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金陵津渡旁的小山楼内,住宿一夜的行人,当然会引起无限的乡愁。
潮水落去的夜色江面上,下半夜的斜月倒映水中,远处两三点星火的地方正是扬州的瓜洲渡。 瓜洲: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金陵渡”,即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西津渡。三国时称为“蒜山渡”,唐代称为“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唐代的金陵津渡是一个繁华重要的渡口,无数才子佳人从这里经过,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唐文宗大和、开成年间,诗人张祜漫游江南,行至金陵津渡,准备由此渡江北上,羁旅之人,夜宿小山楼,寂寞凄凉,辗转难眠,不禁写下了这首小诗。“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这两句是说,金陵津渡旁的小山楼内,住宿一夜的行人,当然会引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渡口之乡愁”。一二句,仅仅十四个字,就极简省勾勒出一个心怀惆怅的旅人形象。“小山楼”,至今仍在西津渡景区内。一个“愁”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道出了诗人漫游江南的羁旅之愁。羁旅在外,往往景色越美,人却越孤独,因为会不经意间思念起家中的亲人。“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这两句是说,潮水落去的夜色江面上,下半夜的斜月倒映水中,远处两三点星火的地方正是扬州的瓜洲渡。这是写“半夜之难眠”。三四句,诗人着重从侧面来写心中的愁苦,通过对于“落潮”“斜月”“两三星火”的观察,传递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斜月”是下半夜的月亮,这说明诗人因为乡愁一夜未眠。“两三星火”,既写出了金陵津渡的夜景,又烘托出诗人内心孤独凄清的味道,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远行的方向——北渡长江,取道扬州。潮落有声,而四周更显寂静凄清;斜月无声,而静夜思乡却更加浓烈;星火有光,而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旅程,繁华的金陵津渡,留在诗人回忆里的却是些许的伤感与失落。潮起潮落,月圆月缺,灯火明灭,时光匆匆,带领我们走入一场繁华,又送走一地寂寥。纵览全诗,诗人笔调潇洒灵动,不事雕琢,轻盈飘逸,寓情于景,景中含情,一种淡淡的忧愁流淌在字里行间,成为羁旅诗中的名篇佳作。........................>.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