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我不想变成一个东西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编者按:“妈妈,我不想变成一个东西”,是一个家长带着两岁半的儿子来咨询李望舒教授的故事。

起因:

豆豆(化名)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被父亲抓着衣襟,三次从房子里拎出来重重地放在门口,每一次,孩子都疯了一样的跑回房间找妈妈,每次都被爸爸拎着像抓小鸡一样的弄到门外。结果孩子心理一下受伤了。

当天,孩子被强迫送到幼儿园,一上午不玩不闹,默默坐在小板凳上流泪。老师发现孩子异常,问孩子:“豆豆,你怎么了?”豆豆只是摇摇头,默默流泪。下午妈妈去接豆豆的时候,豆豆突然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变成一个东西”妈妈起初没在意,在以后的一周里,豆豆不停地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变成一个橘子;妈妈我不想变成一个玩具;妈妈,我不想变成一个勺子;妈妈,我不想变成一只手……我不想变成一个东西,我不想死……”

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带着儿子来咨询。

访谈与阐释:

见到豆豆,一脸天真可爱的样子。五官精巧,嫩嫩的小脸,让人心生疼爱,观察他的眼神和动作,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聪慧敏感的小家伙。咨询室内的环境布置让豆豆很放松,我拿出各种玩具和零食让助理陪着豆豆在另一间房间玩和吃。豆豆每间隔大概十分钟的样子,都要跑出来看看妈妈,给妈妈拿一个玩具或者什么小东西。我跟她妈妈抱抱他,表扬安抚一下他,他才安心地又跑进去玩。可以看得出来,豆豆内心有不安全感,有分离焦虑。

豆豆妈妈一直不理解豆豆的语言,问我孩子为什么一直说“他不想变成一个东西,比如一个橘子,一个玩具,不想变成一只手,不想死……”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孩子是一个小天使。天使有天使的语言。他们的逻辑和符号抽象的能力还没有那么强,因此,在孩子的语言世界里,常常用的都是取类比象的方法。豆豆说自己不想变成一个橘子,或者一个东西,实际上是在说“一个东西,一个橘子等是可以被扔来扔去的,我不想被爸爸扔来扔去。被扔掉的东西,就是“坏”掉了,坏掉的东西过不久就会消失(死亡),所以豆豆还说,他不想死。他不想变成一只手,有可能跟他父亲的“大手”抓着他拎来拎去有关,使他造成了很大的恐慌”

当我把孩子的内心翻译给豆豆妈妈的时候,豆豆妈妈瞬间泪崩。这些话触动了她的伤痛——豆豆爸爸的暴脾气。这一直是他们家庭的定时炸弹。通过豆豆的语言,深入豆豆的内心,让人特别心疼他,瞬间感受到孩子对世界的无奈、担忧和恐惧,以及不能保护自己的那种弱小。

治疗:

为了治愈豆豆的心结,我拿出来一盒橡皮泥,让豆豆妈妈陪豆豆一起玩。

豆豆拿到橡皮泥,我与豆豆的妈妈一起跟他捏玩具。起先,豆豆捏了一个圆形,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是芝麻球(一种吃的小糕点),我说“真好吃!”(看来小家伙很爱吃啊)那接下来我们把芝麻球变成油饼吧。”豆豆很聪明乖巧,立刻用小手把圆球拍了若干下,圆球变成了一个圆饼子。我赶紧拿起小圆饼子跟豆豆说:“油饼真不错!”趁机启发他:“芝麻球去哪里了?它死了吗?”豆豆看着橡皮泥小圆饼子,若有所思,最后摇摇头,奶声奶气地说:“芝麻球就是圆饼子!”我摸了摸豆豆的头,夸他真聪明。接着,我又跟豆豆说:“我们做个江米条或者拉面给妈妈吃吧?”豆豆说:“好!”于是豆豆跟妈妈和我一起把很多“小饼子”拉成细长条。我接着又问豆豆:“刚才的小饼子去哪里了?它死了吗?”豆豆想了一下,举起一根细长条,说:“这个就是!”我说:“呀,豆豆真棒呀!”

我接着又问:“这个(细长条,圆球,圆饼子)能变成桌子(我指了指旁边的桌子)吗?他看了看桌子,摇摇头。我:“能变成凳子吗?”他看了看,又摇了摇头。我:“能变成一只手吗?(指了我的手、他的手、他妈妈的手)”豆豆都摇了摇头。

就这样,豆豆在吃和玩的过程中,初步克服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并建立了不同事物是不能相互转换的概念。

一个重要治疗理论:

在对豆豆父母的访谈中,我着重强调了“儿童客体恒常性”的建立。

什么叫“客体”?什么是“客体恒长性”?

“客体”(object),是一个与“主体”相对的概念。主体,就是“我们”的第一人称感,而客体则是我们作为“主体”所指向的对象。比如对豆豆来说:爸爸、妈妈、玩具、东西、橘子等,都是客体。“客体恒常性”顾名思义,指的是我们与“客体”能够保持一种“恒定的常态”(constancy)的关系。

客体分为外部客体和内在客体两种。外部客体是我们体外客观世界里的东西,内在客体则是我们内心里形成的、对应那些外部客体的图像。

拥有客体恒常性,意味着人们有能力,保留(自身以外的)客体在心中映射出的稳定图像 (Fraiberg, 1969)。此时,我们内心拥有的,是“稳定的内在客体”。

内在客体的稳定包括两层意义:

1.情绪上的稳定:指的是,当我们与外在客体在空间上远离的时候,心中仍旧可以保持这些客体的形象,同时仍能够通过内在客体,感受到自身与客体保持着一种稳定的亲密情感 (Fraiberg, 1969)。“虽然他(她)和我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我仍能感受到我们是相爱的”,就是一个例子。

比如豆豆,如果是去幼儿园,仍然在心里保持对爸爸妈妈的印象,通过这些形象,感受到自身与父母的稳定的亲密情感。

2.认知上的稳定:指的是,某个客体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我们不会因为Ta(外在客体)一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就立刻推翻之前对对方的感受与评价(内在客体)(Mahler, Pine&Bergman, 1975)。例如:“虽然他(她)犯了个错误,但我依然觉得他(她)是个不错的人”。

例如豆豆,虽然爸爸的暴脾气让他害怕了,但仍能感受到爸爸对他的爱。这需要通过时间和认知的成熟进行加工,但对于一个两岁多点的孩子做到这点不太可能,所以父母的情绪稳定才能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客体恒常性。

客体恒常性是如何形成的?

在客体恒常性形成前,儿童和抚养者关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自闭”、“共生”、“分离与个体化”(Mahler,Pine&Bergman, 1975)。

“自闭”阶段(0-2个月)指的是,在婴儿诞生的初期,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或是抚养者的概念,对于客体没有觉知。

紧接着婴儿会进入“共生”阶段(2-6个月),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开始模糊地察觉到自己对于抚养者的需要。但此时的婴儿觉得自己和抚养者是一体的,是同一个意识,婴儿认为自己的任何需求一定会即刻被抚养者满足。

在“分离与个体化”阶段(6-24个月)随着婴儿行动能力的提升,他们可以从抚养者身边爬开,探索更大的世界。婴儿慢慢意识到自己是自己,抚养者是抚养者,并开始成长为不需要时刻依附于抚养者的独立个体。

“分离与个体化”阶段是孩子形成客体恒常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方面认识到,抚养者有时会无法及时回应自己的需求,但是这没有关系,不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因为抚养者还是会在后来回应自己的需求——这让孩子学会安心等待,并能够接受一定时刻、和程度的失望。

在内心形成关于抚养者稳定的图像,至关重要。只有分离,才有机会让孩子锻炼内心稳定图像的形成,而只有整个过程中抚养者仍然足够好地回应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才能产生对抚养者的信任。

最早的客体恒常性,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形成的。可以说,我们在人生最初时期,对抚养者形成的信任,是我们对整个外在世界的“信任”的起点和基石。

幼儿分离的过程,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在“分离与个体化”阶段,抚养者不当的分离方式会阻碍孩子客体恒常性的发展。

错误一:完全不分离

有的抚养者时刻和孩子在一起,总是及时满足他(她)的需求,从来不让孩子感受到失望。如此不允许分离,孩子与客体的关系,将始终停滞于“与抚养者共生”的阶段。(Mahler,Pine&Bergman, 1975),他们无法得到锻炼,阻碍了在抚养者不在身边时,在心中产生抚养者的影像的机会,从而无法得到机会形成客体恒常性。

错误二:直接强制分离

分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复杂的体验。一方面他们因为在世界探索感到快乐,另一方面却因为离开赖以生存的抚养者感到焦虑、害怕(Mahler,Pine&Bergman, 1975)。

所以,好的分离过程,要求抚养者们“在被需要时仍会出现”。这是一个分离的安全基础,孩子知道这件事,可以暂时搁置分离的焦虑,自己去体验世界 (Mahler&Furer, 1969)。

而在与孩子分离时约定与孩子重聚的时间,并且履行承诺,才能给予孩子安心等待抚养者回来的信心。在这样的信心中,孩子内心开始形成对于抚养者的稳定图像(Mahler,Pine&Bergman, 1975)。

当孩子们能够等待,且自信地期待满足,他们开始形成安全感,且不因与抚养者的空间和时间距离而改变。

我后来在对豆豆的父母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豆豆的爸爸对孩子不去幼儿园时很生气、急躁和愤怒的。豆豆的客体恒常性本来建立的就不好,内心敏感,没有安全感,如果在分离的时候采用强制的方法,是很伤害孩子的。豆豆出现的应激反应:  “在幼儿园哭”——代表了孤独、恐惧、无助),“不想变成橘子或者一个什么东西,代表了怕被抛弃、扔掉”,“不想死”——代表了恐惧,“不想变成一只手”——代表了恐惧。

儿童的内心是敏感的,当我把这些解释出来的时候,当事人以及咨询师和助理,都会感到心疼。

错误三:成长过程中抚养者的回应忽冷忽热

孩童必须累积足够多的温暖经验,并且认为温暖是种生活的常态。这样,孩子才能不会因为小的分离或不快,就动摇自己内心稳定美好的、关于“客体”的图像。

也是因为美好的经验足够多,孩子会原谅抚养者的一些过失、对自己的伤害等,他们慢慢形成“理智上整合矛盾”的能力,他们经历一番内心斗争,开始接受“有瑕疵、但足够好”的概念(Ainsworth&Bell,1970)。

因此,豆豆的后期的心理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持续成长。父母的情绪稳定、人格健全,才是豆豆生命成长的丰饶土壤。


李望舒教授简介

【荣誉称号】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西安财经大学心理学教授;
陕西省委党校危机与情绪干预管理中心特聘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

【工作背景】

强生集团西安杨森EAP(企业员工帮助计划)特约培训师;
陕西伟志集团特约员工减压心理咨询顾问;
西安交通大学、山东青岛大学EMBA总裁班减压培训专家;
华人频道特约报道中国优秀心理咨询师;
陕西电视台《女性三人行》、《终南夜话》、《今日点击》、《情感研究所》、《法制微前沿》等栏目心理点评嘉宾;
陕西教育电视台心理辅导特约嘉宾;
《当代女报》、《女友》、《华商报》心理专栏点评专家;

【擅长研究】

具有中国哲学、国学、医学、管理学、心理学背景的职场解压训练专家,近年来一直从事企业员工的心理援助计划(企业EAP)和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接待大量员工职业倦怠、婚姻家庭问题以及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个案并矫正。李老师授课精深幽微,贴近工作生活,睿智的思想常常给人启迪。综合运用了心理学、NLP和家庭系统排列、催眠、静心等技术,能根据企业学员具体情况,教给学员具体可用的方法和工具,曾被学员誉为:“心中有太阳、生活有目标、思想有深度、前行有方向。”

【核心课程】

1、情绪管理情商提升类:
(1)《压力和情绪管理》
(2)《阳光心态》
(3)《禅修与压力管理》
2、沟通类
(1)《魅力人际沟通》
(2)《倾听的艺术》
(3)《自我沟通和企业的情绪成本》
(4)《管理思维和管理沟通》
3、亲密关系建设类
(1)《围城的秘密—婚恋情商系列》
(2)《亲密关系系列工作坊》
4、团队建设类
(1)《团队心融合》
(2)《管理者的心领导力——提升管理者心理素质和能力》

5、【授课风格】

生动愉悦、灵活开放、学以致用。擅长案例剖析,李老师的视频、游戏和音乐的互动式授课方式深受学员欢迎和喜爱。


 

资料来源:李望舒心灵花园  网站:www.liwangshu.com.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