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儿, 》写作指导与示范

 桃李庭芳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那儿,          》写作指导与示范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半命题作文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李茹

 纵观近几年的考场作文,不难发现“半命题”作文已经成为命题老师青睐的对象,常常出现在试卷当中。比如河南近三年的中考作文:《越来越       》(2017年)、《我的青春里有        》(2016年)、《        里的微感动》(2015年)。而对于此类半命题作文,学生们往往因为补题的不准确或者构思的不新颖,而被判为三类作文,甚至得到几分十几分的更低分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半命题作文已迫在眉睫。

下面就结合我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以《那儿,     》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半命题作文。

一、准确的补题

常言说的好:“题好文一半”。补全一个亮丽的题目是写好本次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补好题,还需要先了解一下半命题作文的形式。补题的形式有四种:

1.补前半题,如《        里的微感动》

2.补后半题,如《那儿,           

3.补中间半题:如《你是我最      的人》

4.补前后两部分:如《      之后,我     

那儿,      》属于补后半题的形式,此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达到“我手写我心,我心诉我情”的课标要求。

其次,要了解补题的原则。补题的原则一般遵循宜小不宜大,宜新不宜俗的原则。

比如《那儿,有一棵枣树》《那儿,有碗咸咸的米粥》就比《那儿,有我的梦想》《那儿,时光流逝人心不老》显得具体,容易下笔,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再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就更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

再比如同样写对家乡的回忆与留恋,《那儿,春暖花开》就比《那儿,有家》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容易引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读后能为之一震。

二、视角的独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视角的变换我们欣赏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同样,作文的视角变一变也能够使文章别开生面、独具风采。

比如,同样写亲情,大多学生会选取妈妈雨天来接,爸爸帮助自己解开心结,自己帮助弟弟妹妹解决学习中的难题等相关事例,而例文《那儿,有碗咸咸的米粥》一文则从“一碗咸咸的米粥”的视角来写,写那“一碗咸咸的米粥”陪自己熬过一个个苦难的日子,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快乐与向往,让自己品味到妈妈无尽的关怀和温暖,真可谓匠心独运,视角独特,引人入胜,达到了化枯燥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的极佳效果,给阅卷老师一个大大的惊喜。

三、巧妙的布局

布局的“巧妙”就是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精心设置,巧妙安排,适当变通,制造波澜,力求以新的形式,新的技巧写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如例文《那儿,有一棵树》没有采用传统的记叙文写作方式,而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并在中间拟了三个小标题——相遇,相伴,相离,而且以“枣树”串起全文,思路清晰,同时又把枣树拟人化,生动形象,让人读后感觉到这哪里是枣树啊,这分明是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啊!后记形式的运用不但让文章内容充实,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一种“文章本三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觉。再比如《那儿,有家的温馨》一文在中间部分采用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布局形式,不仅使文章思路清晰,而且读后让人不禁想到余光中的《乡愁》,那种“学以致用”的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文章布局安排精巧的方法,不单单是例文中提到的小标题式,后记的形式,时间顺序式,还有多种方法可以运用,如:一线穿珠法、小中见大法、设置悬念法、片段组合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一篇文章中结合起来使用,关键是要小作者们在作文时细心用心地体会方可用的灵活自如。

“文无定法,贵在得法”,相信大家在写作文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出彩的原则,写出一篇篇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例文展示:

那儿,有碗咸咸的米粥

那儿,有碗咸咸的米粥,它给我无限的快乐与向往,它陪我熬过一个个苦难的日子,它让我品味到妈妈无尽的关怀和温暖。

如果说在成绩单上,我获得荣誉和赞赏;在跑道上,我感受放纵的快感和信马由缰的喜悦;那么在那儿,在那咸咸的米粥里,我所拥有的是妈妈从不吝啬的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开始在桌上摆一碗米粥。每每晚自习回家,迎面而来的是温暖的香气,妈妈总让我捧着碗将粥喝完,一边念叨着少吃辛辣的东西,喝粥养胃。可是,嘶—好咸!妈妈看着我扭曲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我盐性大,做什么都放点盐嘛。”我也笑起来,咸咸的米粥缓缓到肚,但欢乐却洋溢在每个角落不曾丧失。

上学期期末,年终考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成吨的作业如泰山压顶,我每天学习拼搏到深夜,又在黎明重新爬起开始新一轮的努力。困倦,疲惫,紧张的情绪夹杂在一起,像一只炸弹一碰即爆。一个晚上,我觉察到饿意,但妈妈在单位上夜班,委屈感袭上心头,可走出去一看,桌上放着字条和熟悉的米粥!原来妈妈怕打搅我,悄悄做好饭又悄悄走掉。我捧起碗,米粥依旧是咸咸的,热气罩在脸上,泪水突然像断了线的珠子掉落,流进嘴里,也是咸咸的。我依着这米粥的温暖,熬过了一个个苦难的日子。

 咸咸的米粥带给我独特的感觉。每次出去吃饭,我总爱在米粥里加上一小勺盐,喝着熟悉的味道,面对朋友们疑惑的神情,我总笑而不语。为什么我总钟意咸咸的米粥,因为在家里,在妈妈手边,总有一碗咸咸的米粥,在那儿,我能品味到妈妈无尽的关怀和爱。

那儿,有碗咸咸的米粥,在家里,在妈妈手边,或是在妈妈心里,它带给我快乐,陪我度过难关,缱绻着妈妈的关怀和爱。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13)班  南晓璐 辅导教师:李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