅用一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并创造了日航60年历史上最高的利润。

做出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事情背后,所形成的经验、蕴含的道理与凝练的哲思,稻盛和夫均一一录在了《干法》、《活法》与《心法》这三本书当中。内容所涉及的工作、生活与人生均以贴合实际的事例,简洁直白的表述,向你娓娓道来,倍感亲切。

小至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到个人的工作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读罢全书都会得到方向性的指引与启发。

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卡,入手品读,感悟世界级大师的思想魅力,使自己对工作、生活看得更通透,过得更从容。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END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