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现代精神医学早期的追索 ——先辈伍兹、雷曼、魏毓麟、许英魁的光辉历程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编者按:对于我们精神医学的前辈在艰辛曲折奋斗中创造的历史,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必将时刻谨记,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创造出更加美好精神卫生的明天。谁要是忘记了我们精神医学前辈的历史,那就意味着对精神医学前辈的背叛,对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背叛。

北京是我们的伟大首都,北京现代精神医学起步早,技术力量雄厚,对全国精神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精神病学》教科书中显示,1906年北京就建有精神病院,北京安定医院医院介绍中写明其前身为1914年由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创办的“疯人院”,但有关这二所医院(甚或就是同一所医院)具体史料无从查找。这类医院规模小,设施简陋,仅能起到对少量精神病人的管理和收容作用,真正现代精神医学应起始于1928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的创建及展开。

清末民初,西方医学进入中国,时任袁世凯大总统待从医官的伍连德(190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首位华人博士)建议兴办现代西医院,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帮助,于1915年收购协和医学堂(1906年英、美五个教会合办),于1916年投资建造中西合璧宫殿式的学校和医院。1917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开张,首任校长为Eranklin C.Mclean,学制八年。该院初建时就要求非常严格,教师和医师从美、英等国聘请,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很高,在国内外影响很大。1919年伍连德与颜福庆等创办中华医学会,其后伍连德在全国先后创办了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院等二十多所医学院、医院,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成绩卓著,被誉为我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1919年美国神经精神科医师伍兹(AH Wood)应邀从广州来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担任神经精神病学副教授,1922年开设了神经精神病学课程。1928年协和医院正式建立神经精神科,由伍兹医生任教授、科主任,当时该科成立时还有Davidson Black(发现周口店北京人化石)、魏毓麟、程玉麟等医生。伍兹医师教学认真,除开展教学和门诊工作外,还带领该科医生指导帮助北京市疯人院(位于高公庵)医疗业务及学生临床实习工作。伍兹非常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分别于1930年将魏毓麟、1931年将程玉麟推荐到美国、德国留学深造。1932年美国医师雷曼(RS Lyman)由上海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接替伍兹担任科主任、教授。雷曼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提高,期间雷曼在北京协和医院培养了粟宗华(上海)、凌敏猷(湖南)、许英魁(北京)、张沅昌(上海)、黄友岐(湖南)等医生,还将他们推荐到美、英、德等国深造,回国后均成为知名的神经精神科专家,分别在所在地创建并发展了神经精神专业,取得显著成绩。

雷曼医生非常重视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与北京疯人院的关系,魏毓麟(1899—1967)1931年从美国宾州大学费城总医院留学返回北京协和医院任神经精神科副教授,1933年魏毓麟兼任北京疯人院院长,并将该院从甚为破落的高公庵民房中搬迁至地坛公园内,修建房屋,改善住院条件,1935年该院更名为北平市精神病院,设置病床200张,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神经精神科的教学医院(即现北京安定医院前身)。1934年程玉麟由德国、美国留学后返回北京协和医院任神经精神科副教授,并时常帮助魏毓麟院长协助指导北平市精神病院的医疗、教学等业务工作。1936年程玉麟离开北京先后去南京、成都继续发展(另有专文),成绩很大。

许英魁(1905—1966),1934年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在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任住院医师和助教,在雷曼教授领导下工作,他勤奋好学,工作认真。雷曼对他极为赏识,1938年雷曼推荐他到德国和美国深造,主要研究神经病理学,1939年10月许英魁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林学院学习回到北京协和医院任副教授,当时国家形势紧迫,华北已沦为日本殖民地,但他为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不懈努力,在做好临床、教学的同时完成十多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外籍教授大部撤离,协和医学院停办。1942年8月许英魁教授被聘为北京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主任、教授(并兼任北平精神病院医务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科门诊开始设在北大医院西侧原国民党军阀万福麟的花厅,当时设施简陋,经济困难,许教授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了医疗和办公用品,建立医疗制度,设计神经精神科病历格式,引进和培养医务人员,还特别重视心理工作和社会工作人员的配备,1943年10月门诊开张,1943年北京医学院开设神经精神科课程,许教授讲课水平高,常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浅出,条理分明,使学生们听课入神。科内人员逐渐扩大,质量明显提高,1943年末利用万福麟旧宅小楼改成病房,设床位20张。同时许英魁教授关心北平精神病院(地坛)的发展,检查指导那里的工作,注重查房和病案讨论,查房和小讲座许教授均使用英语,病案讨论时要求每人都要发言,凡是诊断、分析不正确的,他都毫不客气地指出,还要求年轻医师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撰写论文。工作之外他又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和蔼可亲,每年都要约下属医生在他家聚会,亲如一家。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北平精神病院从地坛迁到北锣鼓巷民宅中,魏毓麟院长为保护医院财产和病员安全竭尽全力。1949年全国解放迎来了全国人民的翻身做主,1950年协和医院复院,许英魁回到协和医院脑系科任教授、科主任。但仍每周去北医大精神科(已搬至西安门大街,改称为北医精神病院,设床位60张)和北京精神病院(原北平精神病院即现北京安定医院)与魏毓麟一起查房和病案讨论,开展了在国际上较先进的胰岛素休克和电休克治疗,还在北京精神病院内设立北京医学院精神病教学病房,为促进这二所医院医疗水平的共同提高,培养年轻医务人员作出不懈努力。

解放后,魏毓麟教授除担任北京精神病院院长外,还兼任北京陆军医院、中央人民医院特约医师和脑系科主任,北京市三届、四届、五届人民代表和四届政协委员。许英魁教授1952年8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1963年被选为《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二届总编辑,1956年担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神经精神科主任委员等要职。

回顾北京精神卫生早期发展历程,我们对逝去的先辈伍兹、雷曼、魏毓麟、程玉麟、许英魁等老一辈开拓者无限崇敬和怀念。感谢他们的丰功伟绩。“桃李芬芳、源远流长”,其后的六十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北京精神卫生工作者沿着老一辈创业者的足迹,奋发努力,不断创新,尤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北京安定医院团结协作,出现了更多的业务精英,使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并正大步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1936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在医院西花园的合影。第二排左起第六人为第三任外籍科主任理查德·雷曼(Richard S. Lyman)教授,第二排左起第五人为许英魁教授,第一排左起第七人为冯应琨教授。

许英魁(1905—1966)


参考资料:

[1] 沈渔村,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

[2] 飞华健康网首页,医院介绍,北京安定医院

[3] 中国新闻网,纪念伍连德:莫忘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

[4] 搜狐健康,北京协和医院简介

[5] 陈学诗,中国现代神经精神病学发展概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398,407

[6] 于欣,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史1942—2001年,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161

医生是一个成就英雄的行业   视频来源:搜狐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