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浦江是怎样变成上海第一大河的?她为什么要叫“黄浦江”?她还有多少其他名字?请看,作者为您讲述黄浦江...

 黄之中 2022-08-0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薛理勇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纵贯上海市区,把上海分割为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有过许多别名,常见的有黄浦、黄歇浦、歇浦、春申江、申江、浦江等。在漫长的岁月里,黄浦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图片

黄浦”得名多种说法

欲说黄浦江,先得从吴淞江说起。

在古代,吴淞江(上海市区段称苏州河)是太湖流域最大的河流,它承担着太湖流域的泄洪和蓄水的功能。古人十分重视对吴淞江的治理。

北宋的水利专家郏亶治理吴淞江的基本方法是:沿吴淞江每隔5至7里开凿一条大支流,这种支流一律叫作“浦”,吴淞江是东西流向,“浦”自然是南北纵向的,所以叫“纵浦”。再沿浦每隔7至10里开凿浦的支河,叫作“塘”。这样,就以吴淞江为主河道,又以浦、塘为次河道,形成“井”字形的圩田布局。

当雨季时,这网格布局的河流可以共同分担分流太湖洪峰的重任;而旱季时,它又是天然的蓄水池,起着灌溉农田、抗旱保丰收的作用。

郏亶在奏折中讲,吴淞江从太湖至出海口共计有六十余条“浦”,他能记得住名称的有几十条。我们只要将其中的一些浦名略作考证,就能知道是今天的什么河了。如下练祁浦,就是今天嘉定境内的练祁河,三林浦、杜浦、周浦则是今浦东的三林塘、杜浦河和周浦。如今青浦还有赵屯浦、大盈浦,上海市区则有桃浦、彭浦(旧名蟛蝴浦)、杨树浦等名,它们均是原吴淞江的“纵浦”。

图片

元末明初太湖至吴淞江流域水道图

我从清乾隆年间刻印的《西林杂记》一书中读到了有关黄浦的最早记录。书中说,今天浦东的“三林镇”是由古代的东林、中林、西林三个自然村所组成,其中西林就在今天的三林镇。从云间邑城(即松江城厢)到西林需“东越黄浦,又东而汇北”,西林与黄浦的距离“不及半含”。古代“一含”为30里,“半含”就是15里。可见,当时黄浦距西林也就是西南15里左右。

黄浦是原吴淞江的支流。至于“黄”的得名,清代《上海县志》以为是“其水大而黄”。而实际上与其他河流相比较,黄浦的水不见得就更黄。所以,名为“黄浦”必定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浦”是吴淞江支流的专用名称,吴淞江是东西流向的,理所当然“浦”应该是南北纵向的,而实际上黄浦从淀山湖出来后向南流,在松江南厍处突然转变方向,改为向东流。在上海方言中,把竖的东西放倒叫作“横过来”,而方言中“横”与“黄”同音,“浦”应该是南北纵向的,而这条“浦”在这里被“横过来”改为东西横向流,于是被叫作“黄浦”(横浦)。

图片

黄浦江水系图

实际上在今天的地图上也能看到,黄浦江的上游中一段竖向的河叫作“竖潦泾”,再一段横向的则被叫作“横潦泾”。

此外,民间还有因春申君黄歇率领百姓开凿黄浦,黄浦因而又被称为黄歇浦、春申江、申江等名的传说。我们不能把传说当作历史,但传说也是一种文化,可聊备一说。

黄浦是黄浦江早期规范名称。近代以后,外国人印制的上海地图把“黄浦”标为Whangpoo River,于是被后人译作“黄浦江”。民间又将其简化为“浦江”。解放后,有一部描写解放前黄浦江船厂工人反压迫斗争的电影,就取名《浦江怒潮》;在原北京路外滩码头开办的黄浦江旅游,也叫作“浦江水上旅游”。

图片

黄浦取代了吴淞江

公元1127年,宋高宗迁都临安(今杭州市),大批北方移民进入江南后,耕地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江南是水乡,围滩垦地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捷径,而围滩造地的直接后果就是江河因水流不畅淤塞严重。到了南宋后期,吴淞江因水流不畅,大量泥沙沉淀下来,致使下游淤塞严重,下游的淤塞又造成上游河道不畅通。尤其到了雨季,吴淞江无力承担排放洪峰而使上海成为水乡泽国;而到了旱季,吴淞江又因蓄水不足而使旱情加重。这样,黄浦在抗旱排涝上的作用便逐渐显现出来。

图片

黄浦江形成前

元代著名学者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收录了一位负责松江地区农业的小官吏袁介描述松江农民艰难生活的长诗,其中写道:

……试问何故为穷民。

老翁答言听我语,我是东乡李福五。

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延祐七年三月初,卖牛买得犁与锄。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

谁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绝无潮又竭。

欲求一点两点水,却比农夫眼中血。

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

数车(指水车)相接接不到,

稻田一旦成沙涂。

尽管诗中讲当年的干旱使“滔滔黄浦如沟渠”,但非干旱严重的时候,黄浦一定是一条滔滔大河,它的排泄和蓄水能力大概早已超过了吴淞江。

图片

黄浦江形成后

到了元末明初,吴淞江淤塞严重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明朝永乐年间,大臣夏原吉接受了上海人叶宗行等人的建议:一,放弃相当于今北新泾以东的原吴淞江下游水道,这条被废弃的吴淞江水道后来被叫作“旧吴淞江”,简称“旧江”,后来又讹为“虬江”。今天普陀区有“西虬江”,闸北、虹口区有“虬江路”,杨浦区有“东旧江”,其大致上是原旧吴淞江的走向。

二,拓宽挖深原来的“上海浦”,使它与黄浦相接而成为新的黄浦的下游河流,引黄浦之水北上注入长江和大海,实际上它就是今天黄浦江的下游河道。

三,利用原来的一条叫“范家浜”的河流,使它在北新泾处与吴淞江相接,引吴淞江水在今外白渡桥处注入黄浦。

图片

苏州河穿越外白渡桥后,流入黄浦江

从此,黄浦就成了流经上海最大的河流,而吴淞江则成了黄浦的支流。

图片

陆祭酒筑园陆家嘴

龙华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南,以建于东吴时期的龙华寺而得名。当年龙华寺造得高大雄伟,而黄浦流经龙华附近时曲折多弯,上海旧谚有“黄浦十八弯,湾湾见龙华”之说,大意是在任何曲折的河道上,总能见到龙华寺的高大建筑。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中,当河道出现急转弯时,其陆地中凸出的部分如禽兽之嘴而被叫作“嘴”,凹陷的弯处则称之“湾”。黄浦沿岸曾有多少“嘴”、多少“湾”已讲不清楚了,目前尚存的“陆家嘴”和“周家嘴”已是上海知名度很高的地名。

图片

1900年时的黄浦江

黃浦在流经外滩后,突然由西北流向改为东北流向,在浦东的一边形成了一个约六十度角的尖嘴。据浦东《陆氏宗谱》记载,元代末年,世居今吴江甪直的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第十三世孙陆子顺因避战乱而东迁到今天上海的马桥,算是入了上海籍了。陆子顺多子,其中一子叫陆余庆,陆余庆有一个儿子叫陆德衡(字竹居),官至承事郎,这仅是一不入品的小官吏,他又将自己的家人迁到“浦东洋泾之原”,即今浦东东昌路一带。

陆德衡有一个孙子倒颇有出息,他的名字叫陆深,字渊,号俨山。他聪明过人,读书勤奋,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应天乡试第一名中举人,四年后又以会试二甲第一名(相当该年会试第四名)中进士,以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

图片

陆深画像

陆深发迹后,在浦东老家大兴土木,兴建私家花园——后乐园,同时又圈地建造祖坟,于是这里就被人们称作“陆家嘴”。到了近代以后,与上海最繁华的外滩隔岸相望的陆家嘴就成了浦东最早开发的土地,英美烟草公司的卷烟厂就开设在陆家嘴。

图片

今日陆家嘴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陆家嘴金融区”又成了新时代浦东开发的领头羊,今天的陆家嘴更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图片

周家嘴有路还有岛

沪东有一条周家嘴路。可是这条路离黄浦江还有一段距离,那么这路名的“嘴”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黄浦在流到沪东的“复兴岛”时又是一个急转弯,浦西江岸凸出的地方旧名“周家嘴”,至于周家是何家,旧志中没有记录。到20世纪初,上海开埠已半个世纪,成为贸易大港,出入的船只越来越多,船的吨位也越来越大。自开埠以来,黄浦江从未疏浚过,河道淤塞日益严重,严重阻碍和影响上海港的进步和发展。1905年,上海成立了一个叫作“浚浦局”的机构,专门负责疏通黄浦江。

图片

上海开埠时黄浦江上帆樯林立

黄浦江的市区主航道有几十公里,沿岸都是工厂、码头、堆栈,从河里挖出来的淤泥根本无法就近处理,而必须运往更远的郊区或走长江出海,这又使成本大大提高。当时有人注意到周家嘴处的江面很宽,就将一部分淤泥堆到周家嘴河滩上,再在堆场与河岸之间开一条小运河,确保船只航行安全,于是这里形成了一个长约3.5公里、平均宽度约400米的人工岛,时称“周家嘴岛”。1927年,上海浚浦局出资买下了这个岛,把本局以及下辖的机构都搬到岛上。同年,又在岛与陆地间建造了“定海桥”,于是周家嘴岛又被叫作“定海岛”。

图片

周家嘴岛旧貌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日军占领了定海岛。由于定海岛四面被水隔离,只有通过定海桥才能进入岛上,日军就把岛建成为军火仓库。抗日战争胜利后,浚浦局收回定海岛,为纪念抗战胜利、复兴中华,又正式改称“复兴岛”。周家嘴路是以通原周家嘴而得名的,当周家嘴地名消失后,知道周家嘴路来历的人就很少了。

图片

外滩取名也有来历

旧上海租界,今苏州河至延安东路是旧英租界之地,旧称“英租界外滩”,从延安东路至方浜路是法租界,旧称“法兰西外滩”或“法租界外滩”。有些人习惯望文生义,把“外”理解为外国、外洋,于是“外滩”就被理解为“外国人的滩地”,真是大错而特错。

图片

外滩风貌变迁图,从上到下分别为1849年至1850年,1879年,1898年,1923年

黄浦江是一条宽达800至1000米的大河,又是一条通海的河流,受潮汐的影响,江水每天准时潮涨潮落,落差可达4米以上。以前涨潮时,江水几乎逼近岸线,而退潮时,靠岸处就露出一片滩地。

上海地名习惯,河流的上游处叫作“上”或“里”,下游处叫作“下”或“外”。

在近代以前,南市的老城厢是上海县城区,而黄浦江流经龙华后逐渐进入城邑区,过了陆家嘴后即离开城邑区。黄浦江在陆家浜口(今南浦大桥处)形成了一个急弯,人们以陆家浜口为界,上游叫作“里黄浦”,下游叫作“外黄浦”。里黄浦的滩地称“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又称“西滩”;外黄浦的滩地称之为“外黄浦滩”,简称“外滩”,又称“东滩”。我们在早期印制的地图中都能见到这些地名。

图片

黄浦江上的摆渡船

英租界建立后,他们把英租界临黄浦江的岸地叫作“The Bund”。据说Bund是英文中的外来语,原义为堤岸、江边道路,后来特指他们在远东殖民城市的繁华江岸。中文名则套用上海原有的名称——外黄浦滩,后来被简称为“黄浦滩”或“外滩”。法租界建立后,他们把临黄浦江之地叫作Quai de France,中国人称之为“法兰西外滩”。

外滩最初确实是滩,沿江还有一条船夫拉纤踏出来的小道。后来,工部局以这条小道为界筑起了堤岸,形成滨江大道,就是今天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

据《上海工部局会议记要》记录:开埠后的外滩已成为上海地价最昂贵的地段,有些商家计划打通关系,以高价收买滨江的土地,再临江建造房子,此事立即遭到众多侨民的反对,并形成强制性的法律文书,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获得外滩滨江的土地以及在这里兴建任何建筑物。上了年纪的上海人应该记得,以前的外滩只有海关大楼在滨江有一幢房子,因为海关是中国主权,不受租界的约束,而此外滨江之地没有任何建筑物。

图片

摆渡船两岸穿梭忙

黄浦江把上海分割为浦西和浦东,上海县城在浦西,浦西的经济比浦东发展得快。古代,人们无能力在宽阔的黄浦江上建桥,过江只能依靠分散在沿江的摆渡船。清代上海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渡桥》中咏道:

浦阔无梁阻旅行,

沿滩渡口有船横。

民捐官设都称义,

普济东西往返程。

图片

1910年外滩铜人轮渡码头旧貌

黄浦江水深浪急,一旦遇到翻船落水就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所以上海地方政府禁止私人摆渡。所设渡口通常以政府拨款和民间捐款后委托善堂(旧时慈善团体的称谓)管理和经营。“民捐官设都称义”,就是说不论民间捐款或官方拨款建立的渡口一律被叫作“义渡”。作者原注:“沿浦各渡,西自语儿泾起,历韩仓、沙冈、彭家、巨漕、横泾,折北有邹家、吴冲泾、车沟、关前、王家、乌泥泾、张家塘、龙华,转东有草庵、周家、高昌、南仓、北仓、永济、张家浜、老白、杨家、关桥等,共二十五处。”

“语儿泾”今称“女儿泾”,是黄浦江北岸的支流,在今松江区与闵行区的交界处。这里提到的就是黄浦江流入原上海县境内的25个渡口。这些渡口大部分已消失,其中“橫泾渡”就是今天的“西渡”,“周家渡”即今周江线和周南线,“南仓渡”即南码头,“北仓渡”即董家渡……

图片

民间摆渡载客秩序混乱

今天的上海人把黄浦江对江渡叫作“轮渡”或“市轮渡”。这里的“轮”即“火轮船”或“轮船”。近代以后,西方的由蒸汽机为动力的船进入上海。早期的蒸汽机船上有几只大烟囱,不断冒出火光和浓烟,船的两舷装有很大的轮子,蒸汽机带动轮子,轮子推动船行进,这种船被叫作“火轮船”、“小火轮”、“轮船”。后来这种轮子被装在船尾底下的螺旋桨替代,但人们仍把机器船叫做“轮船”。

清宣统元年(1909年),浦东的塘工善后局要疏通东沟及附近的河道,每天有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及工具必须从浦西运往浦东东沟。他们租用了一艘小火轮,定时往返于铜人码头(今北京东路外滩)与东沟之间。为了增加收入,小火轮也临时搭客,酌情收取渡资。想不到搭客的收入足以抵消租船的开支。第二年,塘工善后局就正式开办了从铜人码头到东沟的定期航班。这一年被定为上海浦江轮的创始年。

图片

外滩铜人轮渡码头

进入民国后,浦东的经济发展渐快,沿江有许多码头、堆栈、仓库、工厂,居民人数也迅速增长,每天往来浦东与浦西之间的人数不断上升,于是有商家投资建立了其(其昌栈)威(威赛码头)线(即后来的其昌栈——秦皇岛路)、塘(塘桥)董(董家渡)线。私人经营的渡轮大多是吨位小的旧火轮,码头设施也很差,致使轮船相撞或乘客落水事故不断。

1928年,上海市公用局正式申请成立上海市轮渡公司,垄断经营黄浦江对江渡,从此上海人就把黄浦江对江渡叫作“市轮渡”。

图片

20世纪30年代的市轮渡码头

之后,上海市轮渡公司多次兴建了轮渡码头,开辟庆定线(庆宁寺到定海桥)、春北线(春江路到北京路)以及东东线(东门路至东昌路)等多条对江渡航线,为市民提供了渡江的便利。

亲爱的朋友们,

你坐过黄浦江上的轮渡吗?

有过什么难忘的经历,

别忘了留言与大家分享哦!

图片

来源:老友新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