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乱弹之学词初阶(九)

 朱福生 2022-08-02 发布于辽宁

第十节 词的发展过程(八)

        ——词坛流派分析

词这种文学形式肇始于唐代,五代渐兴,而宋为最盛,故称宋词。

北宋时期,词的体裁形式渐趋多样化,风格也渐趋分化。到了南宋时期,词逐渐与音乐脱离,不再用来歌唱,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文学形式。

金元时期,词的创作渐趋低沉,没有大家巨擘出现,逐渐为杂剧小说所掩映。

明代的词学乏善可陈,能为现代人熟知的只有杨慎一人。清朝词有复兴的迹象,有王士祯、朱彝尊、陈维崧、纳兰性德、戈载等等,但多以词学批评、音韵学研究为主,作品并不很知名。近年来,社会对纳兰性德比较追捧,《饮水词》为大家所喜欢。

词学从唐、五代到前清,历经近千年发展,作品汗牛充栋,但究其创作风格,不外“婉约、豪放”两宗,或曰“密、疏”二宗。即:词情蕴藉为婉约、为密;气象恢宏为豪放、为疏。

自李太白、白居易、刘禹锡为始,至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到“二主一冯”(中主后主冯延巳),再到北宋初年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他们作品的内容大多是儿女私情、风花雪月、离愁别绪、官场沉浮等等,风格婉丽柔靡,很少有刚健之气,自然都应该归于婉约一派。

在这之前的婉约词人,除了前几节列举到的,还有薛昭蕴、牛峤毛文锡、顾瓊等花间派词人,以及稍晚一些的孙光宪、张泌等,宋初的王安石、晏几道、李之仪、张先等都应该归属婉约一派。

范仲淹的词,已经有了豪放的锋芒。直到苏轼“横放杰出”,“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以诗为词,把对国家安危担心、对人民疾苦难的关注对人生旷达的襟怀等各个方面的题材都写进词里,“无不可运用的题材,无不可描绘的事物,无不可表达的意境”,开豪放派的先河。

苏轼之后的黄庭坚、贺铸、晁补之都仿效苏轼的词风进行创作,但成就未能超越苏轼。

南宋初年的张孝祥,词风有苏轼的影子,但终究缺乏有影响力的作品。直到辛弃疾出现,继承并光大了豪放派的创作风格,创作成就也能比肩苏轼,后世并称“苏辛”。

辛弃疾之后的陈亮及“辛派三刘(刘过、刘克庄、刘辰翁),都沿袭辛弃疾的词风进行创作,但都缺乏辛弃疾的知识厚度和豪气,被后世蔑称为“徒事叫嚣”。

豪放派在此后几百年之内一直很低迷,直到清朝初年,陈维崧的创作才又有了“苏辛”的影子。

为了更清晰地品味婉约与豪放的特点,我们分别选取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永遇乐》进行对比鉴赏。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评注]

这是一首怀旧抒怀词。通过回忆过去在汴京中州的美好生活和如今憔悴凄凉的境况相对比,表达对故国的思念,读之怆然涕下。通篇都是家常话,无用典,无比兴,只是用两种心态对比,便让作者凄苦的心境跃然纸上。

《永遇乐》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评注]

这是一首怀古词。通过怀古,表达坚定地抗金主张,表现出坚定的战斗意志。上片用孙仲谋和刘裕(寄奴)的故事,怀念他们曾经在京口建立的伟业,表示自己也想像他们那样为国立功。气势非常豪迈。下片用了刘义隆、廉颇的故事,叙述刘义隆仓促北伐造成失败的教训,用廉颇的故事写自己雄心犹在而不被人重视,风格苍凉沉郁。

同样的词牌,易安和幼安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一个用寻常语言,一个用历史典故;同样怀旧,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一个是凄凉、苦闷,一个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所谓的婉约与豪放。

在苏轼之后的秦观、周邦彦又走了婉约的道路,在词的内容方面注重个人情怀的抒发,在词的写作技术上注重遵守格律,注重与音乐的协调。之后的李清照、姜夔更是把婉约词风发展到极致。此后的吴文英、王沂孙、张炎、周密,都是沿袭姜夔注重格律的创作风格,走婉约路线。

此后金、元、明各朝的词坛,均是婉约词风占主导,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

其实,所谓的婉约与豪放都是相对而言的,是指某个词人的主要特点而言的。许多婉约词人也偶有豪放之作,许多豪放派词人也写出了许多词情蕴藉的婉约之作。我们选取苏轼的一首《蝶恋花》与柳永的《蝶恋花》相比较一下: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评注]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词。表面上是表达伤春的情绪,实际也表达作者内心失意无奈的心情。用白描的手法铺叙暮春的景色,语言婉丽顺畅。后人评价“枝上柳绵”句恐屯田(柳永)未必能过。

《蝶恋花》 柳永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消得人憔悴。

[评注]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词。上片开篇点出主题:离愁。之后写景,作者登高望远所见草色山光,给人迷离空旷的感觉,是为了渲染离愁。下片抒情,写作者的心理活动,百无聊赖。最后以“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消得人憔悴”作结,健笔写柔情,写出了无尽缠绵之情。

虽然都是写作者内心细腻的感情,但苏轼和柳永还是有所不同,苏轼的感情里透着达观的心态,柳永的感情永远都是那么旖旎、细腻、缠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