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一特稿 | 南昌起义部队在惠来留下光辉足迹

 乡土ik3e4tu2r6 2022-08-0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为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重温95年前南昌起义那段光辉的历程,“和畅惠来”推出“八一特稿”——《南昌起义部队在惠来留下光辉足迹》,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信念。南昌起义后不久,党的“八七”会议召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起义后,8月3日,起义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开始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同日,中共中央命令“粤省委即刻以全力在东江接应”。广东省委即派秘书长赖玉润等到汕头发动,策应起义部队进军潮汕。

图片

9月中旬,“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入境潮汕前后,惠来革命武装迅速恢复,积极活动。“八一”南昌起义军入境潮汕的革命行动及其革命精神,大大鼓舞了惠来的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志。中共惠来部委委员方凤巢在香港接受省委指示,于9月初回惠来组织武装团队发动武装暴动,策应南昌起义部队。

图片

方凤巢(东江特委委员、烈士)

方凤巢与中共惠来早期党员詹耀东、方其颐、方吉士等集中在惠城区的五乡领导惠来党组织。发动兵营及周围各村的农民自卫军3000多人,攻下惠来与海陆丰交界的要地葵潭圩,严惩该区反动头头;发动隆江区坑仔村组织武装团队110多人,吴梦龙任团队长,吴乃桐为政治指导员。

图片

惠来县农民参与攻打葵潭圩战斗(县委党研室 供图)

坑仔武装团队成立之后,吴乃桐撰写了惠来第一张讨蒋布告,乘夜派人到隆江等地张贴,为武装斗争造势,营造斗争氛围,使反动派惊慌失措。

图片

吴乃桐撰写了惠来第一张讨蒋布告

隆江周围30多个村的农民,为了支持我武装团队的斗争,于布告张贴后举行罢市,隆江顿时成为“死”市,吓晕了全县的反动派。此后,坑仔村武装团队活动在隆江区周围,并于9月中旬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攻打隆江镇的行动。

为形成东西呼应的声势,中共惠来县部委会在组织坑仔村武装攻打隆江镇的同日,策动神泉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集合全区农民自卫军和农民数千人浩浩荡荡地奔赴神泉,围攻神泉区公所和神泉盐警队。惠城苗海五村农民情绪高涨,重新成立农民自卫队,突袭赤岭村破坏农民协会的首要土豪劣绅,大大地鼓舞、增强了革命群众的信心。9月,中共惠来部委在东港村建立党组织,在党组织的指挥下,东港村农民自卫队拘留豪绅地主,在草埔桥头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他们的罪恶,将首恶分子枪决。美园村农民协会主席王昭海带领黄绍发、黄壬顺等农民自卫军10多人,歼灭驻“华湖祖师庙”的敌人。神泉区横山村农民协会清算了农民刻骨仇恨的官僚地主。

图片

王昭海(潮普惠农会执委、烈士)

1927年9月下旬,在敌人的疯狂反扑下,南昌起义部队在南撤过程中遭到严重的挫折。10月3日凌晨,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抱病在普宁县流沙镇主持召开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决定:武装人员撤往海陆丰,与地方的革命队伍结合起来;作长期斗争的领导人员可留可撤,撤离的转移到香港、上海。

图片
图片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
图片

贺龙总指挥在神泉港渡海

10月3日的前委流沙会议召开后,部队向西(海陆丰方向)行进,指挥部走在队伍的中间。当天下午黄昏时分,当先头部队已经翻山前行、后卫部队又距离总指挥部尚远时,总指挥部突然遭到敌人截击,与先头部队失散。总指挥部集合部队,英勇抵抗。经过激烈战斗,才冲出敌人包围圈。但贺龙与彭湃等人失去联系,于是进入大南山区寻找,未果。贺龙按之前彭湃留给他的信息,来到溪西西湖找红军秘密联系人接头,终在西湖仙石寺找到联系人。贺龙离开时留下诗词:“二八戊辰到岩山,攀登仙石放眼量,只为立种芙蓉志,定无辜负栽花郎。”落款为“加龙”,是贺龙当时的化名。

图片

贺龙

图片

贺龙纪念亭。(县委党研室 供图)

图片

位于溪西镇西湖村仙石山东麓的贺龙纪念亭。(吴伟达摄)

图片

贺龙亭内的诗碑。吴伟达摄

随后,起义部队总指挥贺龙与冲出重围的革命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主席林伯渠、第二十军党代表廖乾五、二十军第三师政治部徐以新、革命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委员彭湃和他的夫人许玉磬及林伯渠的干女儿文曼魂、二三百名战士等,在大南山麓革命基础较好的鹅豆村汇合。贺龙等按流沙会议确定的领导人员撤往香港、上海方针,换装扮成广东小商人,准备撤离。

图片

刘伯承

图片

革命夫妻彭湃、玉磬在大南山时的合影

起义部队领导人在鹅豆村住了一夜后到神泉港,又由彭湃通过中共地下组织关系,租到一条可载百人的大渔船。进港前,他们把枪沉到海底,然后分四路:贺龙、刘伯承和一个警卫员一路;徐以新与廖乾五和一个警卫员一路(廖化装成从南洋回国的商人,徐以新扮作他的儿子,警卫员扮作他们的佣人),林伯渠和他的干女儿文曼魂一路;彭湃夫妇与一个警卫员一路。然后换乘小船,分头进港,搭乘事先租好的大渔船出海,经三四天后到达香港。

图片

南昌起义部队领导人渡海处——惠来神泉渔港(林碧鸿摄)

图片

周恩来抵惠来县城郊转道赴香港

流沙会议后,周恩来、谭平山等率部队经盐岭径开往惠来县城,部队在县城北郊露天休息,周恩来抱病住在离县城约十里的四凤乌石村乌石庵(八仙院)。当时城里的反动派将城门关闭,拒绝部队进城。部队派代表进城联系,反动派答应由城里煮粥送出城外供应部队。周恩来、谭平山准备派人进城联系党组织,均没法实现。过了一宿,周恩来由陆丰渡海赴香港。

图片
周恩来

图片

周恩来革命活动旧址——东陇镇乌石庵(县委党研室 供图)

图片

郭沫若抵神泉赴香港

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部队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在流沙会议后与周恩来失去了联系,后来由普宁咸寮村农会主席陈开仪带路,过盐岭径,抵达惠来神泉港。在神泉陈少光的瓷器店住了十天(为了等待东南风到来),然后渡海去香港。

图片

郭沫若

郭沫若后来回忆:“在大雨中走着,大抵是一些山路,有时是沿着一条大溪走。从南昌出发以来,跋涉了快两个月,脸上的黝黑足以充当上老百姓了。”他们走到了蜈蚣岭,这是群山中的一座小峰,峰顶有一座神庙,庙门的横额上写着“蜈蚣岭”三个字。郭沫若等害怕有什么剪径的强徒出现,但他们看到的只有两位乡下妇女在庙门口摆着簸箕,卖些杂食来招揽过路人。他们放心地买些芝麻饼来吃,甚至把其带来的一壶冷水也喝个精光。在蜈蚣岭上休息了一会儿,也巡视了庙里一下,觉得规模不大,供的神像不多。下午五点钟左右,他们到达了神泉。神泉是产盐的口岸,人烟稠密,盐田四处都是,岸边上停着很多渔船,经过大雨冲洗过的海和沙岸都很沉静,空气中饱含着浓厚的盐腥味。

图片

郭沫若从普宁转移惠来途中歇脚处——蜈蚣岭庵

在陈少光的瓷器店中,农会主席陈开仪特别关心他们,交代他们不要轻易下楼,因为镇上有不少反动派,要是走漏了风声,陈老板也担当不起。就在第十天的晚上,农会主席面有喜色,告诉郭沫若等风向转为东南风,明天便可以动身上船了。第二天一早,郭沫若等被引到海边,登上了一条靠在岸边上的船。船并不大,只有两道帆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真是当时景象的最好写照。

船要开时,郭沫若等与农会主席陈开仪、陈少光老板等依依不舍。农会主席陈开仪只是说:“大家努力吧,后会有期,我是不能离开这里的,我还需回去料理农事呢。”郭沫若住神泉时为陈少光老板写了一副联条:君读吾书君流泪,吾感君德吾伤悲郭沫若还为当时在澳角村任私塾教师的惠来人方半亩写了一小条幅:大雨落秦川,将军匹马还;一声传令笛,铁骑满江山

“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向海陆丰转移,在惠来停留的时间很仓促,但给惠来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不少村庄的农民协会和农民热情接待起义部队的战士,为他们带路,部队也赠送他们一批枪械。大南山河田村农民协会主席严娘香热情接待两位起义部队的伤病员,将他俩安排在农会会员的家里进行悉心治疗。新岱村农民协会主席为部队带路,部队送一支驳壳枪给农协。泗竹埔村的农民林奕明抢救了一位足部受伤晕倒在山地的小战士,将他背回家里,又找医生给他治疗,后来在国民党的追踪下,为掩护小战士林老伯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位战士为报答林老伯遂改姓为林。


来源:县委宣传部、县网信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