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有声版(1—8) 朗诵:金笛

 聚力阅读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总第1734期





图|布衣
版权©️归原作者

01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1日,晴。

下午五时许,忙碌了一天关于《安阳历史文化丛书》的事,步行回家,路经住宅楼前花园,忽然,看见一只喜鹊衔着一根细细的枝条,穿越花丛,向附近一棵槐树飞去,紧接着,又一只喜鹊飞向那棵槐树,落在同一处。“哦!它们要在这儿筑巢”我自言自语。出于好奇,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

那棵槐树长在我们住宅楼前花园的路边,正对二单元门口,胸径尺余,高愈五丈。本来树冠很大,由于树荫影响到了部分住户的采光,小区物业方面去年秋天进行了大动作修剪,主干被锯掉,只剩下一个次干。那棵槐树,或昂首挺立,或临风起舞,都格外引人注目。次干正上方,有三个粗壮斜枝,形成一个树杈,理论上讲,是非常适宜鸟儿筑巢的。可是,两只喜鹊在那儿摆弄了好长时间,最终还是一个枝条也没有放上去。一根枝条掉到树下冬青球一侧的新芽上,又弹起来,落在树下草坪上,另一根枝条直接掉到树下的草坪上。看上去,两只喜鹊并没有太在意,而是急忙远飞。

担心长时间观察惊扰喜鹊,趁此机会,我躲到三单元门口,远距离观察。几分钟过去,两只喜鹊,又一前一后衔着枝条飞来。只见它们放上去一根,滑落下来,又放一根,又滑落下来。就这样,一个小时过去,两只喜鹊很多次的往返,很多次的搭建,结果,树杈上仍然空空如也,真替它们着急。心想,这肯定是一对年轻的喜鹊夫妇,缺乏筑巢经验。又想,不知它们有没有耐心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找出一些好的搭建方法来。太阳落山了,两只喜鹊的身影消失在了渐浓的暮色里。

这天晚上,我想到了许多关于喜鹊的事情。想到从小就听大人们说,喜鹊是吉祥鸟;想到考大学那年,一大早,喜鹊就在自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枝头“喳喳”叫个不停,母亲高兴地说“喜鹊叫,喜事到”,果然,就在那天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深知这是一种巧合,但又自然而然平添了对喜鹊的喜爱;想到了前几年在淇河边,亲眼所见三十多只喜鹊围攻两只猛隼,穷追不舍,直至那两只猛隼离开自己的领地才算罢休。那戮力的战斗情景和勇敢精神,着实令人惊叹。如今,一对喜鹊要在住宅楼前筑巢,这是多么好的事,又是多么渴望它们能如愿以偿啊。




02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2日,晴。

晨起,凭窗送目,楼下一丛丛榆叶梅,枝头飞红;远处一树树海棠,争奇斗艳。观察喜鹊心切,我并没有陶醉于花花草草,则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喜鹊筑巢的那棵槐树。高大的槐树,在花丛间挺拔着,俨然像个巨人。微风吹拂下,墨绿色的树枝,在晨辉里轻轻地摇曳,别有韵味。我时而把目光停留在那棵槐树上,时而环顾周围,四处寻觅着喜鹊的身影。

来了!喜鹊夫妇一前一后,衔着枝条从对面楼顶俯冲而下,依次落在距离筑巢树杈下边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树枝上,稍停片刻,纵身一跃,落至筑巢处。很遗憾,两只喜鹊摆放的枝条相继落地。在窗前观察近两个小时,又是数十次的搭建,数十次的失败。看到滑落在草坪上的密密麻麻的枝条,看到它们不断远去的身影,禁不住,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这时,正巧看到一位女保洁员去捡拾那些落地枝条,考虑到或许喜鹊还会再用,尤其怕惊扰喜鹊,我急忙下楼,说明情况,请求她暂缓几天清理。女保洁员笑了笑说“中,那就缓几天吧。”紧接着她又说道:“小区建成快20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喜鹊在这搭窝呢。”

喜鹊筑巢竟是如此的不易。那么多无效的辛劳,对于它们的耐心确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就是成功。也许,鸟儿们也懂得这个道理。此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喜鹊夫妇能够坚持,再坚持。

喜鹊夫妇非常有耐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执着。从昨天发现它们筑巢到今天下午五时,整整一天时间过去,连一根枝条都没摆放上去,但是看上去,它们却并没有气馁。

夕阳缓缓下沉,晚霞也渐渐红了起来。这时,喜鹊似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只喜鹊衔来了一个弯弯曲曲的枯树根,另一只喜鹊衔来了泥巴。这根特殊的建筑材料与以前衔来的又细又直的枝条相比,明显不同,增强了防滑性能,加上有泥的粘合,它们终于成功地摆放上了第一根枝条。对它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果。于是,喜鹊夫妇兴奋起来。它们纷纷登上高枝,喳喳,喳喳,翘着长长的尾巴,叫个不停。这是在庆贺吗?一定是在庆贺。真的值得庆贺啊!为这一根枝条的成功摆放,它们的执着,着实令人感慨。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必然会有很多次的成功。

期待明天喜鹊夫妇筑巢顺利。



03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3日,晴。

早晨,我被喜鹊“喳喳”的叫声吵醒,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刚好六点。

起床后,寻声望去,发现喜鹊夫妇已经开启崭新一天的劳动。一只喜鹊站在枝头欢唱,另一只喜鹊在树杈上摆弄着枝条。细看,树杈上已经搭牢两根枝条。转眼间,第三根枝条也固定好了。考虑到,这对喜鹊夫妇在此筑巢的决心已定,接续下来肯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于是,为记录它们筑巢乃至整个繁殖过程,我在窗前支起了照相机。

观察中发现,它们五六分钟就会衔一根枝条回来,频率很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有效劳动,只有个别枝条滑落下来。我注意到,今天它们衔来的枝条,多数是比较粗而且带些细小枝杈的。这大概是喜鹊夫妇从过去一天半的实践中悟出来的经验。它们还不时衔些泥浆,用以固定枝条。一般情况下,谁衔来的枝条谁负责搭建,必要时它们也会密切配合。

录像记录这样个精彩片段:一只喜鹊衔来一根又粗又长而且带着毛杈的枝条,在搭建中受阻,另一只喜鹊见状,急忙上前帮助。两只喜鹊的眼神似乎有所交流,之后,改变了行进路线,各自用嘴吊起那枝条一端,形成前拉后推之势,穿过三道密集树枝关卡,终将那根特殊级别的枝条,牢牢固定在重要位置。

在鸟儿的世界里,喜鹊应该属于非常聪明之类的吧!除了本能,或许还有一定的思维。过去对喜鹊的认知甚少,只知道是吉祥鸟,就连对它们的体态和羽色认知也是粗浅的。过去印象最深的当是黑加白的羽色,大家通常也叫它花喜鹊。从高处俯瞰,当金辉洒在那树、那枝杈上,侧逆光中的喜鹊,羽色是丰富而多彩的,体态动作,是灵巧而优美的,无论是大步流星地行走,还是起飞降落,特别是衔着枝条行进的姿态,都能彰显出绅士风度和矫健之气。

我特别喜欢它们飞行的状态,或双翼奋振,高空翱翔,或双翼伸展,低空滑翔,或从高远处,箭一般俯冲过来……真是妙极了!它们飞行的神态,酷似某种特款飞机。准确的说,是人类借鉴了它们的形态与某种原理制造出了特款飞机。由黑白蓝紫构成的羽色,更是让我深感惊讶。喜鹊雄雌羽色没有大的差别,黑羽是主题,从头到背到尾,总体为黑色。白羽分布在腹部和两翼外侧,蓝色、紫色分布在两翼中间及长尾末端。嘴眼与腿爪为浅黑色。尤其是两翼和尾巴上那璀璨夺目的宝石蓝,美得简直让人窒息。难怪有人说,许多美的东西,一不留神都会从眼皮底下跑掉。

喜鹊夫妇忙碌了整整一天,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远远望去,今天喜鹊夫妇牢固搭建的枝条,少说也有七八十根,尽管看上去还是横七竖八,毛毛草草,酷似柳编学徒工编织的一个筐底,但是,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突破啊!也许明天就会看到一个坚实的鹊巢基础。

04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4日,晴。

楼前花园里的花儿们,争先恐后地开着。树上的,地上的,叫出来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数不清的花儿开成一片花海,五颜六色,斑斓至极。

鸟儿们相互邀约似的,纷纷登场。布谷鸟、白头翁、乌鸫、戴胜等等,引吭高歌,此起彼伏。真可谓鸟语花香也!对于这些鸟儿们来说,它们都是这儿的客人,是观光者。因为自从喜鹊在此筑巢以来,这里就属于喜鹊夫妇的领地了。它们能否在此久留,并非自己说了算,决定权在喜鹊夫妇那里。

早上,由于喜鹊夫妇只顾忙于筑巢,并没有在意那些鸟儿们的冒犯,直到上午九时许,一只喜鹊衔着枝条归来,发现一只乌鸫站在筑巢那棵槐树枝头歌唱,才怒火中烧,大发雷霆。只见它丢弃枝条,“喳喳喳喳”高声喊叫着,立即冲向乌鸫,乌鸫惨叫声声,落荒而逃。诸鸟儿们见势不妙,也纷纷离开。

今天喜鹊夫妇筑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搭建一个坚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似乎它们也懂得这个道理。它们衔来的枝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弯有直。显然是根据需要取材的。搭建方式也不仅仅是摆放,更加注重别插。斜着别,竖着插,横着摆,让每个枝条与枝条之间,让整个巢基与树干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我站在远处目测,巢基酷似一个圆锥体,垂直高度十五公分左右,平面直径,少说也有六十公分。一个比较庞大的鹊巢基础,被牢固地镶嵌在树杈上,着实令人感叹。

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负”。苦心的鸟儿们也应了这句话。一个稳固的鸟巢底座,精彩呈现。

完成巢基搭建任务,已是下午六点,它们决定收工。然而,喜鹊夫妇并没有马上离开,则是双双飞至对面楼顶,沿着女儿墙走来走去,眼睛始终盯着那个巢穴基础。是在欣赏和守望它们的劳动成果呢,还是在谋划下一步搭建方略?过了许久,伴随几声欢叫,它们一起飞向远方。

目送喜鹊远去的身影,深望着那棵立于花丛之中的大槐树,凝视着那个用枝条搭建起来的鹊巢基座,除了感慨,还是感慨。感慨喜鹊夫妇筑巢技能飞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感慨那棵大槐树默默托起了喜鹊们的梦;感慨这美好的春天所带来的一切美好。

05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5日,晴。

今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耳熟能详的诗句,常常是清明天气的真实写照,然而,今年的清明,却一反常态,风和日丽。由于一大早我就驱车回老家祭祖,大半天没顾上关注喜鹊夫妇筑巢的事儿。不过,在京珠高速两侧,倒是看到了很多喜鹊筑巢的身影。成双成对的喜鹊,似乎都在追逐同样的梦,为族群繁衍、薪火相传,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而奋斗。一个个新建和陈旧的鹊巢,镶嵌在一棵棵初染嫩绿的高大杨树上,宛如一道别致的风景,处处撩动心弦。

近些年来,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变化,喜鹊,包括其它鸟儿们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爱鸟护鸟已经成为一种责任,成为人们的广泛认知和自觉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并非空谈,正实实在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许许多多的人们早已把鸟儿当作朋友,尤其是对待喜鹊这类吉祥鸟儿,总是爱之有加。

祭祖归来,已是下午三点。楼前花园的花儿们静悄悄的开着,芬芳馥郁。喜鹊夫妇忙于筑巢,来往如梭穿行,又似同台竞技一般。它们娴熟的动作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惬意地近距离观察许久,而它们却无视我的存在,一心扑在筑巢上。

今天喜鹊夫妇筑巢速度惊人,到下午六点多收工时,巢儿已增高20公分之多,登上七楼俯瞰,巢穴中心空间足够大,容纳四五只成年喜鹊绰绰有余,巢壁周边向外倾斜,好像一个柳编箩筐,粗略估算,至少需要200多根枝条,也就是说,平均每只喜鹊超过100根枝条,且不说取材不易,搭建不易,单说往返100多趟的奔波,需要付出多大的辛劳啊!

倘若是苍鹭筑巢,至此就已经算上豪华型了,在赵河看到过许多苍鹭的巢穴,临崖壁而建,以崖柏枝干为依托,用枯树技编织一个锅盖式形状的简巢,就开始产卵孵化育雏了。喜鹊夫妇绝对不会就此为止。

夜深深。喜鹊们不负春光的情形,反复在脑海浮现。

06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6日,晴。

今天早晨,不到六点,喜鹊夫妇就来到施工现场。奇怪的是,它们并没有接续昨天的工程向上搭建,而是开始了巢内建造。

据有关资料介绍:鹊巢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外部的球状体,由枯枝条建造而成;第二部分是巢内底部碗状体,由泥草混合建造而成;第三部分是碗状体内的铺垫与护墙,由细软干草和棉絮、羽毛等物构成。

今天喜鹊夫妇着重做了两件事。一是整理球状体内侧枝条,着力点是把内壁搞规矩。由于它们不会使用什么工具,唯一的办法就是嘴啄。只见喜鹊费尽力气,站在巢内,一根一根地啄,直到枝条规规矩矩为止。要把巢穴内壁的枝条,搞得整整齐齐,对于喜鹊夫妇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些枝条牵一发而动全军。怕破坏大局,它们会特别小心翼翼。有些枝条搭建时别插得很牢固,现在整理起来挺费劲的。我亲眼目睹,为整理好一根枝条,那只喜鹊用嘴啄了几十次。

二是垒砌巢内碗状体凹槽。这是巢内的重点工程。碗状体的大小高低,坚固与否等质量的好坏,都会影响到繁殖喜鹊宝宝的成功率,因为这既是喜鹊宝宝的产床,也是喜鹊宝宝生长的摇篮。把一嘴一嘴的泥草衔过来,本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何垒砌,也是一个技术活儿。但是看来,喜鹊夫妇信心满满。

说来也巧,下午赶上了物业人员浇灌花草,采取泥草方便多了。它们非常珍惜这大好的时机,很长时间不舍得休息。喜鹊夫妇选取泥草也是很讲究的。草要干,不用鲜嫩的;泥要稀稠适当,如同千百年来人类用麦秸泥砌墙、盖房子,更像小燕子筑巢。

喜鹊夫妇为什么现在就开始建造内巢呢?细思量,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让我想起30年前一件事,一位朋友承担一个企业项目,为在确保质量前提下早日竣工,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统筹方法。如:厂房主体建好,也是先做地面基础和内墙处理,而后再做外墙和其它工程。这样,为设备到位随时可以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提前了三个月建成投产。喜鹊夫妇这样做,首先是方便施工,这一点应当肯定。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为碗状体干化留足时间,因为用泥草垒起来的内巢,晾干需要一个过程。有关资料表明,一但鹊巢建成,紧接着就是产卵期……

科学,无处不在。

07
喜鹊筑巢日记

2022年4月7日,晴。

“喳喳喳!喳喳喳……”

吃过早饭,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正在看《朝闻天下》,忽听窗外传来喜鹊嘈杂的吵闹声,而且越来越急,越来越大。我坐不住了,关电视,下楼。

寻声望,两只喜鹊站在北楼三单元正上方的女儿墙上,面向西北,另外两只喜鹊则站在楼顶花架上,面向东南。双方对阵,相距也就三四米,一个个高翘着尾巴,扇动着翅膀,伸长着脖子,争吵甚是激烈。

仔细看,站在女儿墙上的那两只喜鹊,应该就是在此筑巢的喜鹊夫妇了。想来,吵架的原因,也许是花架上那两只喜鹊,侵犯了喜鹊夫妇的领地。

争吵着,僵持着。突然,喜鹊夫妇几乎同时跃飞至花架上,对准来犯者,嘴啄,爪抓,翅膀扇拍,猛烈攻击起来。但那两只喜鹊并不畏惧,非但不退离,反而直向楼前花园冲了过来。喜鹊夫妇紧随其后,穷追不舍。顷刻间,楼前花园的草坪上,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

一对一,捉对儿厮打,你来我往,你高我低,你死我活,双方顿时缠斗成了两团黑影。刀光剑影、飞沙走石之感袭来,恍惚间,我也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了。突然,一只喜鹊用双爪死死按住对方,啄其头、颈和两翼上端。被压在身下的那只喜鹊,则仰面朝天,一边惨叫着,一边抖动双翅拼命反抗。幸好,同伴挣脱对手,及时来救,才得以脱险。

战斗停止,两只喜鹊匆匆飞离。草坪上,留下几片带血的羽毛。

留下来的,想必就是喜鹊夫妇了。它们跳上槐树枝头,吼了一阵,相伴飞上南楼房顶。

接下来一整天,没有看到喜鹊夫妇筑巢的身影,也没有听到喜鹊夫妇开心的叫声。它们筑巢的那棵槐树,孤寂地站在那里,若有所思。

今天,看了一期现实版的《朝闻天下》。很是感慨。

哎!人世间,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地震,海啸,还有……鸟儿们的世界啊,也不例外。

衷心祝福,一切安好。


08
喜鹊筑巢日记

2002年4月8日,晴。

昨日的不快,云消雾散了吗?或许已经化作奋发的力量。

喜鹊夫妇,一大早就来到工地,不停地衔枝条搭建外巢。速度之快,出乎我的预料。一天时间,外巢拔高二十公分之多,而且向外倾斜,直径超过八十公分。喜鹊站在巢内,人在平地眺望,已经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子,就连头部和高翘的尾巴,也只能看到一点点。

今天,多次观察到喜鹊夫妇密切协作的情景:一个站在巢穴边缘上负责搭建,一个不断地衔来枝条,二者配合非常默契。这也自然使我忆起儿时看到的农家建房的场景。有人站在墙上垒砌,有人递砖递泥。噫!万物皆有灵性,有些方面也是相通的,除了天性与本能之外,也说不清相互之间的依存和影响。

喜鹊夫妇对于每一根枝条放置都是很认真很精心的。一旦发现工程问题,就立即纠正,绝不糊弄自己。它们依旧采取别插摆方式,把牢固与实用放在首位。任何一段工程的优劣,都会关乎到全局的成败,接下来就要进入收笼和封顶了,所以,今天的工程至关重要。

为把昨天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更为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缩短工期,早日完成繁育鸟宝宝的使命,从天刚蒙蒙亮到日暮,除了觅食,全部精力用在了筑巢上。喜鹊夫妇惜时如金,又似乎在憋着一股劲儿干活儿,它们真的很辛苦!这一天,没有听到喜鹊夫妇的欢叫声。

今天,我突然发现,那棵大槐树枝头纷纷吐翠了,翠得养目,翠得撩心。那翠,有节奏地律动着,闪耀着。我敢说,那翠是一种生命力的爆发……

历经一个寒冬的苦难和积淀,所有的能量与激情都会在春天燃烧。

作者简介

布衣,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辞赋》《中国诗赋》《大河诗刊》《安阳日报》等报刊。

朗诵者简介

金笛,随和,知性,在禅意的修行中,感悟人生,修养心性。

往期精彩回顾



布衣 | 乌 鸫    朗诵:金笛

 布衣 | 中国文字博物馆赋

 布衣 | 雪(诗一组)

布衣 | 七律 · 战疫    书法:王志立   朗诵:胡劲松

布衣 | 满江红·驰援   书法:王志立   朗诵:胡劲松

布衣 | 雅居夜语

布衣 | 洹水浅吟   朗诵:申勇

布衣 | 晚秋(组诗)

布衣 | 小院书屋赋 朗诵:李晓慧

布衣丨 林虑石(组诗)

布衣丨 观霖散记 朗诵:申勇

布衣丨 太行平湖记 朗诵:宋维东

布衣丨 借书记

布衣丨 太行走笔 朗诵:风清扬

布衣丨 林虑山赋 朗诵:宋维东

布衣丨 二十四节气咏叹 朗诵:金笛

布衣丨 麦子熟了 朗诵:金笛

布衣丨 雪花洞探访 朗诵:申勇

布衣丨 西裴小镇赋 朗诵:金笛

布衣丨 赵河苍鹭赋

布衣丨 修鞋记        朗诵:申勇

布衣丨 全红婵(组诗)

布衣丨 七夕节

布衣丨 洪河观鹭记      朗诵:黄进朝

布衣丨 林虑石(组诗二)

布衣丨 易园即景

布衣丨 飞雪(组诗)

布衣丨 花乡(组诗)

布衣丨致安泰苑核酸检测点   朗诵:若楠

布衣丨他们都是英雄 朗诵:金笛

布衣丨全市解封感言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一)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二)

布衣丨拍梅记 朗诵:金笛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三)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四)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五)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六)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七)

布衣丨昙花小记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八)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九)

布衣丨喜鹊筑巢日记(十)

布衣丨暴雨记

布衣丨无花果有记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