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精神卫生早期的探究 ——缅怀先辈陆伯鸿、粟宗华、夏镇夷的光辉业绩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上海是中国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中心城市,上海的精神卫生事业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国内外影响很大,被公认的“上海模式”受到全国同道的尊敬和感佩,但上海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艰辛和漫长之路,尤其在其早期发展中许多先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慈善家陆伯鸿、精神病学家粟宗华、夏镇夷教授的业绩尤其值得缅怀。

陆佰鸿(1875—1937)

陆伯鸿(1875—1937),原名陆熙顺,祖籍江苏丹徒(现镇江市丹徒区),光绪二年(1875年3月)生于上海南市顾家弄,幼年随父信仰天主教,少年时攻读四书五经,18岁考取秀才,清政府废除科举后,转入新型学堂,转入新型学堂,改学洋务,其父还将他送到董家渡主教堂一位龚神父那里学习法语,曾参与编纂《法华新字典》,并曾担任比利时洋行职员和法租界蒲石律师事务所秘书,20岁进入商界,20世纪初赴美国、意大利、瑞士考察,并受到罗马教皇接见,回国后兴办工商交通企业,如他在1911年创办的上海电灯公司,1912年的上海电车公司,1918年的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21年的和兴钢铁厂,1924年的闸北水电公司,1935年上海(半淞园)电厂及大通航运公司等均是当时上海甚至国内很有影响的民族企业,成绩卓著,影响很大,成为上海的巨富和华商领袖。1937年陆伯鸿被推选担任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委员长,上海航业公会执行委员,上海法租界董事等职。

陆伯鸿除致力发展实业外,联合其他慈善家如朱志尧等天主教徒,热心于教会和慈善活动,先后创办了7所慈善机构,其中有二所是收治精神病人的。他看到清政府1865年的普育堂(上海大南门陆家浜南岸)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房屋破旧,蚊蝇孳生,已无法收治病人,他向当局提出改建修缮的建议,得到政府允许后,于1912年他集资筹款将其翻建成一组新式的建筑群,分设学校、工场、医疗、养老、育幼、残废、疯癫(精神病)等七部分,每部约有50张床位,请天主教修女看护,1912—1918六年中共收治各类患者(包括流浪无助者)102525人次。陆伯鸿虽然早已是巨富,但他本人经常来到新普育堂探望病人,他系起围裙,亲自服侍帮助那些肮脏贫苦的病人,而且还要让他的几个儿子站立在旁,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他们,以便他们学会怎样善待贫苦的病人和精神残疾者。

1925年陆伯鸿还在上海杨树浦创办了一所专门收治肿瘤病人的圣心医院,利用教会的力量,与比利时友人合作引进设备,建立起我国最早用镭锭治疗肿瘤的专科医院。此后还先后创办中国公立医院、南京时疫医院、杨树浦诊疗所、北京中央医院等,还创办了5所中小学,影响很大。

陆伯鸿在开办新普育堂的过程中感到精神病人很多,而其中的疯癫部床位太少无法满足病人需要,有时还要将病人转送到苏州福音医院(同属教会管理)治疗,而于1934年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以教会的名义自己向社会募捐集资于上海县北桥(当时属江苏省管辖,现划入上海市闵行区),购地百亩,建立普慈疗养院,建筑仿照西方医院,总面积约三万平方米。设备比较完善的专门收治精神病人(该院属教会领导)的专科医院。陆伯鸿自任院长,下设医务部、社会服务部及农村医药服务部,床位300张。医院筹建过程中得到上海医学院神经精神科教授奥地利籍医生韩芬(F Halpern)女士的大力支持,韩芬教授被陆伯鸿聘为普慈疗养院医务主任。该院于1935年6月26日正式开业,当时仅有医师2名、护士2名、药师和兼职检验师1名,另有圣玛利诸公会圣母会多位修女担任医院行政领导,医护人员都为天主教徒。病人大多来源于开设在原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简单房屋作为门诊室及上海办事处办理病人住院手续及付款等。病房分为四等,以住院对象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安排收治,治疗手段主要以电休克和胰岛素休克为主,疗效较为满意,当时无其它药物治疗。由于治疗费用昂贵,一般病家难以承担,因此大多数病人只能收住在三等病房,这类病人大多以收容管理为主,对兴奋、躁动病人只能采用捆绑处理,由此病情迁延,精神活动逐渐衰退,成为慢性病人。几年后,普慈医院影响逐日扩大,病人增多,甚至江、浙等各地的病人也要求来院求治。

粟宗华(1904—1970)

这段时期,1931年美国的雷曼(RS Lyman)医师先在上海医学院(实际是江苏医学院,但建在上海)附属红十字会医院(现为华山医院),任神经精神科教授,1932年雷曼离开上海去北京协和医院接替伍兹(AH Woods)任教授、科主任(粟宗华、凌敏猷等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师从雷曼)。雷曼去北京后由韩芬(F Halpern)女士接任上海医学院神经精神科教授、科主任。1935年粟宗华医师在北京由雷曼推荐去美国深造,1938年粟宗华医师从美国返回上海医学院神经精神科任教授、科主任,粟宗华教授教学认真,课堂效果好,受到学生好评,临床治疗中开展了精神分裂症脑额叶白质切除术,对癫痫病人试用副醛静脉注射等当时西方最先进疗法。夏镇夷医师于1939年上海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在神经精神科任助教,协助粟宗华教授工作。1944年粟宗华教授离开华山医院自办虹桥医院专收精神病人,而夏镇夷教授在1947—1948年去美国留学,返回上海医学院后任神经精神科教授、科主任。

夏镇夷(1915—2004)

粟宗华(1904—1970)、夏镇夷(1915—2004)二位教授是我国精神卫生战线上杰出的精神病专家和管理学专家。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十分关心,1952年普慈疗养院被国家接管后更名为上海市立精神病院,由军代表领导,1954年2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四所精神病院(市立精神病院、私立虹桥疗养院精神科、私立中国疯病院、私立上海精神病疗养院)合并,名为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1954年粟宗华任医务主任,1958年粟宗华提出将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与上海第一、第二医学院的精神科医务人员联合起来,在市区(宛平南路)设立上海市精神病防治总院,北桥为分院,此建议得到了夏镇夷教授全力支持,得到市政府的批准,并任命粟宗华教授担任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院长,这样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成为上海市精神卫生的指导中心,开创了上海精神卫生的新局面。

通过近一个世纪的艰苦创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出现了一大批精神卫生的技术骨干和业务精英,并为全国精神卫生专业培养了许多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对发展全国精神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成绩。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临床、教学、科研、防治硕果累累,领导加强了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全球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在取得成绩的今天,要缅怀陆伯鸿、粟宗华、夏镇夷等老一辈创业者,我们要沿着他们的足迹,遵循他们的遗愿,努力把精神卫生事业搞得更好。

(本文经王祖承、殷国宝教授审阅、指正,一并致谢。已刊于《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

上海北桥精神病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分部)

参考资料:

1、 上海卫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1998.12.15

2、 陈学诗:中国现代精神病学发展概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

3、 http://www.上海地方志,百度首页

4、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建院65周年纪念志(2000年)

5、 苏州市志,Ⅲ,第五十卷,1043

6、 陈一鸣,苏州市广济医院发展简史,江苏民政医学,2000(2),96

(2008年9月10日)

90年前的上海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