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会扰乱处在当下的能力

 大侃说 2022-08-01 发布于山东

周六晚上,大家一起讨论去不去水世界,本来打算到海边,搭帐篷,玩沙子,洗海澡。去水世界的提议打乱了计划。

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孩子的意见得到统一。我也随了他们,但能感知到内心的的变化。抗拒产生的情绪。虽然没有表现的太直接,但话语中已经有了种种借口。

第二天,我没理会这种抗拒,直接上路。当走出家门,融入风景和自然,内心的抗拒开始消退。

我在反思这个过程,用路途太远或者已经去过了当借口劝说孩子改变。当走在路上的时候,才明白,所有的借口都是惰性的掩饰品。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行动。

记得第一次带孩子骑行,也有类似的感受。开始的时候,想想这么远的路程,还是待在家里好。当骑到路上,积极的情绪开始升起,所以当行为没有随着情绪的时候,那么情绪就会发生改变。如果顺从了情绪,那么就变成了情绪的奴隶。

同样,当人们陷入到愤怒,焦虑,烦恼,抑郁出不来,就是认同了思维中的幻想。就像埃克哈特.托利说的:思维认同创造了一连串的概念,标签,意象,词语,判断和定义,阻碍了你所有真正的关系。这些东西挡在你和你自己之间,你和其他人之间,你和自然之间,你和上帝之间。

现在理解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意义,行万里路并不一定去过多少名山大川,而是思维用在行上,就会保持对当下的觉知。

为什么要练习对当下的觉知?因为所有的烦恼,恐惧,不安,焦虑被思维从过去和未来带入了当下。你没在当下,而是把过去和未来用当下来呈现。而当下或许你在坐着,在吃饭,在走路。但思维一直没有停止过。

手机的出现更多的加重了这些情绪。50多公里的路程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孩子的兴奋说明他们完全在当下里,我因为没有防水手机套,把手机放在柜子里。

没有手机的时候,才会容易进入当下。不再拍照,如果你想用拍照留住的风景,却在拍照的时候忽视了当下的风景,因为同样的风景不会出现。其实回去翻看的次数也不是很多,就算翻看了,也没有了处在风景中的感受了。也正是因为留在记忆中的太多,才会扰乱当下的心。

在孩子玩项目的时候,我只是等待。太高,太刺激的项目不适合我,没有手机,时间变得充裕起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们,听到各种呐喊声。时间也不觉得漫长。

看到一边戏水,一边忙于拍照的人们。我想,拍照的瞬间把戏水的瞬间代替了。如果一天的游玩,大部分时间都在拍照里,那么你也不是在游玩。

为了找孩子,到柜子里拿出了手机,打了几次没有接听,便把手机带了进去。找个椅子坐下。这时会发现,想要再去观察,再去倾听已经很难了,当手机在身边,时不时会看看新闻,看看微信。那么周围的一切也就忽视了。

埃克哈特.托利说:

你的生活情境存在于时间之中。

你的生命则是在当下。 

你的生活情境是思维创造出来的。 

你的生命则是真实的。

你想体验生命的真实,最好把手机放在够不到的地方。坐在风景里,去听,去看,去触摸。日本俳句大师芭蕉说:欲知一树,走向彼树。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1、一对一沟通,300元/次。

2、如何选书

3、如何写作

4,如何爱上自己

5、赠送禅跑资料一份。

6、赠送自愈与自悟之道

我是大侃,已坚持1285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