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上医的老教授们 | 夏镇夷和上医精神科的一段陈年旧事

 昵称38321946 2017-04-19


编者按

在上医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想请大家来读一读上医那些老教授们的故事。


在我们的教育里,已经淡化了历史,不管是学科的历史,还是自己的历史。但我们想,医学教育自始至终都还在两个字:传承。而这传承不仅是在传授知识,也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但在过去的日子里,有些东西幸运地被传承了下来,而有些东西却不幸地被落掉了,我们想把那些丢失的东西给重新找回来,我们想弥补历史的断痕。


从华山医院到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

——夏镇夷教授谈往事


颜文伟



我认识夏镇夷教授已经50年了,是他给我们上的精神科,给我的印象是,学识渊博、朴实无华。也真是我与精神科有缘,在1952年实习时,象内、外科,那么大、那么重要的科,只不过轮到3个月,而精神科我却轮到了1个半月。好像还在眼前似的,跨进刚开张的“十二病房”,两层楼,80张床,那么干净,那么宽敞,与当时华山医院其他病房的“拥挤破旧”,形成明显的对比。我们几乎天天听夏教授查房。那时,精神科人才济济,医生有朱汉英、张逢春、田寿彰、凌永和、史鸿璋、纪明……,护士有吴子新、陆秦凤、姜连儿、邱克如、朱蕴玖……,还有心理学家刘瀹慈,社会工作者陈士菊,后来,我知道“十二病房”是夏镇夷教授多年从事精神科,辛苦努力、苦心经营的结果。到1958年时,医生和护士的阵容更见扩大,徐韬园、王善澄、徐声汉、张良栋、王希达、张璐珊、倪玲……都参加进来。精神科成了华山医院的一大特色,在全国,不说首屈一指,也是数一数二。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陈同生、院长颜福庆和黄家驷,找夏镇夷教授讨论上海市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问题,向上海市立精神病院院长粟宗华提出,希望全上海精神科搞大团结、大协作,把全上海的精神科医生集合在上海市立精神病院这面旗子下,统一行动,搞好全上海的精神病防治工作。对于夏镇夷教授说来,这不是一个很轻而易举的决定。


从1939年毕业、国外留学考察回来,夏镇夷教授二十年来,就想像像样样地搞一个正正规规的精神病学教学基地,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培训上面,但是,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精神病防治工作毕竟是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大事。为了这一个大目标,就得把自己花了二十年心血所营造的、这么像样的一流的大学精神科、这么漂亮的新病房、这么多好同事、这么多自己亲手培养的好学生,并入一个市级医院。说得不好听一些,今后是寄人篱下了。但是,夏镇夷教授不这么考虑,他想的是人民的卫生事业,想的是全上海的精神病防治工作。自己想通了,但手下的医生护士怎么想,就很难说了。毕竟这是史无先例的创举——把整个城市的精神科医疗力量融成一体,夏镇夷教授为此与医生、护士长、勤杂组长,一个个地谈心、说服,由于他的耐心,他的大公无私,终于使整个精神科医护工连成一心,决定服从大局,为全上海的精神卫生事业牺牲一己小利。1957年,定局之后,夏镇夷教授就与粟宗华院长一起,选院址、定设计、建医院,最后把华山医院精神科的医生、护士、勤杂工、以及病人,连同病床、仪器、图书、设备,一切的一切,“一锅端”,全部合并进上海市精神病院,改称为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那时,陈同生和颜福庆又找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章映芬联系协商,请二医精神科也参与进来,包括严和骎和顾景顺医生。此外,又联合了虹桥疗养院、复生医院、中国疯人院和乐仁医院这几家私人小医院。从此,全上海的精神科医生联合起来,团结成一股力量,开展全市的精神病防治工作,创立了国内外独一无二的“上海模式”,因而率受表彰。


一晃眼,50年过去了。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提倡“精神科设在综合性医院里”。但是,当时的合并,是形势的需要,它促进了上海地区精神科事业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会出现如今全上海精神科医生齐心协力搞好精神病防治的局面。


夏镇夷教授传略


夏镇夷祖居浙江桐乡,父在私塾教书,重视子女学习。夏镇夷为幼子,在父兄教育熏陶下,非常重视学习,虽体弱多病,但成绩优良,一向名列前茅,尤擅长数理。在嘉兴秀州中学毕业时,曾获数理化最优银质奖杯。当时长兄从医,生活比较优裕,而次兄专修化工,却难获理想职业。为此,父命弃数理专长而学医,于1933年考入当时医科最高学府之一——国立上海医学院。1939 年毕业时,病理科教授曾拟留聘,但因神经精神科实在后继无人,而与张沅昌一起分配于该学科;张志愿神经病学,而夏专攻精神病学。时值八年抗战,学校部分师生内迁,夏镇夷因胃出血留沪未行。1940年粟宗华留美回国,后来张沅昌也自内陆返沪,于是三人共事于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上医教学医院)神经精神科。当时夏镇夷认识到搞好精神科工作的关键之一是尽可能采纳好病史。但是原来医院规定病史均以英文缮写,实难确切生动地反映出病人所言所思,所以夏镇夷提出应该改用中文,获粟宗华支持,是当时开创以中文写病史之先例。


1946年张沅昌赴英留学。次年夏镇夷赴美,至Cornell大学Payne-Whitney精神病院进修。导师Oskar Diethelm教授乃精神生物学派创始人Adolf Meyer的学生,主张不拘一家之言,博采众家之长,这一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夏镇夷的学术思想。此外,他虽然志愿专攻精神病学,但深感为了当好一个精神科医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神经解剖生理知识和神经病学临床经验,否则难以在精神医学领域中自由驰骋。为此,他在留美期间又跟Louis Hausman教授从事“脑再建”模型工作,深感得益匪浅;并有机会向Harold Wolff和Stewart Wolf学习心身医学,亲眼见到当时闻名世界的“经瘘管外置黏膜瓣”病人,观察到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对胃生理的影响,确实终身难忘。1948年,我国临近解放,这种形势变化,是为关键时刻。当时夏镇夷毅然决定回归祖国,迎接解放;乃于1948年底返沪,仍回母校执教于红十字会总医院神经精神科,与张沅昌共事。


建国后,夏镇夷一心发展神经精神科事业,但是有些年轻医生有忽视精神科的倾向,因此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在1956年决定分设精神与神经二科,但是强调专业虽然有所侧重,而仍需定期至另一科轮转工作,以免偏废。从此精神病学教研组终于成立,夏镇夷任主任;同年被全国同道选为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


当时粟宗华已接任市立精神病院院长之职,在多年共事的基础上,又经过频频讨论和交换意见,夏镇夷与粟宗华都认识到,若要搞好全上海的精神卫生事业,必须把全市精神科专业力量联合起来,这个想法得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领导陈同生、颜福庆和黄家驷的支持,尤其是颜福庆与多方协商,尽力促成此事。当初大家设想把全市力量联合一起建成统一的精神卫生机构,这个机构应该设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部附近,并且与之挂钩,仍是其教学医院;与各大综合性医院相靠近,以便会诊和交流于是在市领导支持下选定了院址。接下来的第一步,先把私人医院联合起来。第二步便是夏镇夷率上海第一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医、护、工全班人马以及所有住院病人全部加入;当时上海第二医学院刚成立的人数较少的精神病学教学小组也一并参加。这第二步工作并不容易,有些人以为上医是最高学府,不愿屈就市级医院;而且外地同道也有种种议论,但是夏镇夷主意已定,为了全上海的精神卫生事业,亲自说服同事和学生参加联合。从此,夏镇夷的一生便与上海市的精神卫生事业联在一起,不可分割。他与粟宗华一起筹划医院的建设,一起组织精神病普查,可以说是国内空前创举,国外也属罕见。


正当他为上海以至全国的精神卫生事业操心,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的时候;正当精神病防治院茁壮成长,精神病研究室初具规模;正当精神病防治工作大有发展,各区县相继成立防治机构,建成了全国最早的精神病防治三级网;“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什么事业都受到干扰,陷于停顿,精神科也不例外。


在十年动乱之后的1979年,夏镇夷率领精神科专业代表团应邀赴美访问,并参加美国精神病学会年会,受到隆重礼遇,就此开创了中国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在精神医学领域交流的先声。三十年后旧地重游,他不胜感慨,看到国外在向前发展,觉得自己更有责任竭尽全力来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他感到精神病学这个名称已经不符时代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任务不再是为少数重性精神病人服务,而应该为保障广大人民的精神健康而尽力。他大声疾呼,精神科医生应该从事精神科卫生工作,而精神卫生有三个目标:一是防治和减少各种精神疾病;二是预防和减少各种心理问题;三是提高人民的心理素质以及与环境的协调和谐程度。所以,他竭力主张把精神病学这个名称改为“精神医学”,同时把精神病院改为“精神卫生中心”。他积极提倡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在医学院校讲授医学心理学,作为必修课程,让每个医生,都懂得心理学。与此同时,他又认为不论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最终还要通过生物这个物质途径影响行为或酿成疾病,所以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不可放松。


夏镇夷在从医执教六十余年中所走过的路程,可以说正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事业、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全部精力和才智、艰苦创业的历程。我国精神医学事业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在国际上享有如此的荣誉和地位,与夏镇夷及其它精神科前辈所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夏镇夷教授简历


1915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濮院镇。

1930年毕业于嘉兴省立第二中学(初中)。

1933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高中)。

193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

1939~1947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暨附属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神经精神科助教、讲师。

194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Payne-Whitney精神病院进修临床精神病学。

1949~1955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精神科副主任、副教授。

1956年~1986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即今上海医科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87年后任精神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任上海分社医学卫生委员会委员。

1956~1984年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1986年后任名誉主任委员。

1957~1984年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1957~1984年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1957~1983年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神经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

1975年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总编辑。

1979~1984年任WHO精神卫生专家咨询团成员。

1980~1987年任中美医药卫生技术合作委员会(精神卫生)中方联系人之一。

1981~1987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其神经精神病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1981年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委员。

1982年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名誉院长。

1982年任WHO/上海精神卫生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主任。

1982年任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辑委员。

1982~1989年任英国儿童精神病学与儿童心理学杂志特邀编辑。

1983~1988年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精神医学会主任委员;1988年任该委员会顾问。

1984~1989年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1984~1989年任中华医学会理事;1989年任中华医学会20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1984年任世界精神病学协会跨文化精神病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5年任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

1985年任上海市老年学会理事。

1986年任中国老年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6年任上海市老年保健医疗研究会理事。

1987年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综合本特邀编委。

1989年任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高级顾问。


原载于《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第12卷(增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