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人性的天眼,要相信人性,而不是人品

 双木大爷 2022-08-02 发布于四川

人到了中年,越活越明白,然后才能慢慢领悟一个道理:

任何时候都要相信“人性”,而不要相信“人品”。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千百年来,人性从未改变,而人品是后期驯化出来的,是用来压制真相的。

很多人太单纯,因为不懂人性的规律,太相信人品,重情重义,最后吃了大亏。

文章图片1

当初韩信手里握着重兵的时候,谋士劝他背叛刘邦,与刘邦、项羽共享天下,这样子对自己更有利。不然刘邦收拾完项羽,接下来遭殃的就是自己了。

韩信说:汉王给了我非常优厚的待遇。他在他的车里给了我一个座位,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很明显,韩信虽然身居高位,却不知人心、人性。还把感情、道德、人品看的很重。

但谋士劝韩信不要那么单纯,不要太相信人品,不要以为和谁关系好就万事大吉了。

谋士还举例说:

起初,常山王张耳与成安君陈馀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因为利益纠纷,两人互相怨恨,互相争斗。这两个人的友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然而,最后大家都想自相残杀。为什么?

因为利益太大,人们贪婪自私的人性就会暴露无遗。

当初,大夫文采,与越王勾践,历经十余年苦难,致力于帮助勾践灭吴称霸。然而,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勾践却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最终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因为人性就是这样,正如《人性的弱点》中所言:忘恩是人的本性,如果我们渴望他人感恩,多半是自寻烦恼。

谋士苦口婆心告诫韩信:以交情友谊而论,您和刘邦就比不上张耳与陈馀了;以忠诚信义而论,也就赶不上大夫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了。

但是感情和忠诚在残酷的人性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希望你能慎重考虑!

韩信虽然觉得谋士的话很有道理,但就是说服不了自己背叛刘邦。他选择相信刘邦的人品,最后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后,刘邦立即夺取了他的兵权,把他迁移到楚王那里,后来又把他贬为淮阴王。

当刘邦派人把韩信绑在车上时,韩信恍然大悟,道:“真是像人们说的'狡兔死,走狗亨;飞鸟尽,好弓藏;'敌国破,谋士亡'。现在天下太平了了,我早就该被煮死了!”

可惜,韩信醒悟得太晚了。最后被困在长乐宫钟室被杀,三族被杀。

以上就是韩信相信人品不信人性的全过程,是咎由自取。

文章图片2

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尽快醒悟到这个道理——我们永远只相信“人性”而不要相信“人品”,我们会吃大亏,上大当,甚至倾家荡产,丢掉自己的命。

比如你觉得你和某人交情不错,觉得对方人品不错,那你就把钱借出去。这就是高估了人性的善,低估了人性的恶。最后很可能人财两空,和好朋友反目成仇。

我身边有好几个亲戚朋友,因为太相信别人的人品,看重感情,借给朋友一大笔钱,最后被朋友整惨了。

莎士比亚说:“借钱给别人会让你人财两失,向别人借钱会让你挥霍无度

羊皮卷上还写着,“如果你借钱给朋友,你将失去作为利息的友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人性和利益面前,一切都经不起考验;人都是自私的,趋利避害。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信中告诫儿子:利益是检验我们人性的试金石。利益是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本质都会一览无余。

一个人,因为太相信对方的人品,看重感情,而忽略了人性的恶,最后一定是受骗的一方。

进入社会,不上战场,但酷似战场。因为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波,甚至互相争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你一点人性的规律都不懂,一直在谈感情,谈人品,谈仁义道德,那么你迟早会成为别人待宰的羔羊。

那些满嘴感情的人,往往先背叛感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往往是最没有道德的。

文章图片3

五万块的借款,可以让朋友原形毕露,

50万的彩礼可以结束一段爱情,

百万美元的财产可以让兄弟反目成仇。

所谓的感情和人品,在人性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

所有的情感关系,只有最终转化为利益,才会长久。

这也导致了一个令人心痛的现实: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不是感情。

知道了人性的规则,我们便可做人做事无往不利;如果我们不了解人性的规则,我们就会经常受伤,被感情所困,被欺负,被出卖。

甚至在你不懂人性,不出人头地的时候,连父母兄弟老婆都瞧不起你。

比如当年苏秦面对家人“前倨后恭”的态度时,他觉得:同样我也是一个人。我穷的时候,亲戚们都讽刺挖苦我。我很有钱,亲戚朋友都来讨好我。我的父母兄弟都是如此势力,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是的,中年人要抛弃一切幻想,越活越明白,永远只相信“人性”而不相信“人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越走越上坡路。

结束语:

到了中年,我们的价值观大多是从学校、家长、书本上学来的,被动吸收。我们很难区分好与坏,所以我们总是把感情、人品、道德当做宝贝。

文章图片4

但是中年以后,我们在社会上打拼了很多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之后,发现社会和人心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关系,性格,感情都不靠谱。

甚至,我们会发现,那些满口感情、品格、仁义道德的人,眼里往往只有利益。

这时,另一个词——“人性”不断涌入我们的大脑,引导我们反思过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是的,我们应该活得更现实,内心更强大,永远相信“人性”,而不是单纯的相信“人品”。

因为人都是善变虚伪的,而人品和人设都只是一种伪装。

透过现象看本质,始终相信人性的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主导性,充满正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