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摆脱与上级交往两难境地?《中国式管理》告诉你,要做好这一点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前一段时间,自己的一位朋友阿石时不时地向我抱怨称,现在不但干工作难,而且与上级相处更难,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对。随后,阿石便向我讲述了他与上级相处的一段两难经历。

有一次,阿石所在部门为了赶工作进度,部门领导集中全体人员开会,要求所属人员接下来三天加班加点完成手头工作,以保证后续的工期不被耽误,在此期间不能做到按时下班。

平时性格一向直来直去的阿石,说话也习惯快言快语,再加上个人私下里与领导关系处得也可以,等到领导问及大家加班加点还有什么意见时,阿石直接冒出了一句:“这样的加班有加班费吗,多少钱啊?”

此话刚一说完,领导的脸色立即由原先的“艳阳高照”变成了“乌云密布”,扔了一句:“就你事儿多,加班费会考虑到的,具体怎么发听通知。”

经历了这次“吃苍蝇”事件,阿石开始在上下级关系处理上变得谨慎起来。

最近,部门又来了一位新领导,阿石按照那位新领导的要求,将其之前要求的公司宣传展板设计,打印成小样交给他。

“不错,就这么喷绘出来就可以。”那位领导看了几眼后,对阿石的工作表示认可。阿石自然非常高兴。然而,喷绘出来的成品,准备悬挂时,阿石却发现有一处细节,还是没能处理好。

而那一处细节,恰巧被那位领导路过看到了。“谁让你喷的?”那位领导显得有些不满意。“领导,不是你说这么喷就可以吗?”拿着展板的阿石感觉有些委屈。

“我让你喷,你就喷啊。这么明显的错误,你看不出来吗,不知道提前请示一下吗?”此时领导明显有些生气了。

直来直去不行,百依百顺也不好使。经过了前后这两件事,阿石感觉与上级相处真得有些不会了。

对此,不少职场人士都会默默地信奉诸如“上司所说的,永远都是对的”、“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等等这样的话语,以至于谈领导相处色变,见到领导有意躲开,声称“惹不起,我还躲起吗?”

实则,大可不必如此。打开已故的“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老师所著的《中国式管理》这本书,你会发现,无论与上级相处、他人相处,都是一种职场管理的外在体现,或者说是一种人与人人际交往管理的具体呈现方式。

纵使外在变化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若要把握好人际相处,内在要求却始终围绕着管理的三大主轴展开。即:

要以人为主。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唯有以人为主,才有办法将事做好。

要因道结合。与其处处讲制度,讲约束,莫不如用彼此认同的理念来结合志同道合的人士,让大家形成共识,聚集起来,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要依理而变。变动可以,但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变,而是要符合当时的处境,不变就不会好,只有变,才会有效,得到想要的结果,才可以。

而透过这三大主轴,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行动对上级就是要学会做到这一点:合理地阳奉阴违

听起来有些刺耳,但真正能很好地把握,实则体现出的是一种中庸之道。

首先,上级所说的,永远都对,有意见很可能被当作叛逆。部属顶撞上级,表面上看是对他的意见相悖,实则是从内在触犯到上级本人的面子,触及的是人性,没能以人为主。倘若上级面子太难看,而承受不了,终究会翻脸无情。

《三国演义》中曹操亲征孙权途中,恰逢天气晴朗,于是曹操即兴感叹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样的词句,甚是高兴。可下属扬州判史刘馥听完后,却认为这是不吉之言,并如实相告,结果被曹操当场刺死。

当下职场,虽然不至于出现你si我活的情境。但这种彼此面子上的尊重,从未改变。像开头的阿石,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反对意见,暂且不论想法正确与否。但不顾上级的颜面,没能正确地做事,往往就不能得到好的结果。

其次,上级所说的,永远都对,并不表示一定要完全遵从上级的指令去实践。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既然都对,而且还是永远都对,为何不能照做?

对此,曾仕强老师在书中所要强调的是,上级所说的对,意在要出现好的结果,或者说出现他想要的结果。而不是下属盲目、机械式地服从。不服从不行,效果不好更加不允许,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因道结合的重要性。

做为下属要时刻与领导的意图,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将事办好,把人处好。

像文中的阿石,自认为领导让他这样做,他就这样做没问题,实则这才是zui大的问题。原因在于,一味地依循上级指示去做,遇到明的显错误也不知改正,无异陷上级于不义。

也就是将责任踢回去,颇具消极怠工的味道。让上级承受决策错误的责任,上级当然不甘心,纵使明面不说,私下也必定对你有看法,让你做事有些不托底。

再者,上级的指示是正确可行的,部属当然没有理由加以变更。言外之义,只要上级的指示确实正确无误,那么,下属不但要执行,而且还要赶快认真地加以付诸实践,这样做会体现出下属的积极与高效。

反之,倘若上级的指示不正确、不可行,下属就不应该再依照上级指示去执行,而是要依理而变。在不违背上级大原则的前提下,用心调整,个人自动设法、自主决定,必要时先行请示,将工作做到合理,使其产生“歪打正着”的效果,上级才会对你倍加欣赏,表示赞许与认可。

切不可,不动脑筋,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线平推到底。毕竟不良的后果,往往都需要部属自己来承担,也就是所谓的“背锅”,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相信一句话,只有“执行不力”,没有“决策失误”。

《中国式管理》讲述的是管理之道,透露的是人性光辉。全书集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中国的文化传统及心理行为特性知识于一体。

智慧很高明,但在讲解时,却能事理结合,寓理于事,深入浅出,回味无穷。每每读完,都会让你由先前发出“是这样吗”的疑问,变成后来“确实如此”的信服。

道理很高但却易懂,方法很直但却管用。建议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卡,入手品读收藏。会让你对职场管理的诸多问题,看得更加透彻,解决得更加从容。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END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