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有时还真的不如一条狗唉

 酒醉的欢颜 2022-08-02 发布于海南
“战国七雄”,坐拥万乘兵车,才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傲视群雄。
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兵车九千,在“七雄”之后,号称“战国第八雄”。这个由北狄的一支白狄建立的国家,是最早在中原建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周围列强环伺,中山国唯有骁勇,才能在这险恶之境生存。九千乘兵车,就是证明;保持狩猎的习俗,或许也是。就像清代皇帝在承德木兰围场的“木兰秋狝”,皇帝亲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射猎,其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将士的军事素质。
古代狩猎,离不开猎狗。人们带狗狩猎的场面是什么样呢?英剧《唐顿庄园》中,十九世纪英国贵族纵马猎狐,一群细长的猎狗呼啸奔驰。想来,古人狩猎也不外乎如此。

在中山王“错”的墓葬中,有殉葬的狗,从狗的骨架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身材颀长的猎狗。
猎狗,不同于今天很多人养的宠物狗——矮矮胖胖,猎狗要快速奔跑,所以一定要有两对“大长腿”。此外,也不能胖,带着几十斤肉,速度怎么上去?就像今天盛行的马拉松,最好的运动员没有胖子。


曾经在海边,看到一只骨骼清奇的大狗,细细高高,全身几乎没有一丝赘肉。好奇之下,问主人,这是什么品种的狗?主人骄傲地说,这就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狗——格力犬,也称灵缇。它修长强健的四肢,发达的胸肌,流线般的形体······一切,都是为奔跑而生。


回家翻阅资料,说灵缇的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七十二公里,甚至超越了它的祖先——狼(每小时六十公里)。
中山王的猎狗想来也是如此健硕修长,奔跑时风驰电掣,在中山王的身边,陪伴着他度过很多难忘的时光。也正因此,中山王走的时候,也想和它们一起,在另一个世界,重复那些往昔——光辉岁月。
这一对狗的脖颈上,各有一副粗大的颈圈。今天的养狗之人,也经常给自己的爱犬带上一副颈圈,以方便牵引。只是,王的狗毕竟是王的狗,王爱狗的方式也彰显着王者风范。

这副颈圈是由金与银打造,一个矩形中空金饰件接一个同样的银饰件,如此延续,组成一个完整的狗带。而金与银的搭配,一定不是为了节省——能给狗带金链子的主,还会在乎一条“牛尾巴”吗?
金与银的交错,也许只是为了视觉上的美感——变化与丰富。毕竟,纯色的链子也太单调了,和活泼好动的狗狗气质不搭。中山王对猎犬的热爱,可以从这副精美奢华的狗带上管中窥豹。
做线下讲座的时候,讲到了这条著名的狗带,给大家看图片。有人露出羡慕的神情,我说,“太粗了,有点重”。有人接话,“给我戴,我不嫌重!”哈哈哈,大家都很拼。
中山王也很拼。作为白狄人,他们保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骁勇。也靠着这份骁勇,在列强环伺的中原,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为“战国第八雄”。在中原的土地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中山国。
历经劫难,中山国像个打不死的“小强”,屡败屡战,几经起伏,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存续了二百余年。只是,随着它的灭亡,它的故事也渐渐湮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山国王陵被发掘,这个古老的王国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人们终于发现,在河北中部的大地上,它曾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中山国的遗存文物里,可以看到迥异于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文化,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个努力跻身于中原的政权,最早做出了各种可能的尝试。
一个有趣的例证,最初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长城,也被曾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中山国学了去。它在赵国两次进攻后,开始修筑长城。如今,在河北省顺平、唐县还有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遗址。
中山国最后为赵国所灭。公元前二百九十六年,赵国迁末代君主“尚”和他的子民于肤施(今陕西省延安市主城区)。属于中山王的时代结束了。


仅仅六七十年后,同样是在河北大地上,彼时的燕王正经历着中山王曾经历的一切。拼死一搏的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面对着有去无回的旅程,荆轲吟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不复还!
中山王的无限江山,他的爱犬,还有那副史上最豪奢的狗带,一切,都不复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